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動物園喂兔子被咬 家長索賠:沒人提醒兔子咬人

俗話說:兔子急了也咬人。

男童動物園喂兔子被咬 家長索賠:沒人提醒兔子咬人

一個多月前,他4歲的兒子在南寧動物園喂小白兔時,不慎被兔子咬傷了右手食指。他帶孩子打了疫苗,並要求動物園賠償,但雙方目前還沒達成一致意見。10月1日、2日,記者走訪動物園發現,不少孩子在飼餵兔子時,有的家長在旁邊照看,有的忙著拍照錄視頻,有的則鼓勵孩子不要怕。園方表示,由於客流量較大,動物園在管理上確實容易存在疏忽的問題,今後將進一步加強管理。

男童動物園喂兔子被咬 家長索賠:沒人提醒兔子咬人

▲在一些公園裡,常見大人及孩子把手伸進圍欄裡飼餵兔子。

▲安全須知裡,有嚴禁用手拿飼料直接喂兔子的內容。

▲不少孩子用手去觸摸兔子卻無人制止。

男童動物園喂兔子被咬 家長索賠:沒人提醒兔子咬人

家長:小孩喂兔子被咬傷,園方至今未賠償林先生告訴南國早報記者,8月8日那天,他帶4歲的兒子去南寧動物園玩,在位於蛇園的餵養點,孩子去喂兔子,他拍攝視頻。誰知幾隻兔子為了爭奪食物,突然躍起將孩子的手指咬出了血。他馬上用紙巾幫孩子止了血,當時沒太在乎。回家後,鄰居說最好去防疫站看一下。事發第二天他們去了防疫站,防疫站建議打疫苗,他就花了380元給孩子打了疫苗。“我打電話給動物園,動物園的楊醫生讓我帶著小孩,拿發票和疫苗證明原件過去。”林先生說,到了動物園,他按要求填表、簽字等,“楊醫生稱儘量幫我爭取600~800元的賠償,讓我過一段時間再打電話給他,我就同意了”。林先生稱,之後他就一直等,近期打電話過去詢問被告知只給280元錢,“我對此不滿意,耽誤了不少時間,280元連疫苗費都不夠”。同時,林先生表示,餵養前並無工作人員提醒他兔子會咬人,所以他認為動物園的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理應承擔責任。回應:若動物誤傷遊客,賠償要走程序南寧動物園醫務室的楊醫生否認他曾向林先生作出“賠償600元~800 元”的承諾。他解釋道,園方不會隨意對遊客承諾賠償的金額,因為園方任何的支出均需要證明材料,並上報預算等。據介紹,8月8日事發時,林先生並沒有向動物園方面反映情況,動物園並不知情。8月10日,林先生來到動物園說明情況,楊醫生接待並讓林先生提交好發票、醫療單等相關證明材料。8月12日曾與林先生協商賠償380元,但要按照動物園的正常申請程序進行處理,所以需要一定時間。目前,對於賠償問題,雙方還在進行協商,“動物園該承擔的責任一定會承擔,但是也不能把全部責任都推到動物園身上,家長也是有看管責任的”。據介紹,動物園內設有醫療救護點(位於大門內右側,為正規、有合法資質的醫療點),無論是被咬傷還是遊客身體出現不適,都可以前往治療。動物園對於動物誤傷遊客有一套嚴格的處理程序:首先,確認情況是否屬實;如果屬實,遊客可與園方進行溝通、協商賠償,再提供門票、醫療發票、誤工證明等相關材料,最後園方提交賠償申請、進行審核,前後要經歷一定的時間。10月1日下午2時,記者來到動物園蛇園的兔子餵養點,該餵養點用高約40釐米的鐵網圍起,鐵網前圍滿了家長與孩子。在兔子餵養點左側約三米處有一木牌,上面貼著“飼餵體驗安全須知”,木牌背對著部分餵養的家長,中間又人來人往,記者觀察了20多分鐘,並無家長上前觀看這些須知。其間,餵養點周圍並無戴著工作證的工作人員巡視並提醒家長。在餵養點附近,有兩名人員在售賣飼養蔬菜及玩具等,隨後記者購買了蔬菜,工作人員並未提醒記者需要注意的事項,之後一名兒童獨自購買亦是如此。記者詢問賣蔬菜的女性人員“兔子是否會咬人”,對方答:“小心一點就行。”在飼養園,除了看守門口以及售賣飼料的人員外,遊客餵養兔子、羊駝等動物時一般也沒有工作人員在一旁。記者注意到,有的孩子在飼餵兔子時,家長則在身後保護;有的偏大一點的孩子甚至直接彎腰伸手抱起兔子,家長則在一旁幫忙拍攝視頻。其間,只聽見有部分家長教育孩子,“不要伸手進去摸,待會兒被咬到”,但也有的家長鼓勵膽小的孩子上前,“上去喂,不要怕,兔子不咬人的”。園方:動物園加強管理,家長請看管好孩子記者注意到,飼養園外上方的牌子顯示著“動物飼料每份10元”幾個大字,旁邊有小字的“飼養體驗安全須知”;欄杆外有“飼養體驗安全須知”“請勿攀越圍欄”等警示牌。對於林先生反映的問題,動物園動物管理科工作人員蔣先生回應稱,由於客流量較大,動物園在管理上確實容易存在疏忽的問題。平時每個園區內都安排有工作人員巡視提醒,一個園區至少會有3名巡視的工作人員,大的園區節假日還會增派人手至六七名。在專門的飼養園,還有穿著便服的工作人員把守在門口,防止過多的遊客進入。平時及節假日還有遍及整個園區的廣播會播放安全守則等。但遊客多了,要做到“一對一”的提醒也不太可能,“除了靠工作人員提醒巡視外,家長也需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避免意外發生”。蔣先生表示,未來會考慮適當加高動物防護欄,進一步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加強管理,採取如增派工作人員、將安全提示牌放在醒目位置等改善措施。律師:動物園及孩子家長均有責任10月1日下午、10月2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位於蛇園的兔子飼養點以及動物園另外一處兔子飼餵點,發現有工作人員看著小孩子餵養,有時候也會提醒遊客注意餵養安全。但是,依然有不少大人或孩子把手伸進圍欄裡餵養,甚至用手接觸兔子。南國法援公益律師劉凱中認為,法律確實規定了動物致人傷害,動物的所有權人或管理者是有賠償責任的。在這個事件中,管理者是有過錯的,兔子讓小孩子餵養,就應該做好安全措施,比如有人在旁邊看管,提示家長看管好小孩,不讓小孩子把手伸進去。動物園開設餵養動物這個項目,顯然應該注意這個安全的責任。同時,劉凱中表示,動物致人傷害的舉證責任在法律上是倒置的,也就是說,動物園必須要證明其在這起事件中沒有過錯,才能免除責任,否則就推定動物園一方有過錯。另外,因動物園有相關的提示及警示,所以家長也有一定的責任。家長畢竟是孩子的監護人,應該意識到孩子餵養兔子或者其他動物時存在的風險,要注意對孩子的監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