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解決 大數據隱私問題

大額交易受監控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發紅頭文件,文件內容是關於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大額交易報告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通知規定了自2019年1月起的第三方支付,個人交易5萬、轉賬20萬以上或受監控,這個通知施行後意味著,個人賬戶的大額交易及流水異常將接受央行監控管理;這之中,不僅僅包括銀行賬戶收支情況、網絡銀行收支記錄,還將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非銀支付機構的記錄。

今後,我們個人使用支付寶或者微信購物消費達到5萬塊錢以上、轉賬金額達到20萬以上,就有可能被列入大額可疑交易進行監控。


區塊鏈技術解決 大數據隱私問題


即使撇開被監控不談,現在商業銀行的理財人員,居然可以查看客戶在該行卡上的存款餘額,並且去電話邀約理財,這就很可怕了。

可以理解,監控大額交易的數據可能是為了打擊洗錢等非法活動,其實在大數據時代,我們的數據早就不是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你的手持證件照很可能已經被不法分子作為斂財手段,你丟失的身份證件可能在網上被隨意販賣。


區塊鏈技術解決 大數據隱私問題


美國稜鏡門事件

根據斯諾登的披露,稜鏡計劃(PRISM);是一項由美國國家安全局自2007年起開始實施的絕密電子監聽計劃。該計劃的正式名號為“US-984XN”。披露文件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可以接觸到大量個人聊天日誌、存儲的數據、語音通信、文件傳輸、個人社交網絡數據。美國政府證實,它確實要求美國公司威瑞森(Verizon)提供數百萬私人電話記錄,其中包括個人電話的時長、通話地點、通話雙方的電話號碼。


區塊鏈技術解決 大數據隱私問題


Facebook賬戶信息外洩

美國社交媒體公司“臉書”(Facebook)網站近日遭到黑客攻擊,涉及近5000萬用戶數據洩露。這是繼今年3月“臉書”曝出數據洩露醜聞後的又一起隱私事故。

分析師表示,臉書的違規行為說明了將大量數據交給一家公司的危險性。


區塊鏈技術解決 大數據隱私問題


大數據時代難道不要隱私?

如今的時代方便快捷是我們生活的主旋律,為了能提高生活工作的效率,我們犧牲掉了藏在角落裡不被注意的東西——我們的隱私。

亞里士多德曾說,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談論已經如此可惡,更不要說販賣他人隱私了。

可是生活在大數據時代,怎樣能夠解決各種信息數據不被他人隨意傳播?問題的根源就是信息的中心化,所有的信息都要經過中心公司的控制,那麼數據的使用就是人家一家說的算了,只有能夠將信息的所有權分給更多的控制者,這個問題才能得以解決。

區塊鏈技術是隱私的保護傘

08年面世的區塊鏈技術在今年迎來大熱,有人說好,有人唱衰,不管結果如何,區塊鏈技術還是給互聯網大數據指明瞭一條光明的道路。

依靠區塊鏈,所有的數據和信息都會記錄上鍊,依靠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所有的區塊鏈算力進行記錄維護,只有超過全鏈一半以上的算力通過才可以記錄,完美的解決了數據正確與否的問題。鏈上的數據並非歸算力者所有,而是用戶本身會有類似於現在密碼的一串私鑰,只有獲得了你的允許,才能獲取你的數據,在區塊鏈世界裡,密碼是需要你自己儲存,建議用紙筆抄寫,這樣就完全不會被盜取。

在鏈上的數據如果想要更改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和數據記錄一樣,需要一半以上的算力通過才能進行更改。這樣也保護了可能產生的預計不到的一些問題。


區塊鏈技術解決 大數據隱私問題


結語

大數據時代,數據是一切的根本,有了數據,可以通過AI技術,將機器人賦予人類的行為習慣和性格。一昧的追求效率,發展,有時候還是停下來好好覆盤一下,究竟為了效率失去了什麼。改革開放40年,我國的發展速度傲視群雄,現在是時候好好考慮一下數據安全的問題了。雖然我連被監控的權力都沒有,但是期待明年這樣的新聞也能與我扯上瓜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