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結構「術語」多圖詳解(上)

紫砂壺的結構

一把傳統的紫砂壺,其完整結構包括壺身(壺體)、壺嘴、壺蓋、壺把、壺底、壺足等方面。其中,壺身是主體,壺嘴、壺蓋、壺把、壺底、壺足則是其附件。

1.壺鈕

壺鈕亦稱“的子”,為揭取壺蓋而設置。鈕雖小,但有“畫龍點睛”的作用,變化豐富,是茗壺設計的關鍵部位。常見的有寶珠鈕、橋形鈕、仿生鈕三種。

紫砂壺結構“術語”多圖詳解(上)

(1)寶珠鈕:圓壺中最常用的鈕,呈珠形、扁笠、柱形,往往取壺身縮小或倒置造型,簡潔、快捷。

紫砂壺結構“術語”多圖詳解(上)

(2)橋形鈕:形似拱橋,有圓柱狀、方條狀、筋文如意狀等。作環形設單環、雙環,“串蓋”。平緩的蓋面,環孔碩大的為牛鼻蓋。

紫砂壺結構“術語”多圖詳解(上)

(3)仿生鈕:花貨常用的鈕式,形象生動,造型精緻典雅,如南瓜柄、西瓜柄。

2.壺嘴

壺嘴即紫砂茗壺的嘴,喻為人的五官之一,它與壺體連接,有明顯界限的稱“明接”,無明顯界限的稱“暗接”,如漢扁壺嘴,壺嘴與壺身的肩線,側線貫通,具有舒展流暢的造型特色。

紫砂壺結構“術語”多圖詳解(上)

(1)一彎嘴:形似鳥啄,俗稱“一啄嘴”,一般為暗接處理。

紫砂壺結構“術語”多圖詳解(上)

(2)二彎嘴:嘴根部較大,出水流暢,明接和暗接處理均可。

紫砂壺結構“術語”多圖詳解(上)

(3)三彎嘴:源於銅錫壺造型,早期壺式使用較多,明接處理較常見。

紫砂壺結構“術語”多圖詳解(上)

(4)直嘴:形制簡潔,出水流暢,明接和暗接處理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