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藝術之紫砂宗師顧景舟款

紫砂壺藝術

紫砂壺,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紫砂壺曾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現也有機器大批量製造的。製作原料為紫砂泥。紫砂壺從選泥、製作成壺坯等關鍵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的,因而製作十分精細,鑑別紫砂壺的好壞可以從泥料、顏色、器型、比例、細節、合理等六個方面。

紫砂壺是明清時期江蘇宜興地區所產的一種陶質茶具紫砂壺。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砂開始製成壺,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紫砂壺的特點是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壺壁吸附茶氣,日久使用空壺裡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紫砂壺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即使是盛暑時節,所泡之茶仍不易餿。由於泡茶日久,茶素慢慢滲入陶質中去,如果只泡清水,也有一股清清的茶香。

紫砂藝術之紫砂宗師顧景舟款

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紫砂壺,曾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現也有機器大批量製造的。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又名宜興紫砂壺。

紫砂藝術發展到今天,走過的路不算短,回過頭來看,紫砂壺的變化究竟有多大,就很容易看出問題了。作為一種生活用器,絕大多數的紫砂壺在製作過程中始終固守傳統形態,總體變化不大,可謂一壺成自我,千秋難易容。

宜興絕大多數做紫砂壺的人習慣跟著師父學,師父又跟著師父學,紫砂的藝術始終在傳統的圈裡打轉。國內習慣以固定的審美觀看待藝術,而國外卻傾向於以一種變化的思維看待藝術。紫砂藝術要走向世界,就要跳出既定的圈子來創新。

說到好壺,何道洪與汪寅仙兩位大師各有說法。在創新精神最強的何道洪看來,好壺首先要好用。而注重藝術變革的汪寅仙則認為,壺好少不了好看。除了好用和好看,還應該好玩。當然,怎麼玩怎麼賞是收藏家的事。

若不苛求,好用一說在宜興基本不成問題。但好看與否另當別論。最難做到的是好玩,這一點正是以往紫砂藝人很少花心思顧及到的。為了好用,很多壺的形狀看似大小多變,實際上只是在變與不變之間變動了一下。好用的結果是,只有等這把壺摔碎了才會買第二把。

紫砂藝術之紫砂宗師顧景舟款

隨著一些學者型陶藝家的介入,紫砂藝術創作逐漸從傳統造型上的好看轉向現代意識上的革新。他們不再滿足以往那種利用大自然生命形象追求表面變化之巧的審美意識,而是直接從壺的本身進行顛覆性的革命,無論是象形壺、意形壺、概念壺,都彰顯出文化元素與藝術構想交融碰撞後形成的審美新視覺;用之是壺是器,看之是鼎是物,玩之是美是趣。他們的紫砂作品往往有一個顯著特點,即見壺不識壺,識壺不忘人。用最簡單的話說,紫砂壺好不好玩,無非是一個有沒有點兒特別的意思。往深裡說,具有收藏價值的好壺必定會在紫砂藝術創作上體現出獨有的創新精神與作品影響力。

紫砂藝術要發展,很難避開生活之需與藝術之求的矛盾,因為生活質量的提高一定會提高對生活藝術的要求。如何使這一矛盾轉化為相互促進的動力,至少在以下三點應有所注意:一是少做沒有個性的壺。做壺最怕費力不討好,如今出自宜興的紫砂壺有多少是屬於那種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的,不說也明白。二是多做小壺大藝術的作品。同用陽羨一方土,我在丁蜀鎮的那些天,賣壺的說活兒的多,做壺的說藝的少,最難聽到的是"境界"這兩個字。三是要把自己的個性做出來。常說畫如其人,個性不是個人的小性子,對於陶藝家而言,則是融入了畢生所學、所工、所思想後提煉出來的藝術創造性。

紫砂藝術之紫砂宗師顧景舟款

好壺有多好,給我的感覺是這樣:你看它時它也會看著你,你看不見它時會想著它。也就是說,能夠放在心上的壺才是真正的好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