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丨 瓷器術語知多少?

在瓷器收藏中,有一些術語,您瞭解多少呢?

深圳公正藝術品司法鑑定評估機構與您分享交流一些。


生瓷

也稱反瓷。指不施任何釉即入高溫爐窯中,燒製而成的無釉瓷器。最早在萬曆前後的景德鎮窯,到了清光緒時期更為普遍更為精細。

特點:

器身均有浮雕圖案,器物多見於文房用具

瓷器/鑑定/收藏丨 瓷器術語知多少?

粉彩像生瓷果品盤 故宮博物院藏

高6.5cm,口徑22cm,足徑12.3cm。

盤折沿,底平坦,圈足。盤心爬伏一隻螃蟹,四周散落核桃、紅棗、荔枝、荸薺、石榴、花生、蓮子、瓜子、櫻桃、菱角等。盤口沿處模印纏枝蓮花紋,圈足內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瓷器/鑑定/收藏丨 瓷器術語知多少?

此件像生瓷果品盤仿生效果精湛,盤中諸果品不但酷似實物,而且都具有吉祥含義,如螃蟹寓意“一甲”,即科舉殿試第一;荔枝樹有“經四百餘年猶能結實者”之說,象徵長壽;核桃、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象徵;而棗、花生、瓜子等則寓意“早生貴子


煨瓷

多見於清康熙年間,屬景德鎮生產的一種瓷器。

特點:

①釉面可見鮮明的開片和紋線

②胎骨為瓷漿胎

③釉色中微泛淡紅色或淡黃色

器型以瓶罐和文房用具為多,常見的有青花煨瓷和單色釉煨瓷

瓷器/鑑定/收藏丨 瓷器術語知多少?

清乾隆 煨瓷小印盒


象生瓷

也叫仿生瓷,屬陳設觀賞瓷一類,器物多見於瓜果和小動物

最早燒製象生瓷的屬宜興窯的紫砂象生瓷,以清乾隆年間為多,後景德鎮唐窯燒製的象生瓷,以造型和質地精美,深受宮廷皇家的喜愛。

瓷器/鑑定/收藏丨 瓷器術語知多少?

像生瓷山子,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高6cm,長12.3cm,寬4cm

山子模仿天然山峰形狀,高低錯落。顏色亦模仿天然山色,系先燒成白胎後,再施釉彩經低溫焙燒而成。底部自右至左暗刻楷書“蝸寄居士清玩”六字一排款。

蝸寄居士為清代著名督陶官唐英的號。此件山子應為唐英親手製作的文房用具。他於雍正六年至乾隆二十一年負責督理景德鎮御窯廠窯務,深諳陶理。在任期間,親自督理陶務,創燒出不少精美的陶瓷製品,尤其是仿製其它各類工藝品的瓷器,達到了奇巧、逼真的藝術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