反转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学会理解和共情,有多重要?

一说到青春期,我们自然而然联想到“叛逆”这个词。青春期孩子,随着独立自主意识增强,但独立自主能力还远远不足,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交流、处理他们的行为问题,几乎每个家长都有头疼、抓狂的时候。


反转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学会理解和共情,有多重要?

我曾经是一个把亲子关系搞僵,把家庭气氛搞得乌烟瘴气的糟糕家长,只因青春期孩子“无法无天”的叛逆,我惯用豺狗式语言,用宣泄情绪的方式替代了理智地面对问题,常常以暴怒下的吼叫收场,甚至还会大打出手。最后的结果便是孩子想杀了我的心,估计都有过,从她仇视我的目光里,看到的只有熊熊燃烧着的满腔怒火和强行压制着的满腹仇恨。这样的结果早就可想而知的,太情绪化地管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是在想控制他,而青春孩子最反感的恰恰是控制和束缚。

看着孩子冷漠无神的焦虑外表,喜怒无常的暴躁脾气,自卑内向的卑微神态,内心离自己越来越远的恶劣亲子关系,一言不和把家庭气氛搞得鸡飞狗跳,这一切离自己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了,细思极恐,是自己亲手把孩子推向了悬崖的边沿。她已经是个身高1米6的青春少年,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孩子听话、懂事,而是要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去做正确的事情,并帮助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健康、自信、自律的独立人。

反转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学会理解和共情,有多重要?

家长是真像,孩子是镜子中的影像,镜子的功能就是反射影像本来的样子。孩子并不希望镜子告诉他们:你自卑、你糟糕透顶,你满脸青春痘,还熬夜到双眼充满血丝,你肥胖得像头猪还整天惦记着吃,你成绩太差,你沮丧、颓废、不思进取!你最好振作起来,否则长大养不活自己。“如若孩子在这样的镜子面前露过几次面后,大概会见瘟神一样避而远之吧。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为,家长只陈述事实,不评价不说教,给予孩子理解和共情,沟通的效果会发生很奇妙的变化。

当青春期的孩子很不自信的找家长倾诉:我感觉自己好笨呀!如果家长说:你不笨呀,谁说你笨呀!或者你很聪明呀,从小大到,和你一起长大的孩子中,你是最聪明的啦!这样的话哄哄几岁的孩子还成,但对青春期有自主意识的孩子来说,不但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坚定孩子更加相信自己的看法,甚至孩子会很不耐烦地来一句:懒得跟你说,说了也不懂!

反转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学会理解和共情,有多重要?

要是换一种思维与孩子聊一聊:

孩子:我感觉自己好笨呀!

家长:你真的觉得自己很笨吗?

孩子:是的

家长:那你心里一定很难过吧?

孩子:是的

家长:你能列举一些你认为自己很笨的事例吗?

孩子:我学习成绩不好,总徘徊在平均分上下;作业得A的机会也不多,上课还害怕举手回答错误......

家长:你考试的时候一定很担心不及格或比平均分差太远吧;你写作业一定很慌乱,生怕写错乱涂乱改吧;当老师提问时,你一定很紧张,害怕老师提问你,即便回答问题,一定很担心答错,怕同学们笑话......

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感受,还理解孩子给予的言下之意或暗示,以达到共情,这比改变孩子的看法和态度重要得多。因为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很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家长想要一步到位改变孩子,只会加剧孩子逃离控制的叛逆心;只有动摇孩子的看法,理解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共情,孩子才会敞开心扉接受来自家长的更多信息。

反转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学会理解和共情,有多重要?

晚自习后,女儿一进门就叫嚷:“今天没吃晚饭,好饿呀!妈妈,给我做点吃的,煮面条,要放瘦肉和鸡蛋,还要青菜。”“没吃晚饭当然饿啦,不过家里没有瘦肉,要不蒸点水饺?”“可以,那还来点火腿,馒头”。还真拿家里当饭店呢,我不高兴了:“孩子,我们交了钱给学校,食堂有提供伙食的,妈妈辛苦了一天,并且这么晚了,我们都还没有冲洗,一口气点了这么多,我不高兴也没有时间做,再说在回来的路上,我说过今天身体不适。我希望你以后在学校食堂用餐,回来后吃点干粮或水果。今天只能蒸点水饺应付。”

女儿听完后,说话的语气有了很大转弯,变得礼貌又客气,一会儿一句谢谢,并且体贴地对我嘘寒问暖。她吃完后,连锅带盘全清洗干净收拾好了才回房间。

要是在以前,女儿这么一大堆要求遇到我焦虑的情绪时,我肯定脱口而出:“你饿了活该,食堂没有吃的吗?你为什么不吃呀!你以为现在很早吗?一煮一吃一冲一洗,得搞到什么时候才能上床睡觉呀?”要知道这可是受荷尔蒙严重影响的情绪易波动的青春叛逆期呀!其结果可想而知的。

反转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学会理解和共情,有多重要?

在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相处中,家长不仅要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的感受、心情、处境等,还要学会与孩子共情,让孩子感受到:原来我们患难与共,心心相印!同时,家长也要让孩子理解自己。相互理解和共情,是和青春叛逆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