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帛書楚簡來看:老子真的主張“絕聖棄智”嗎?

《道德經》第十九章中“絕聖棄智”字面上的意思是“除去聖人,斷絕智慧”。關於這種解釋,歷來都有爭議。

有崇拜老子者認為“絕聖”說的是“破除崇拜論”,甚至搬出了文革來證明他的觀點,至於“棄智”並不是斷絕精神文明,而是去除物質文明,依據是後文第八十章中的“使民復結繩而用之”。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這樣的話,庶民就會得到百倍的好處嗎?

有非議老子者結合第三章中所說“常使民無知無慾”。第六十五章中說“非以名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也,以其知也”。得出了“愚民思想實出於老子”這個觀點。

從帛書楚簡來看:老子真的主張“絕聖棄智”嗎?

今天我們結合楚簡和帛書重新解讀一下這四個字,《道德經》中到處推崇聖人,真的要絕棄聖人嗎?《道德經》中本身蘊藏著大智慧,真的要斷絕智慧嗎?

“智”字帛書楚簡均作“知”,二次可以互通,訓詁下來略有差別,此處不談。單從原文中找依據“知”有什麼危害?探尋非“絕”不可的必要性如下:

  • 1、人多知,而奇物滋起,乏物滋彰,盜賊多有。
  • 2、民之難治,以其知多也。

除了這兩點句,原文之中還有說“知”是不好的,不利的地方嗎?不能把自己認為“知識(智慧)不好”的觀點強加在古人的文章中,依據還得從原文中找。我們順著這個思路看看原文中有多少提倡“知”的呢?

  • 1、知無為之益。(知道無為的好處)
  •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要知道滿足,要知道停止)
  • 3、知天下、知天道、聖人不行而知。(反正就是要知道)
  • 4、知其子,守其母。(知道了,才能知道如何做)
  • 5、知和曰明。(知道了“和”,才是聰明睿智的)
  • 6、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茲以此。 (不僅告訴你我知道的內容,還告訴你我是如何知道的)
  • 7、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不僅告訴你我知道的內容,還告訴你我是如何知道的)
  • 8、 知不知,尚也。不知不知,病矣。(知道自己不知,還行。不知道自己不知,問題就大了)
  • 9、水之勝剛也,弱之勝強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正話反說,還是讓“知”)
  • 10、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知古始,知過去,知開始)
  • 11、知識出,案(焉,安)有大偽?(有的版本是:智慧出,焉有大偽?這段有爭議,存疑,暫不為證)
  • 12、至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順眾父。吾何以知眾父之然?以此。(不僅告訴你我知道的,還告訴你我是如何知道的)
  • 13、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榮,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知道了,才能知道如何做)
  • 14、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不僅要識人,還要自知)

說“知”不好的只有兩句,主張要“知”的多達十四句,老子真的要“棄知”嗎?我們再回到原文去探討,這兩句分別出自《道德經》第五十七章和第六十五章。

從帛書楚簡來看:老子真的主張“絕聖棄智”嗎?

第一句的意思是:人知道的多了,奇巧淫技也就跟著興起了,這些不中用的物件多了,盜賊也就興起了。所以在第十九章提出瞭解決辦法,就是:不要讓人知道這些,百姓就會得到百倍的好處,不要那些奇巧淫技,盜賊自然就沒有了。第三章中進一步闡述了這個觀點:不貴重難得的財貨,百姓就不會偷竊。不顯露所想要到東西,百姓就不會生亂。

這是帛書甲本的文字大意,這個“知”並沒有“智慧”的意思,貫通邏輯之後可以這麼理解:君主顯露出自己的慾望,下面的人就會投其所好,能工巧匠也跟著發財,甚至百姓也不好好種地了,幹起偷竊的勾當,導致昏亂。所以作為君主要“視素保樸,少私寡慾”。聖人不也說了麼:我沒事,百姓自然就富足了。我想要不欲,百姓自己就淳樸了。大體上是個“上樑不正下樑歪”的道理。

當然也有人反對這種解釋,認為《道德經》不是寫個君主的。《老子》原文裡面提到了“侯王”二字,後世道德經改成“王侯”,一共三次,均為勸諫。這是一點,另一點是春秋戰國那個時候,全天底下有幾個人識字?孔子是把官學帶入民間的典範,在看看他的學生還是以士大夫子弟為主。《道德經》不是寫給侯王君主,難道是寫給不識字的百姓的嗎?今天讀古文古書,首先要解決代入感的問題,儘量多方印證,按照當時的情景來理解。還有一點是,有學者專門區別了先秦“人”和“民”二字的用法,人包括民,民是純粹的被管理者,人有時候可以指代管理者。帛書說的是“人多知,而奇物滋起”。

從帛書楚簡來看:老子真的主張“絕聖棄智”嗎?

第二句的意思是:庶民之所以難以管理,是因為他們知道的太多了。這種翻譯是持“愚民”論調者的斷章取義。我們結合後文來看“故以知治邦,邦之賊也。以不知治邦,邦之德也。”用智慧來治理國家,是國家的盜賊。不以智慧管理國家,是國家之福。這個很庶民知道的多有什麼關係?前後文關聯起來解釋就是:庶民不好管理,是因為用智慧來管理的,這是“有為”的,所以用智慧管理國家,是國家的盜賊。那應該如何治理國家呢?“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後面再接一句:我是怎麼知道這些的呢?這個語句一共出現過三次,老子不僅讓知其然,還要讓知其所以然。著是“棄知”應該有的表現嗎?

再回到《道德經》言論場景的問題上,這是對君主、侯王說的話,而不是所謂“聖人對我們的教誨”。老子的“知”都是讓君主、侯王“知”的,是否代表把管理者教壞,讓他們愚民呢?第六十五章古時候順應道做事的人,並不是讓百姓瞭解,而是讓百姓愚昧,這種翻譯能站住腳嗎?百姓都是愚民,何必以百姓之心為心?

第三章也說了:不推崇聖賢的人,才能讓庶民不爭。先從身份問題上看這句話,民是用來種地過小日子的,斗大的字不識的幾個,賢人,聖人跟民有多大的關係?老子為什麼要“絕聖”?

從帛書楚簡來看:老子真的主張“絕聖棄智”嗎?

上面徵引的都是帛書《老子》,下面從《楚簡》老子聊這個問題。

巧的是楚簡《老子》開頭就是這一章,“絕知棄辯”,各傳世本作“絕聖棄智”。

廖明春案:“知”、“智”互通,“辯”、“聖”義近。

蓋古人誤解“聖”為後世之“聖人”,抑或戰國中期非儒派刻意改之。“辯知”二字連用見下:

  • 《商君書·外內》:“奚謂淫道?為辯知者貴,遊宦者任,文學私名顯之謂也。”
  • 《戰國策·東周策》:“﹝ 石行秦 ﹞謂 周君 曰:‘君不如令辯知之士為君爭於 秦 。’”
  •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大忠無所拂悟,辭言無所擊排,乃後申其辯知焉。”
  • 《荀子·性惡》:“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辯知,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老子非但不“絕知”更不可能“棄聖”。無論是《簡帛老子》還是《道德經》本身是推崇聖人的,先推崇聖人,再把聖人絕棄了,聖人的無為到底還要不要學了?這種於理不通的論述也不知道如何能夠流傳下來,又如何能夠被“當代大師”融會貫通的將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