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尽可夫”本不是贬义,它背后隐藏着一个千古难题

说起“人尽可夫”这个词,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贬义词,专门用来形容那些不守妇道的女子。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成语都是后来被人们断章取义的,完全曲解了它原本的意思,“人尽可夫”就属于被人们误解的成语之一。

“人尽可夫”本不是贬义,它背后隐藏着一个千古难题

要说起“人尽可夫”这个成语的来历,还得从春秋时期的两个女子说起,这两个女子一个叫雍姬,另一个是她的母亲。雍姬嫁了一个丈夫叫雍纠,他是郑国国君郑厉公欣赏的一个人。而雍姬的父亲叫祭仲,祭仲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个著名政治家,可是有时候功高震主,难免会引起国君的猜忌。

“人尽可夫”本不是贬义,它背后隐藏着一个千古难题

有一次,郑厉公实在受不了祭仲只手遮天,决定铲除他,思来想去,觉得还是祭仲的女婿雍纠最合适。于是,他和雍纠私下决定,准备找个机会杀了祭仲。谁知道雍纠这个人什么事情都喜欢和妻子雍姬讲,雍姬知道这件事后,很是纠结,不知道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父亲。

“人尽可夫”本不是贬义,它背后隐藏着一个千古难题

犹豫之际,她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她母亲因此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意思是,谁都可以做丈夫,但父亲却只有一个,这怎么能比呢?就是这句话给了雍姬方向。他趁雍纠不在的时候,将事情告诉了他父亲祭仲。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可想而知,雍纠被祭仲杀死,郑厉公大怒,骂雍纠居然和妇女一起谋事,活该死亡。而祭仲后来则在朝五十多年,权大过君,历经四个国君,甚至还掌握着废立君主的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