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为何总是缺粮?仅仅只是运输问题?当然不是!

古代军队作战,总是说自己缺粮,可是军队不就是来自民间?为什么平常不缺粮,为什么一开战就缺粮?

现在,大家要么吃白面馒头,要么面条,要么米饭,吃得饱饱的,所以大家就渐渐忘了饥饿的含义,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可是在以前,农民一直吃这些,这一年,你别过了!你这是要把你家活活吃穷的节奏,俗称,吃干饭的……

打仗为何总是缺粮?仅仅只是运输问题?当然不是!

一般来讲,作为温室中的花朵,我们无法理解古代农民的饮食结构,一般来讲,他们是需要在农作的间歇时期去挖野菜呀,或者是去寻找一些其他的作物,猎物,一般来讲都是几天稀的伴野菜,再加上几天干的,这一年才能过的下去。生产出的粮食才刚刚够吃,如果说你一天到晚全是吃干的话,那你这粮食真的是不够用。

打仗为何总是缺粮?仅仅只是运输问题?当然不是!

农民的生活之苦,恐怕不是从中体验过的话很难理解,就如同我们现在也无法理解现在农民的生活与过去农民的生活对比,因为我们根本也不了解解放以前农民生活之苦痛,当然也有人刻意的回避这些问题。

言归正传,农民在自己家里面吃饭问题都是自己解决的。一旦到了打仗的时候他们成为士兵的话,这吃饭的问题都是要国家来解决的,你作为一个当兵的,如果说你是劳师远征,跑到其他国土上面去作战,你如果一天到晚吃稀饭,你乐意吗?

就比如说曹操征讨袁术的时候,寿春攻不下来,曹操打算军粮减半,让大家喝的吃的稍稀一点,结果差一点点闹出了兵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里面所付出的东西。那是一个天文数字,是一个无底洞。

况且军队打仗依靠的不仅仅是士兵,还有战马,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王庭,所使用的14万匹战马全部是从小到大吃小米长大的,更何况运输粮食的,包括几十万的民夫,还有十几万皮的普通的劣质马,这个也是消耗。

除此以外,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农村的家庭里面,主要的劳动生产力当然是青壮年,青壮年有力气,有精力去劳作生产,但是一旦打仗了,青壮年全部上战场了,你家里面谁来从事农业生产呢?谁来运输粮食呢?继续生产粮食,那就得依靠那些妇女,妇女生产粮食的效率,那比起那些青壮年来讲自然低了一个档次,粮食的生产量也自然下降,甚至有的地方颗粒无收,在这种情况之下,粮食的生产供应不上去,国家钱现在不断的消耗粮食,那整个国家就处于一种入不敷出的状态,你说国家能不缺粮吗?

所以说《孙子兵法》上面对于军队粮食的供应,尤其是在外地进行作战的军队,它的粮食供应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军队必须在秋天收货以后,到春天耕种之前结束自己的作战任务,并且发送士兵回家种植粮食,另外,士兵在前线作战,最好是能够从别的国家或者是外地直接获取粮食,而不是千里昭昭的从自己老家发配粮食到前线,这样的话损耗的概率是最大的!

打仗为何总是缺粮?仅仅只是运输问题?当然不是!

可是问题是很多时候计划都赶不上变化,比如说秦国与赵国的长平之战持续了将近三年时间,而之后大大小小的战争,对方那管理什么时候需要种粮食,什么时候需要收获,什么时候需要劳动力战争想打得时候就打,而且就要挑你最虚弱的时候打!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作战的军队经常喊着自己没有粮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