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碑”裡的“千古忠臣”

位於河南衛輝市比干廟村的比干廟,佔地130餘畝,現存各類建築10餘座,歷代碑刻64通。其中,最為著名的碑刻當數北魏的《太和碑》、唐代的《貞觀碑》和元代的《延祐碑》。

“比干碑”裡的“千古忠臣”

比干廟外景

據《魏書》記載,《太和碑》原碑刻立於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一月。碑文為魏孝文帝親撰,在頌揚了比干忠心正直,敢言諍諫的同時,也抒發了對忠臣的敬仰與懷念。孝文帝在碑文中就曾感慨地寫道:“嗚呼介士,胡不我臣!”

《太和碑》又稱《魏孝文帝吊殷比干墓刻石》或《吊比干碑》,碑陽楷書,28行,每行46字;碑陰4列,每列28字。該碑高2.56米,寬1.02米,碑身四面刻字,碑陽正文,其字瘦硬峻峭,傳為南北朝時期書法家崔浩所書,一向與洛陽“龍門二十品”齊名。清康有為把此碑定為“高品上”,推崇該碑是“瘦硬峻拔之宗”,“真書之鼻祖”,形容其“若陽朔之山,以瘦峭甲天下”。甚至說此碑問世之後,統一了山東一帶的書法風格。遺憾地是,由於原碑拓本久已失傳,現在流行的最佳拓本只有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吳處厚的重刻本。

《貞觀碑》則是唐太宗於貞觀十九年(645)為祭祀比干而刻立的,故又名《祭比干碑》。該碑高4米,寬1米,厚0.5米。正面刻寫封比干為太師、諡號“忠烈公”的詔文,背面鐫刻當時憑弔比干墓的官員姓名。

“比干碑”裡的“千古忠臣”

唐《祭比干碑》碑額實景

刻立於元代延祐四年(1317年)的《延祐碑》,又名《比干祭碑》,則記述了修廟和塑像的經過。除此之外,比干墓前還有一座碑頭刻有清乾隆御筆親書“宣聖真筆”四字的碑,碑身正面鑲嵌一塊殘石,陰刻“殷比干墓”四字。傳說這是孔子用劍刻寫的,故又名“劍刻碑”。

據史料記載,比干是商代以死諫君的忠臣,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敢於進諫、又不惜以死抗爭的忠臣。他和箕子、微子盡心盡力輔佐紂王,更是有口皆碑,彪炳青史。後人將其三人並稱為“商末三賢”,孔子則尊其為“殷三仁”。歷史學家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裡,曾把比干和戰國的屈原、三國的諸葛亮和唐朝的魏徵同列為敢言直諫的愛國者。

生於公元前1092年,卒於公元前1029年的比干,沫邑(今河南淇縣)人,商代貴族,商朝第十五代王太丁(文丁)帝的兒子,十六代王帝乙的親弟弟,末代王帝辛(商紂王)的叔父。據《孟子雜記》載:“王子幹,封於比,叫比干。”由此可見,比干本名幹,因受封於比(今山東省曲阜一帶),故名比干。按照商朝的繼承法,長子繼位,次子分封,比干既是受封的王,同時又擔任當時商朝最高的政務官“少師”。

其實,比干既是商紂王的叔父,同時也是紂王王位的積極爭取者。《尚書·微子篇》載:帝乙在位時間很短,病重期間,曾宣比干、箕子等進宮商議繼承王位之事。箕子勸帝乙立長子微子為王位繼承人,比干卻力薦次子帝辛(即後來的紂王)。因微子不是帝乙的正妻所生,所以比干不同意箕子的建議。最後,帝乙採納比干的建議立辛為王位繼承人。帝乙病重期間,比干曾向鬼神祈禱,保佑哥哥身體健康,並許願只要哥哥能夠恢復健康,自己情願代之以死。

帝乙死後,紂王即位,比干全力輔佐紂王治理國家。比干看到紂王荒於政事,就坦言直諫,並帶紂王去太廟祭祀祖宗,給他講歷代先王創業之艱辛。紂王雖表面點頭稱是,但並不真正改過,而且更加荒淫暴虐。“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諫不從且死,忠之至也”。比干冒著喪生滅族的危險,連續3天進宮向紂王進諫,抨擊、指責紂王殺皇后、殺大臣、謫太子的過錯,斥責他的暴政。紂王無言以對,惱羞成怒質問比干:“你為什麼這樣固執?”比干答道:“君有諍臣,父有諍子,士有諍友,下官身為大臣,進退自有尚盡之大義!”紂王又問:“何為大義?”比干答:“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學此無道之君,難道不怕丟失了天下嗎?我今日進諫,正是大義所在!”紂王聽到這裡勃然大怒,決定要拔掉比干這顆眼中釘,於是說:“吾聞聖人之心有七竅,信有諸?”說罷,命人剖開比干的肚子、取出心肝,並向全國下令說:“少師比干妖言惑眾,賜死摘其心。”公元前1029年四月初四,比干被紂王殺害於朝歌摘星臺。

人們常說國家遇到危險時,武將應戰死沙場,文臣應以死相諫,即所謂“文死諫,武死戰”。比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因向君主進言而殘遭殺身之禍的諫官,一向被作為忠臣的代表受到後人尊崇。就在他死後的第二年,周武王滅掉殷後,立即為比干大修陵墓,並舉行了隆重的祭祀儀式。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下詔,在比干墓前建廟。唐太宗作為一位重視發揮諫臣作用也善於納諫的皇帝,為了給諫臣樹立榜樣,特封比干為太師,諡號“忠烈公”,併為比干大修祠墓。其後,宋仁宗、元仁宗也曾先後為比干大修祠墓。明弘治七年(1494),明孝宗特命衛輝知府金舜臣為監工,對比干廟進行一次空前規模的修繕。現存比干墓,高20米,直徑50米,佔地20餘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