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預防近視,你需要知道這三點

想要預防近視,你需要知道這三點

預防失敗的原因

說到近視,我們都知道是近距離過度用眼所導致,再加上昏暗的環境,更加劇了近視的度數。通常來說,我們所做的近視預防工作都側重在減輕近距離用眼給眼睛帶來的緊張感,卻完全忽視了孩子在無視力緊張下潛在的精神緊張,比如來自學業的壓力、家庭的厚望等。心理壓力的出現會引起視覺功能缺失,包括機能和功能性異常在內的所有異常狀況,而隨著大腦壓力的強度不同,視力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而出現近視、飛蚊症等視力症狀,甚至完全失明。所以,想要預防孩子的視力變差,最好先消除他們的心理壓力,使其放鬆精神。


從精神上呵護

既然近視與精神緊張密切相關,想讓眼部保持放鬆,我們得先給孩子的大腦減壓,讓其自我的行為得到鼓勵,從精神上給予其眼睛最好的呵護。

1、放鬆大腦。

眼睛健康與供血充足有關,而血液循環在很大程度上受思維的影響。當思維處於放鬆狀態,腦中血液循環就會正常,神經和視覺中樞的供血也正常,因此視力狀況良好。反之,則會導致視力下降。對此,我們可以指導孩子學著控制自己的思維,進行冥想或多想多做些令自己愉快的事情,比如陪他們玩遊戲、賞景、運動等,放鬆腦部,從而保持大腦供血正常,促使眼部得到更好的放鬆。

2、採取感興趣的激勵方案。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感受,當內容枯燥難懂時,強迫自己的大腦學習只會適得其反,即使死記硬背下來了,過後一旦不用也會很快忘記。眼睛也一樣,當遇到不想看的東西時,就會發出抗議——很快就會視覺疲勞。同樣,強迫孩子學習,產生的厭煩情緒則易導致其神經緊張,這樣眼睛就不能發揮其正常功能了。而制定他們感興趣的激勵方案,不僅能緩解其恐懼厭惡的心理,還能製造輕鬆的學習氛圍,使孩子們化被動為主動。

3、注意氛圍影響。研究表明,同一年級的不同班級,同樣的光線條件下,不戴眼鏡老師的學生視力比戴眼鏡老師的學生視力要好。為什麼呢?老師或家長戴眼鏡的習慣對孩子們會產生不利影響,孩子不僅會模仿戴眼鏡的大人的視覺習慣,而且這種以視力缺陷為標誌的神經緊張也會使孩子處於相似的情景中,比如大人看不清楚遠一點的字,孩子也變得看不清,因為孩子潛意識當中受到了大人的影響,如果大人不在旁邊,孩子或許是可以看得清楚的。

所以在改變孩子視力之前,我們得先將自身的視力改善到正常水平,以免孩子模仿我們錯誤的用眼方式。


簡單護眼小技巧

除了精神上對眼睛進行放鬆,我們還要輔以一些簡單實用的護眼小技巧,幫助孩子在放鬆眼部肌肉的同時,又能得以鍛鍊,讓他們的眼睛得到更大的呵護。

1、避免刻意看物體。視力可以被強制改善,但無法通過強制保持在正常水平,如果過度強制,導致眼部產生壓力,視力會穩步下降,並達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注視某一物體時,如果對視力要求不是很高,儘量不要刻意看清。只有當眼睛處於放鬆狀態時,眼睛便會為遠距離物體調焦。

2、視覺融合遊戲。準備一把15釐米的尺子,側舉在兩眼之間,搭在額頭下方和鼻樑上,捏住尺子下緣,使刻度與眼睛垂直。聚焦遠處——一看遠處的物體,一根尺子好像變成了兩根尺子的影像;聚焦近處——將視線慢慢收回,落在尺子上,兩根尺子看上去互相靠近並相交。每日反覆練習3-5次為佳,可以訓練視覺融合的熟練度,減少雙眼視差。

3、食療法。有訓練,再配合食療,那再完美不過了。那有哪些食物對眼睛有益呢?比如近視患者普遍缺乏的富含鉻和鋅的食物,如黃豆、紫菜、海帶、羊肉、黃魚、肝類等。富含β胡蘿蔔素的食物,可以緩解眼睛乾澀、眼珠無光,如香蕉、胡蘿蔔等。富含DHA的深海魚,可令眼睛視網膜健全發育,並防止病變及白內障。

總結一下,孩子近視的原因並不都是由於過度用眼、光線不足導致的,精神狀態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使大腦放鬆、採取感興趣的激勵方案、注意氛圍影響,能從精神上給眼睛更好的呵護;再加以眼部訓練與食療,想要孩子達到良好視力的預防效果,踐行者有望!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記得給我們點贊鼓勵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