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話和照做,不代表你是個提線木偶

聽話和照做,不代表你是個提線木偶

高考期間,說起學子的話題,《歡樂頌》裡關雎爾這樣的好學生和乖乖女應該是大多數老師和家長都非常喜歡的類型,可是很多人在看了《歡樂頌2》後都覺得,關雎爾身上多少有點呆氣,某些時候用一個“木”來形容她,似乎比較恰當。

可是,在職場中,關雎爾的這些“木”,全是缺點或者說是消極因素嗎?那些學生時代打下的良好基礎是否會為日後的職場女強人形象埋下伏筆、還是說真的關係不大?

聽話和照做,不代表你是個提線木偶。

初入公司,關雎爾想的就是好好表現期待轉正,目標很明確,為了這個職場第一步小目標,對於上司下達的工作任務,關雎爾都努力去做,工作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常常加班到深夜,認真負責。

初入職場的你,應該學會聽話和照做,這並不代表你是個提線木偶,相反,在模仿和複製的道路上,你開始熟悉基本的工作節奏、流程、項目內容、團隊夥伴,學習優秀的做事方式,與公司和團隊建立信任。有人說,模仿是最高的奉承,而對上司工作的模仿也正可以表達職場新人對前輩的尊重和欽佩,無論是個人能力,還是人事關係,這一時期的聽話和照做,都會讓職場新人開始一段夯實基礎的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