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名爵6還是君威GS,一個MG粉絲的選車過程

不知不覺,已經離開車行很久了,紅白MG3 也陪伴了我3年。

嚴格意義上說,MG銷售是我第一份自己選擇的工作,MG3 也是我名下的第一、二輛車。(注:作者有兩輛MG3)

往後的人生軌跡也是由此開始。

畢竟是屬於自己名下的車,對它們的喜愛,無關價格,品牌,而僅僅是單純的源自擁有的快樂,興奮和新鮮感。我願意在休息日的午後,自己動手洗乾淨它,再親手打蠟。在過程中感受車子的線條和設計,然後再對著成品發會呆,多欣賞一會。對於車外觀設計,一直是我極其看重的一點,幾乎放在首位,我是無法接受一輛長相普通或者平庸的車,一直認為外觀是車的靈魂,第一眼與車的溝通,是從外觀開始的。車企的設計語言,想表達的,示人的都體現在了外觀上。這也是當初會選擇MG3的原因之一,同價位裡它算漂亮的,第一眼就覺得它不是務實居家的那一類別,彷彿找到了有趣的靈魂。英國車的確都美的像藝術品,如果MG還能算英國車的話。

正因為如此,我也看不慣新出的MG設計。也許是因為年紀大了,會更喜歡老物件勝過新鮮事物。喜歡看Tony設計的356,喜歡看MG的廣告聽Tony講解設計。如同當年我看著GS(銳騰)上市,設計的L型日行燈是為了表達“on the road 的感覺”,反觀現款,不知道卷福會不會後悔代言。

除了感嘆時光流逝,物是人非,再增購一輛轎車的計劃也早已經提上日程。

其實在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早已經做了四個月的GM車主,沒錯,那個10月20日起大規模召回的SGM。


全新名爵6還是君威GS,一個MG粉絲的選車過程

作者其中一輛MG3和GM君威GS

從MG車主變成GM車主,這是個看似有意思的繞口令。背後更多的是無奈和悲傷。

當從一個看客,一個擁躉,變成一個持幣待購的消費者,心路歷程,是不同的。

MG6會換代的消息,早在我還在做銷售顧問的時候,已經有所耳聞,一直期待並關注著。

初代MG6雖然它有著較為純正的MG血統,寶馬時代的底盤,看家的K系列發動機,但畢竟美人遲暮。當年受惠於職業,買第二輛車的時候,有幸遇到了不常見的14款MG3 1.5MT和14款 MG6 MT性能,且差價不大,尚能接受。糾結良久後,選擇了收藏MG3,但對於初代MG6和掀背的造型念念不忘,即使到如今2018年,平民掀背轎車依然選擇不多。對於初代MG6的情懷,最後買了個15款車模了之。

對於全新MG6的消息,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6秒破百的宣傳。要知道,當年GS(銳騰)上市的時候,宣傳的是8秒破百,且媒體實測可以達到。不得不說,看到6秒破百的時候,真的非常期待。難道MG真打算做平民性能車了?我不禁自問。

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根據阿超的消息,因為尚未找到可以匹配的MT變速箱)在性能版缺失之後,似乎上汽就開始宣傳自動trophy版。隨著阿超全國首提的分享和眾多媒體後續評測,新MG6 還是符合它的售價,性能也不錯,有著非常高的性價比。性價比三個字,對我非常受用。畢竟,我是貧民。

在基本選定新MG6 增推的頂配後,我開始帶著女友逛起本地的車展。當時我至少可以問到7K的優惠。然而看過實車之後,(加之女友的否定),讓我意識到,似乎我已經不是MG的目標群體了!

現實,總是無關喜好,只看是否合適。如果我再年輕四五歲,我可以義無反顧的選擇MG6作為人生第一臺車。MG的目標客戶,都是新生代的首輛車。講真,MG6的性價比,加之3年免息,月供2000出頭,非常適合剛步入職場的新人做人生第一臺車。但作為一個即將成家的85後,接近而立之年,面子和家庭的需要,MG6似乎正在離我遠去……

全新名爵6還是君威GS,一個MG粉絲的選車過程

邵景峰和他的全新MG6

車一直喜歡小眾品牌,大眾集團自然是排除的,車子顏值放第一,好看很重要,動力操控排第二,激情很重要,配置放第三,因為我很貪心。

我在車市裡兜了很久很久,預算裸車20-30,目標車型鎖定運動型轎車,排除SUV和新能源,翻爛了汽車之家的車型,竟然找不出一個心頭所好。

畢竟之前是衝著MG6去的,在“意外”排除MG之後有點不知所措。馬自達馬上要換髮動機,不願意買舊的;ES太老成,適合等我老了代步,現在還為時尚早;3系,C級,XE,茱麗葉,低配看不上,高配買不起;ATSL低配真的很齋。。。

就這樣週而復始糾結了好久,幾乎想放棄增購,再觀望一陣子等等新車。

就在轉念想回MG的一瞬間,我如獲至寶。

憑藉著GM的最新發動機,新MG6的動力表現有目共睹。雖然MG沒有6秒破百的車子,但是GM有!

在一個細分市場,有一輛ATS的表親,君威GS!

最終,我以23.5的價格拿下了這代GS。(抱歉,這不是銳騰)

之所以喜歡MG,除了它別緻的logo設計,不斷炒冷飯的淵源故事和蘊含的文化,還有它平民性能車的理念。平民性能車也好,為年輕人造車也好,上汽在MG6上市時候提車的讓渡空間也罷。這些難道不都是MG性價比的體現麼?然而,在車市寒流,豪華品牌合資品牌不斷下探的今天,MG真的還有性價比麼?

我做一個不太恰當的裸車價對比。

GS 頂配成交價23.5,MG6頂配成交價14萬。

差價9.5萬,卻換來了:

  1. 更高的級別,更大的車身尺寸。
  2. 2.0T發動機 VS 1.5T
  3. 9AT VS 7 DCT
  4. LED 矩陣大燈
  5. 原廠brembo 4活塞剎車
  6. CDC 可變懸掛系統
  7. 帶加熱,通風,按摩的運動桶椅
  8. Bose 音響 11揚聲器
  9. HUD,併線輔助,發動機啟停,前雷達等等一系列額外配置
  10. 還有更好的品牌(雖然我不願意提)

以前,總開玩笑自主品牌堆配置,嘲笑合資品牌。

但當合資車堆起配置,比自主品牌還高的時候呢?

當合資車性能和產品力乃至性價比都吊打MG的時候呢?

其實,GS並非是我的首選,但它才是我心目中的MG6或7

君威GS其實是細分市場的產物,註定是小眾產品,落地30萬的價格,多少人會不選BBA呢?

GM難道不知道嘛?GM難道不受咖啡政策影響嗎?GM推出GS車型的用意我無法揣摩。但重要的是,它上市了!雖然相較於德國原版,它閹割了不少,相當於官方改裝版的存在。但,這又有何妨呢?重要是它推出了,上市了,所以我心甘情願的買了。而且據我所知,這臺車廠家是賺錢的,目前我參加的車友群也有500人。媒體對GS評價也不差。GM是真的有用心在做車。何謂用心?以Brembo為例,原廠Brembo而非簡單把剎車噴成紅色。我認為是一個非常厚道的舉動,即省去了後期加裝的麻煩,又增加了安全性能,而且還能裝逼,這就是站在車主角度考慮的用心。

反觀MG,為年輕人造車。我的理解是,隨著市場下壓,售價下壓,成本下壓。MG只能定位在廉價車市場,專門賣給第一次買車的用戶,賣出一輛是一輛,賣出去再說。一款車型生命週期到了就換一個產品繼續賣。頗有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感覺。客戶的粘度,產品的階梯,後續的事情統統都先不用考慮,趕緊先把車賣給年輕人。要的就是不斷推出新產品,增加市場曝光,只要總銷量好看就行。這不,MG6 熱度過了,親兒子i5 來了,GS隨便升級下大燈就當2019款,繼續消化庫存件,GS涼了,HS又來了。

那請問,以後呢?

大眾,在國內有眾多產品,多生兒子好打仗。豐富且完整的產品鏈,各個級別,各個價位,總有一款適合新老車主。入門的polo,將來可以升級到速騰/高爾夫,邁騰/帕薩特,喜歡SUV還有途觀,途銳等著你。不扯別的,給出選擇,就是對消費者和擁躉最大的尊重

南汽時代車主暫且不說,上汽時代培養起來的356 車主,將來換什麼?GS(銳騰)上市的時候,已經忽悠過一次置換了,銳騰的銷量也是有目共睹。MG3 車主以女性為主。大多是第一輛車或家庭第二輛代步車,將來換車,估計也不是MG的目標群體了,5和6當年的車價也不便宜了,何況不是人人都喜歡SUV。那麼,老車主(車迷)換什麼呢?車主,是會隨著時間成長的,隨著時間流逝,購買力肯定越來越強,試問MG,是否趕得上車主成長的速度呢?亦或這些年一直在原地徘徊?向上發展,才有出路。待將來新一代車主換車的時候,捧著現金,卻發現自己無車可買,真是品牌莫大的悲哀。

我現在更加可以體會老一代MG車主的心情,開著其他品牌的車,把玩著手上的MGCC的貼紙,徽章,車模,回憶著開MG的日子……


全新名爵6還是君威GS,一個MG粉絲的選車過程

作者的兩輛汽車

附記

寫在最後,有生之年,希望可以入手一輛小跑車,如果是英國小跑車就更好了。雖然MG已經有了Emotion,但泛亞似乎是沒有跑車的……所以……

全新名爵6還是君威GS,一個MG粉絲的選車過程

MG Emotion

EARL張於寧波開往廣州的夜行列車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