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上期回顧:

【Day 2】:逛城南古巷、感受古城人家閩南文化

上回說到在金魚巷吃完午餐,只顧著好吃而忘了拍照……這回繼續往下說:吃完飯,一行人溜達著繼續坐著泉州特色的公交車向青龍巷、聚寶街、道才巷進發!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青龍巷】

“青龍巷”位於泉州市鯉城區臨江街道的隘南社區。南起港仔,北至橫街。全長235米,寬5.5米。有這樣一句話叫金青龍,銀聚寶,那我現在就是在這個金青龍的青龍巷。因該巷86號有一座青龍宮,遂稱為“青龍巷”。 “青龍巷”是泉州市區一條保存較為完好的傳統民居街區之一,它形成的歷史大概可以追溯到泉州古“刺桐港”頂盛時期而聞名於世的宋元時期。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青龍巷86號:青龍宮】

青龍宮位於青龍巷86號,內所奉祀的神是保生大帝。泉州人稱保生大帝為花橋公、大道公、吳真人。吳真人名夲,字華基,祖居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乃北宋時閩南一帶名醫,具有濟世救人醫風,四處行醫,救人無數,被譽為“神醫”。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如今,閩臺各地對吳真人的崇拜極為普遍,吳“醫神”與“海神”媽祖並尊為“海峽保護神”,臺灣奉祀吳“醫神”的廟宇有160多座,泉州青龍宮是閩臺親密關係的具體見證。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青龍巷12號】

走進巷子裡,就被眼前的彩色牆繪吸引了目光,我作為一個外地人,其實對閩南的文化不是特別的瞭解,但是跟當地達人聊天的過程中,我很快記住了這些具有閩南特色的傳統人物形象,比如像這個火鼎公婆,還有旁邊的惠安女形象,這些傳統的人物形象,就以這樣歪脖子卡通Q萌的方式,進入了我的腦海。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想要看我你就跟著歪歪頭,關帝爺、蟳蜅女、媽祖娘娘、拍胸舞者……這些與泉州密切相關的人物,以歪著腦袋的卡通造型,出現在青龍巷12號民居的外牆上,不光吸引路過的群眾駐足觀看。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青龍巷12號的屋主黃躍聲告訴我們,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現在的房子是三十幾年前重建的,以前這道七米多長的外牆上只塗了一層牆灰。不久前,隘南社區營造小組的志願者找到他,說想在這做一面彩繪。黃躍聲欣然接受,還積極出謀劃策。經過12個小時的創作,這組活潑生動的漫畫人物,躍然牆上。後來這一段時間,人過來看了就要留在這邊照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主要就是說,把外邊的人都引到青龍巷來,多走走看看。為了方便大家參觀,黃躍聲把原本用於停車的區域空出來,還自掏腰包購置石桌石凳,供市民和遊客休憩。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青龍巷12號的屋主黃躍聲還熱情邀請我們到他家裡做客,感受古城人家的下午茶。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品嚐當地特色美食,煮水丸、醃楊桃……還有好多忘記叫什麼名字的自制美食。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吃的正歡,同行的兩位國際友人不自覺的舞動起來,不得不羨慕國際友人的藝術細泡無處不在。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在青龍巷乃至整個隘南社區內,不光有青龍宮,還有清朝臺灣總兵林拔瑞故居、泉州市城區木偶劇團舊址等多處保存較完好的建築。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有些建築設置有些不可思議,你知道這個門口為什麼要設置這麼矮嗎?這可不是說以前的人都矮哈……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青龍巷5-7號:李妙森故居】

其實,青龍巷裡的資源還有很多,不光有典型的清代閩南傳統的院落式民居,也有本世紀初從東南亞歸國的華僑興建的中西合璧式洋樓。比如說彩繪牆對面的青龍巷5-7號李妙森故居,是旅菲華僑李妙森於1927年建造的,是一幢中西合璧的番仔樓,俗稱龍樓,頗具歷史和觀賞價值。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精緻的紅色外牆磚雕和天花板倒蓮花雕飾,獨特的西式窗欞,使得這棟建築別具特色。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傳統的磚雕配上南洋的特色瓷磚,西式建築的柱子配上閩南建築的外牆,最有特色的就數這些進口瓷磚上印有印度教色彩的“象頭人身”圖案,至今鮮豔如新。這是印度神教中的象頭神,據說東海鎮石頭街也有一戶人家有此瓷畫。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屋內露天設置冬暖夏涼,內有四根起支撐作用的柱子,柱內有排水排水功能,構思十分巧妙。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二層故居內依然辯得當初的繁華,祖屋內家族照片,保持著當初的狀態。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後屋年久失修已塌陷,近期也正準備修繕。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這樣富有文化色彩的建築能夠得到進一步保護,也是泉州歷史上多元文化並存的最好見證之一。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青龍巷13號:菲律賓華僑樓】

黃姓華僑建於1948年。是青龍巷裡保存下來的為數不多的華僑建築之一。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青龍巷32號:林廉平故居】

在青龍巷,還也有一座百年蚵殼厝,是海絲貿易的見證。它不僅保存較為完好,規模宏大,在市區實屬罕見。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青龍巷32號“林廉平故居”,大門為現代建築風格,並沒有特殊之處。但我們走進背面外牆的巷口才發現裡面別有洞天。這座古厝據稱建於民國時期,除了泉州傳統的“出磚入石”構築,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兩堵蚵殼牆體了。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歷經歲月蹉跎,幾無損壞,前落的牆體屋簷下方,也使用了大量的蚵殼。據同行人員介紹,當初建設這幢房子的師傅來自公式埔,公式埔的房子建築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特色正是用海蠣殼砌牆。在過去,青龍巷前面的八卦溝就可以連接富美古渡口,出口海外回來壓艙用的就是當地隨手可得的厚重海蠣殼,這也使得這座位於南門、遠離東海的房子,也融進了蚵殼的元素。它們是寶貴的財富,是記憶中的鄉愁。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青龍巷64號:吳宅】

吳宅現在的主人是陳氏,但鄰居們提起古大厝,還是習慣說“吳的”。這裡出過一個“木偶世家”。如今他家門前還有一個已經掉了漆的小牌子,寫著“泉州市城區木偶劇團”。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姓氏衍派與傳芳】

來泉州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各家各戶大門上的門楣牌匾上都有什麼衍派、什麼傳芳的字樣。一千多年了,時至今日,舊厝換別墅小樓,這個門楣依舊世代更新存在。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這種姓氏衍派來自於《姓氏郡望堂號》,現在看來閩南地區繼承的非常完整。這種郡望是指一個家族的根源和發源地。一個姓氏或家族的郡望,就是指這個姓氏或家族所發源的某個郡。因此,當郡作為一級行政區劃已經消失的時候,郡望卻能一直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成為各姓各族尋根的依據。剛才說的青龍巷5-7號:李妙森故居,門楣上寫著“隴西衍派” ,對應著就是李姓。金墩衍派,黃姓,錦繡傳芳,莊姓。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至於加傳芳或加衍派兩個字,我猜主要是從音韻的平仄出發,避免三平或三仄,以求讀起來鏗鏘起伏。比如姓方的,有寫“六桂傳芳”而不會有“六桂衍派”。又由於其他許多姓氏源於河南,就避免都用河南衍派這樣的說法。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道才巷】

隨後,我們從青龍巷走進具有“城市一線天”之稱的道才巷。道才在泉州方言中為“肚臍”,應是用於形容這條巷子細長如腸,細到有“城市一線天”之稱。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相傳古時巷中有閒者,才華橫溢,世人稱道,故名“道才”。巷長190米,寬不足1米,貫通聚寶街與青龍巷。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道才巷的古井隱泉,據說也已經說不清楚它的年份了,又被稱為靈氣之水,水質極佳。隱泉邊上的發財樹長得高大茂盛,據說因為得到靈泉水的養育,常年開花結果,非常罕見。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站在發財樹一旁的空地上,背對著老宅的大門,抬頭就能看到古厝的燕尾脊,同時出現在視線中的還有基督教聚寶堂的頂部和十字架。正因為這樣,這裡也成為不少攝影愛好者的取景地。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泉郡黃帝宮】

從道才巷走到聚寶街,有座泉郡黃帝宮,外觀小巧精緻,看似神秘,讓人不禁駐足停留並進廟一探究竟。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若不是那石制大香爐與精美的飛簷翹脊,在這車來人往的街上,人們很難注意到這座廟宇。據介紹,這是泉州最小的宮廟,還不到30平方米。在廟中,有一塊清同治十二年(1873)的石碑記載:“聚寶路角宮不知創所由始,為鄉人祈福地……”據記載,泉郡黃帝宮建於何年已無從知曉,該廟在清末重修了3次,因發生火災被焚燬,同治年間由鄉紳集資重建。因白蟻侵害,光緒年間兩次重修,由商號出資。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據悉,3000多年前,聚寶街一帶曾是海灘,經海水漫長時期的沖刷,沉積成平原。宋元時期,隨著泉州刺桐港海上貿易的繁盛,中原遷徙而來的人們在海灘上建立了這座黃帝宮。作為見證了泉州港口歷史變遷和海外交通貿易發展的宮廟,泉郡黃帝宮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古蹟。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同時,泉郡黃帝宮還是一處涉臺文物點。不少臺灣黃帝宮便是從這裡漂洋過海分香而立,臺北五帝廟的黃帝宮就是其中之一。近年來,有不少臺灣同胞前來進香,促進兩岸民間的往來和文化交流。


邂逅泉州,尋找一座古城的千年記憶(三)



未完待續…………


*攝影:©薄閒陽

*商務合作,請私信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