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极少提及的失败却是常态

「教育」极少提及的失败却是常态

父母爱子,为之计深远。因而我们常会听到诸如:你看XXX家的孩子多有出息,你要像他一样,将来要出人头地。然后对比、类比、横比、竖比,得出让孩子一定要成功的结论。

这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

常给孩子介绍成功的经验,甚至能罗列几箩筐的父母,很少会说到失败的例子,更不会介绍失败的经验。

也不会跟孩子说你看那谁失败了,我们应该学会他对待失败的态度,对待失败的方法,对待失败的心态。

中国父母尤其不愿意说失败,怕一语成谶,怕不吉利。

「教育」极少提及的失败却是常态

「教育」极少提及的失败却是常态

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失败是常态。

从幼儿牙牙学语时期,我们就面临学习走路的失败,面临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的失败……

幼儿园面临自己偶有独自吃饭的失败,独自睡觉的失败,面临无法控制分离焦虑的失败,面临独自系纽扣的失败,面临第一次跳集体舞的失败……

小学面临没被选上班长的失败,面临学习很久成绩不见起色的失败,面临没被选上球队队员的失败,面临合唱团选拔的失败……

中学、大学除了以上失败,最感伤的失败应是我喜欢的人偏偏不喜欢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星猫亲子家园】公众号

而职场和社会挫败感分分钟就上演,虽然我们的成长无时无刻不面临失败,但是很少人告诉你失败是常态,也很少被人教育面临失败了怎么办?怎么调节心态,怎么应对接憧而至的问题,怎么处理后续事态发展,接下来会怎样?

「教育」极少提及的失败却是常态

「教育」极少提及的失败却是常态

大部分人都是被时间推着走,手忙脚乱的感觉。等时过境迁,等雁过留痕,等自己留心总结了,下次出现类似失败情况,才能有所助益。

人们都爱说的那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就特别想问母亲怀胎十月,孩子会瓜熟蒂落,但失败怀胎十月就会瓜熟蒂落出成功吗?显然不是。

这不是教孩子面对失败的策略,是堂而皇之的否认失败,不承认它确实独立存在,潜意识否认失败和成功并存。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星猫亲子家园】公众号

其实我们正视失败这件事并把它教给孩子是一件百利无一害的事情。

例如父母最关心的教育问题,我们首先要给孩子讲为什么到了这个年纪要上学,要认真学习。而做错题,考不了100分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为不会才学,错了也正好弥补疏漏,分数不能代表一切。你一遍一遍的讲,就会形成孩子惯性思维了。所以即使考试失败了,孩子也不会大受打击。

我女儿上一年级对考试100分这件事比较淡然,起因是她爸爸每次都会强调你考多少我都很喜欢,我也每次告诉她你考多少分不重要,只要错题你学会了就可以。

因此她从不畏惧考试,不怕考试失败,每次考过后她都兴高采烈的拿出试卷展示她已经改错题了,且学会了。即使有不会的她也会问到学会为止,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极少提及的失败却是常态

「教育」极少提及的失败却是常态

再比如带孩子打针这件事,常看见医院儿科有孩子被几个大人们按住打针、抽血的场面。其实我们都经历过打针,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疼,为什么孩子惧怕到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来反抗?徒增父母挫败感?

其实因为第一次父母没有做好心理建树,没有仔细告诉孩子将要面临的事情,也没有教给孩子怎么做,也没有告诉孩子即将面临的场面,也没有提前告知当时的环境会有其他孩子大哭。造成孩子的第一印象就是很恐怖的印象。

如果我们提前告诉孩子这件事你要怎么做会缓解,当时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孩子胆小的可以模拟当时的情景。就不会面临失控的场面。

我很庆幸小时候被大人告知,打针的时候只要咬住牙就不会疼, 当时真的以为咬牙就不疼。并深信不疑。

在我女儿小的时候,第一次去医院我就告诉她,你害怕就大哭,妈妈一直都在,如果疼你可以大哭。

孩子反而镇定了,很配合,虽然也哭,但是几次之后,发现没那么疼,可以忍受,就不再哭了,只是在抽血和输液的时候嘱咐医生轻点。四岁输液,都是自己坐在凳子上伸出手并不挣扎,也不哭。护士叹为观止,每次都得到表扬,有时候会给她额外的小奖励。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星猫亲子家园】公众号

其实大人和孩子都一样,当我们熟知一件事情的时候,它就不会对我们造成困扰,就像打针。对待失败也是,我们要多对孩子说失败本身这件事,让孩子熟知失败是常态。孩子就不会在面临打击时措手不及,也不会一蹶不振。

「教育」极少提及的失败却是常态

「教育」极少提及的失败却是常态

读新闻《津云关注》那篇——大学生圆“歌手梦”失联,母亲14次进京寻找。看着那位母亲拿出近期上百张寻亲火车票,同为母亲,瞬间泪目,感同身受。

文章结尾说孩子疑似在流浪时,我就想,宁可流浪也不回家,是无法面对失败吗?告诉我们的孩子失败是常态这件事是多么的重要呀。

著有《只有医生知道》协和医生张羽曾经说:“我的孩子,不论将来发生什么,不管碰到多大的挫折,不管陷入多深的泥潭,记得珍爱生命,永远不要害怕,任何时候,记得只要回到妈妈身边,一切都有办法。”

是啊!每件事,每个过程,每个人都会面临大大小小失败,这是生活中的必然存在。我们都应当告诉自己的孩子:失败了没关系,回到妈妈身边,一切自有办法。

「教育」极少提及的失败却是常态

「教育」极少提及的失败却是常态

想@全天下的人:当你跟孩子和家人说起成功的时候,请也说起失败,成功和失败并存,举成功例子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请多举失败的例子。

世界纷繁复杂,需要时刻演练失败这件事,大到创业,小到文案,都有可能失败。

如果我们每次做事之前首先分析面临的环境,熟悉各个环节。诸如竞争者各自的优势,告诉自己失败了要怎么做,失败后怎么调整心态,失败后怎么重整旗鼓,失败后是放弃还是继续,反复告诉自己不管我们付出多少,不管我们为之奋斗多长时间,失败和成功都是结果。

就像诗人杜牧说的那样: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教育包罗万象,别忘了告诉我们的孩子,要相信失败的存在,承认失败和成功都是常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