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昨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自2014年起,每年的

12月13日,我国都会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抗战中死难的国民。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国家公祭鼎以及鼎铭文

正好今年也是滇缅公路通车80周年,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条抗战“生命线”。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2017年,中国大陆上映了一部历史剧情长片《情比山高》,这部剧在国际电影节中成功斩获22项国际大奖,同时,这部电视剧也带我们重新踏上这条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著名的滇缅公路。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滇缅公路路标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著名的“24道拐”

1937年,在这地大物博的国度里,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炮火声中,日本攻陷华东华南等重要的国际交通运输路线、口岸,切断了国际支援我国抗战的海上通道。

同年8月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提出应立即修筑

滇缅公路滇缅铁路,开辟新的陆上国际交通运输线。很快,建议得到了当时国民政府的批准,11月,龙云就下达了修筑滇缅公路的命令。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滇缅公路路线图。制作@《自驾地理》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滇缅公路

一、血肉修筑抗战血路

“有许多山,被公路旋转着缠绕着,像是螺丝钉上升的螺旋。”时任滇缅公路工程管理局局长谭伯英先生在1945年曾这样描述它。

回顾当年的历史,这是一条20万国人,为了民族大义,以每天2公里的平均速度硬生生地在大山荒野之上、石头缝隙之间“用手指抠出来的公路”。

在那时候,搭桥筑路的悲壮一点也不比这条路日后所承担的责任逊色,想要在这些天险上搭桥筑路可以说是一项超乎想象的工程。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全民动员修筑滇缅公路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开山劈石,铸就抗战血路!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抗战输血线”

修筑这条公路的均是彝、白、傣等整个云南的少数民族们,当时正处中华民族存亡之际,大部分青壮年都投身于战争,所以其中大多数劳工还是当地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劳工们没有机械,完全只能靠农具锄头去开辟,而且劳动强度极大,安全也难以保证,再加上医疗条件很差,疟疾横行,一批人很快倒下,但又有另一批顶上...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筑路的少数民族妇女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脚踏“金莲”修筑滇缅公路的妇女

那时的搭桥也不比修路来得轻松,比如惠通桥,又比如功果桥,原本搭桥是用箭把一根细绳射到对面再沿着细线把麻绳拉过去,但由于澜沧江过于宽阔且水流凶猛,用箭和竹筏都不可行。

搭功果桥时,唯一能做就是利用泅渡者腰系麻绳索过江!众所周知,麻绳一泡水就死重死重,眼看着泅渡者一个一个在急流中消失,连在场的技术人员都于心不忍,唯独当地村里的长者坐在岸边泰然地看着......最终绳索还是成功抵达对岸。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战时的惠通桥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现在的惠通桥

二、南洋机工奋战滇缅

这条抗战“生命线”云南段全长959多公里,耗费了高达20万国人的劳力,其中就包含了200位工程师、30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抗战时期,日本人封锁了重要港口以及运输线路,当得知国民政府准备修筑滇缅公路时,东南亚各国华人子弟纷纷响应号召,组成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南洋华侨机工

他们分批回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滇缅公路当起了司机和维修工,他们的知识在以后抢运物资之时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南洋华侨机工集体合影

三、松山战役、同古战役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看过在2011年上映了一部电视连续剧—

《中国远征军》。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中国远征军》电视剧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中国远征军

电视剧讲述了滇缅公路完工后,中国军队如何抵抗外敌侵略。比如在惠通桥和同古曾发生过两大著名的战役:松山战役同古战役。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松山战役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松山战场炮火

1944年,日军沿着滇缅公路进犯滇西,在怒江惠通桥受阻,于是隔着江和中国军队对峙两年。在之后的3个多月战役里,从战役开始直到结束,这里已经是“尸体遍地都是,一个挨一个。”

在这个老兵逐渐凋零的年代,曾有一位嫁给松山战役老兵的大妈说:“他要是活着,跟你们讲打松山,你们会哭的。”可想而知,当年的战争有多残酷、凄凉!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远征军入缅作战要图

“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不知大家看到这句名言有没有感到很熟悉。

没错,这就是戴安澜将军的名言,1942年,在戴安澜将军的率领下,第200师发动了同古战役,掩护英军撤退。这场战役历时12天,最后以中国军队主动撤退,日本占领一座空城结束,但日军承认:同古战斗中,第200师十分英勇,对日军来说是缅甸战役中最艰苦的一战!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四、驼峰航线

1941年底,日本为逼迫国民政府投降,切断了滇缅公路这条“生命线”。1942年6月,中美双方签订协议,开辟新的国际运输线,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驼峰航线”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驼峰航线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

在滇缅公路被日本切断的时候,“驼峰航线”担负起为我国抗战输送战略物资的重任。数据显示,1942-1945年间

共搭载650,000吨物资、33,400多名战斗人员通过驼峰!

“驼峰”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一个形似骆驼背脊凹处的一个山口,它的海拔高度高于当时美国主要装备机型的最大爬行高度,

但却是中国至印度航线的必经之处,所以这条航线成了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输血线”!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驼峰航线示意图

现在的滇缅公路,或许应该叫做“320国道”

“昆瑞公路”,原先的路面,要么修成了柏油路,要么就是改了道,如果你想探险,你可以走走那几段老路,那就是平坡-永平-功果桥-瓦窑、保山-惠通桥-松山-龙陵-三台山-遮放等路段。

当你发现以下这种路面,那么就表示你到了真正的“滇缅公路”。

图由2016年《自驾地理》走滇缅公路时所摄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而像这样的路面就是已经重修过的。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当然,你也可以跟着我们的路书走一走现在的320国道,重返“滇缅公路”,去缅怀那段艰苦的抗战岁月。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那时的它完全是一条国家和民族的生命线,虽然现在这条路或许已经名存实亡,但它是用国人双手开辟出来的血路,所以永远都不会被人遗忘!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959公里20万劳工,一条让日军提前逃回家的传奇公路!|自驾地理

来源/公号:自驾地理

更多精彩内容/线路,欢迎戳左下方的“了解更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