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常說“炎黃子孫”原來出自這裡,他們都是少典氏的血統

中國人尤其是漢族,常講炎黃子孫,炎是炎帝,黃是皇帝。但是皇帝和炎帝兩個人的父系氏族是同源的,都是出自少典氏;但是我們所說的皇帝啊跟第一個炎帝比起來已經相繼有幾百年了,他所出生的這個年代,炎部落傳了七八代。

中國人常說“炎黃子孫”原來出自這裡,他們都是少典氏的血統

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說這個皇帝啊“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詢齊,成而聰明”什麼意思呢,就是神一樣的不一般。

中國人常說“炎黃子孫”原來出自這裡,他們都是少典氏的血統

當時是史前文明,比的是拳頭。當時有個部落很不服氣,最厲害的一個是“九黎部落”他的首領是蚩尤。這個部落是中國歷史最早開始演練金屬兵器的。因為他們居住的地方有銅礦,因此這個部落的人啊最早學會用銅打造頭盔,保護頭頂,這個部落的文明程度也很高,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低。你想啊文明程度又高,又會演練金屬,本身有驍勇善戰。這樣的部落不可能久居人下,因此就他們就到處撩撥四鄰。

中國人常說“炎黃子孫”原來出自這裡,他們都是少典氏的血統

炎帝部落碰上這麼個刺頭只能開打了,你想啊一方使用木頭和石頭,另一方使用金屬。誰贏?炎帝部落被打的打敗。後來炎帝想我惹不起蚩尤我去搞皇帝,皇帝這個人非常的能忍耐也非常的有覺悟,說我暫時的忍一忍,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退一步海闊天空。所以皇帝部落就撤離了自己原來的居住地,把自己的居留地讓給了炎帝,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去投八路。所以皇帝部落就走了,開始過上了遊牧民族的生活。本來已經農耕定居了這時候開始遊牧。

中國人常說“炎黃子孫”原來出自這裡,他們都是少典氏的血統

遊牧嘛,逐草而居,哪裡的草青就得去哪裡。在部落遷徙過程中,皇帝靠著大樹休息,突然颳起了大風,把皇帝頭上圓圓的大帽圈給吹走了,皇帝發現這個大帽圈被大風颳了之後並沒有倒,而是在地上滾動。他是圓圓的,他就發現了這個圓圈可以減少我們部落遷徙的勞動力。

中國人常說“炎黃子孫”原來出自這裡,他們都是少典氏的血統

皇帝在遷徙的過程中不斷的網羅人才,他手下有幾個著名的參臣:鳳後(一個部落的領袖)能知陰陽,懂天文,屬於定國安邦的能臣。力牧,劍法法很厲害,百步穿楊,深通兵法,能打戰。還有倉吉,非常有名的倉吉造字。

皇帝后來發明瞭“車”雅號叫軒轅,所以中國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最早的交通運輸工具車就此誕生了。馬拉車,也可以被人騎,也出現中國最早的騎兵。

中國人常說“炎黃子孫”原來出自這裡,他們都是少典氏的血統

因為皇帝發明了軒轅,雅號也叫“軒轅”我們生長在這黃色的土地上,因此大家就尊稱他為“軒轅黃地”這個皇帝的地也就是土地的地。一直到了殷商,到了殷商時代才把黃地的地改成上帝的帝。所以才出現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稱呼。

中國人常說“炎黃子孫”原來出自這裡,他們都是少典氏的血統

而此時的炎帝部落被九黎部落打的落花流水,此時炎帝向皇帝求和,兩個部落結合一直對外。皇帝和蚩尤部落展開了大戰就是“逐鹿之戰”在今天的河北這個地方。暴發了這場大戰,皇帝部落吹鼓鳴鑼,擊鼓鳴鑼,蚩尤部落沒見過這玩樣,被嚇壞了,被打的打敗。然後又颳起了沙塵暴,這個對皇帝部落又更有利了,因為皇帝部落在西北黃土高原,加上皇帝部落發明了指南車能在漫天黃沙之中能夠辨明方向。所以蚩尤大敗,蚩尤本人被皇帝斬殺,所以這樣一來蚩尤部落就歸附了皇帝部落。

中國人常說“炎黃子孫”原來出自這裡,他們都是少典氏的血統

皇帝部落一直向東發展,知道在泰山封禪後才返回。後代的帝王但凡立過功業的都要去泰山封禪據說這個始作俑者就是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