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淄博獲2976萬元生態補償金

今天,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舉行新聞發佈會,通報了2018年前三季度全省大氣、水環境質量狀況,環保執法情況以及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工作進展情況。其中,淄博市前三季度獲得2976萬元生態補償資金,名列全省第五位。

今年1-9月,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分別同比下降16.4%、11.7%、33.3%、8.8%。重汙染天數平均為6.2天,同比減少5.6天;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5.25,同比下降12.4%;優良率平均為58.6%,同比增加2.0個百分點。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最好的城市是威海,最差的城市是淄博。

按照1-9月份均值,全省17市中,僅濰坊市水質優良比例未達到省級分解的年度目標,淄博在內其餘16市均達到省級分解的年度目標。

2018年第三季度,省級共補償16市(威海市不參與本年度空氣生態補償)生態補償資金10541萬元,其中,淄博獲得628萬元,排名第八位。前三季度,省級共補償各市資金39356萬元,其中,淄博獲得2976萬元生態補償資金,名列全省第五位。

本次強化督查範圍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其中涉及山東省的7個通道城市。目前,第一階段已結束,第二階段正在進行。從第二階段督查情況來看,截至11月5日,生態環境部《每日通報》共通報“2+26”城市5836個,涉及我省7個通道城市220個問題、佔比為3.8%,其中,淄博20個問題;生態環境部《曝光臺》共曝光“2+26”城市典型案件162個,涉及我省7個通道城市2個、佔比為1.2%。從第二階段問題整改情況看,目前我省的220個問題(含典型案件42個)中,已有215個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97.7%。其中,淄博等4市整改完成率均為100%。據統計,截至目前,我省是除北京、天津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省份中發現問題數最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