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30歲,還是職場人的黃金階段。

今早起床,發現手機上一個恐怖的日曆提醒:

元旦要來了!

為什麼“元旦”是恐怖的?

因為它意味著新年一過,又老了一歲,天哪!這是我們8090後的噩夢啊!

我,1990年1月生,活脫脫的90後“帶鹽人”,卻被公司的實習小妹稱為“臘肉哥”。

雖說平日只當是戲謔的玩笑話,但今天卻一語驚醒夢中人:30歲的已經大門向我敞開啦!

可以預料的是,今年春節期間,七大姑八大姨的靈魂拷問又將加碼上演:

不是我說你,都30歲了,還沒房沒車?丟不丟人啊!

小兔崽子,過年再不帶女朋友回家,你丫就別回來了。

瞧瞧,你初中畢業的同學,現在承包的魚塘淨賺十幾萬,真不知道你讀的書有個鬼佬子用?!··· ···

怎麼樣,是不是似曾相識,是不是猶在耳旁?沒買房的催買房,買了房的催結婚,結了婚的催生子......

整個社會都要與30歲的人為敵,好像我們就是社會最大的隱患。

今天,作為純正的“奔三”一族,我要對著整個社會,聲嘶力竭地吶喊一句:去你的三十而立!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不是有房有車

要想將“三十而立”掰開了、揉碎了講清楚,我們得先深挖一下它的出處。

“三十而立”出自孔子《論語·為政》,原意中的“立”,是指自我人格的獨立意識。

但演變到現在,潛意識居然變成了“有房有車、事業有成”的代名詞。

換言之,男人三十沒房沒車,就立不住了;女人三十未婚未嫁,也立不住了。拜託,這種立論純粹就是搞事情啊!

今年8月,在李響主持的職場節目《你好!面試官》中,多位達人對“三十而立”一詞進行激烈爭論。

起因是一位頭頂“海歸光環”、身兼“高能戰績”的男求職者,提出期待薪資為“年薪15萬”。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看似誠懇謙遜的求職態度,卻遭到氣味圖書館CEO婁小芝地不滿與質疑:

你已經30歲,對薪水要求太隨性,我不會給你這樣的機會。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此時,素有“鄭媽媽”美稱的鄭豔立即辯駁:

很多海歸求職薪資降低,是因為他們想先讓自己進入到一家企業,讓企業看到自己真正的實力。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但婁小芝依然不留情面地力爭道:“他不是一個而立的狀態”。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二人你來我往的“激戰”,引發了其他面試官對“三十而立”的深度探討。

關愛八卦者協會會長、會火視頻創始人馬睿力挺求職者:“我就覺得三十歲還很年輕啊!”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隨後,光線傳媒副總裁、青年作家劉同犀利地指出:“三十而立,真的害了好多好多的中國男性!”。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同時,他還自爆28歲時,銀行存款只有可憐的17000元,坦言當時真的快崩潰。

這場交鋒式的論戰,在主持人李響的金句“三十而立,這簡直是赤裸裸地不尊重人性”中收尾。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李響稱,“三十而立”是2500多年前古人的智慧總結,當時人類平均壽命只在20歲-40歲間,而現代是平均壽命達70歲的高壽時代,不能以古人的人生規劃,去束縛現代30歲的年輕人。

或許很多人並不知曉,《論語》關於“三十而立”的論述後面,還緊接著一句:“不知禮,無以立”。

簡而言之,三十而立,其實是“三十而知禮”。

因此,不管在古代,還是在現代,“三十而立”絕不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有房有車,而是知禮明德,認真而努力地生活。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是職場人談虎色變的話題

沒錯,除了生活之外,30歲,還是職場人的黃金階段。

對於絕大多數的公司員工而言,30歲是紅色預警的“事故高發”階段,諸多案例見諸報端。最著名的,當屬正處在全球風口中的華為公司。

30歲辭退潮,是華為公司不成文的條例。自然地,30歲也成為華為員工年底時期的高頻話題。

很不巧,我的大學室友,2011年畢業後入職了華為分公司,那幾年,全班人都想過去“抱大腿”。

今天凌晨2點,他給我發來信息,字裡行間都縈繞著“30歲辭退潮”的陰影。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我當時正在趕年終總結PPT,看到消息的我鼻子酸酸的,因為我知道,

今年6月,他在體檢中被查出患了肝病,醫生說是多年熬夜加班所致。

你看,兩個大男人雖然身處兩地,但卻有著同樣的焦慮和無助。

無獨有偶,華為還曾爆出任正非讓請辭員工“離婚”的消息。

這名員工就是華為前副總李玉琢,他寫的《我為什麼離開華為》一文在網絡上被瘋傳轉載,並引發眾怒。

任正非關於清理30歲、40歲老員工事件,實質上反應了華為的狼性企業文化:年輕的狼群備受青睞,但等到狼年老病弱,便漸漸失去價值。

因此,華為清理的那批30+、40+的攻城獅和程序猿,便相當於“老弱病殘”狼。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看到了嗎?在赤裸裸的職場前科下,所有的年輕狼群,都想在自己成為“老弱病殘”狼之前,孤注一擲,奮力一搏。

因為我們明白,在30歲的黃金職場期,每個人都在血淋淋的白刃戰中拼殺,誰都不願放棄那些用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所換來的血汗成果。

我們,不想再談“30”而色變。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大數據下的生存現狀

以下的數據調查報告,會讓你看到現實最殘酷的一面。

12月初,為了深入研究30歲上下年輕人的現狀,我和策劃部同事在幾大社交平臺展開相關調查,並收到4766份有效回饋。在此整理其中5位受訪者(化名)自述:

陳立:男,27歲,上海某互聯網公司設計師,無房無車,偶爾接點私單,存款2萬,想成家,苦於經濟壓力,不敢談戀愛。

劉洋:男,28歲,北京某公關公司策劃主管,在父母資金支持下,在五環首付了一套78平米的兩居室,還完房貸就是月光吃土族;

柳婷婷:女,29歲,深圳騰訊系遊戲公司財務專員,今年第3次考上在職MBA,學費30萬左右。

吳浩:男,30歲,長沙自媒體內容創業,每天奔波各地路演拉投資,有一個不太“固定”的女朋友,別說性生活,連約會的時間都沒有。

王鵬:男,32歲,成都大數據公司產品經理,比亞迪代步車一輛,市區小三房一套,貸款50萬;女友國慶節後懷孕了,計劃年初六舉辦婚禮。這幾天裁員風聲頗大,內心惶恐不安,揹負著上有老下有小、房子車子的種種壓力,連跳槽都不敢。

......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看著8090後的肺腑之言,不知大家是否想跟我一起仰天長嘯:瞎說什麼大實話啊!

等等,還沒完哦!還有更強的論證哦!

回想一下,2010年在各大論壇熱議的那個話題:程序員30歲之後幹什麼?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8年過去的今天,我們再來看看,他們是否實現了當初的夢想、消除了當年的擔憂,是否三十而立呢?

答案是否定的。

當年還是小鮮肉的他們,今天都已變成30歲的大蜀黍。

這些天,大蜀黍們組隊在朋友圈頻刷“失業”話題,言語中依然充滿了對30歲的焦慮與恐懼。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上圖中的口吻與配圖尚顯委婉,或多或少帶些自嘲的“喪”文化,但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感慨自己資質平庸、夜夜失眠的大兄弟,在等待著三十而立的“審判”。

他們可能是坐在你身旁的同事甲,可能是邊吃早餐邊趕地鐵的路人乙,也可能是寒風中穿梭在大街小巷裡的外賣小哥丙等等,不一而足。

所以,大家明白了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30歲事業有成,相反,擺在更多年輕人面前的,是各式各樣的困窘與不安。

此刻,我想借周華健《讓我歡喜讓我憂》裡的歌詞,代表困窘的8090後,對社會唱兩句:

就請你給我多一點點時間,

再多一點點問候,

不要一切都帶走;

就請你給我多一點點空間,

再多一點點溫柔,

不要讓我如此難受。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重頭戲才剛剛開始

今天我們談論三十而立,是希望大家在這個現代、多元、包容的社會里,正視年輕人多向的選擇。

哪怕我們已到而立之年,無房無車,未婚無子,我們也不應該被社會所遺棄,不應該遭到無窮盡的道德綁架。

30歲,只要我們認清自己,知道自己是誰,能做什麼,要到哪去?這就是立。

30歲,只要我們依然永葆學習力和上進心,依然擁有面對未來的勇氣和決心,這也是立。

非洲女作家Dambisa Moyo在其著作《dead aid》的結束語中寫到: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所以,30歲,應該是重新的起步,只要開始改變,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可以,願你三十而立,有房有車;如果可以,願我以夢為馬,隨處可棲。

這,是8090後的生存現狀,也是8090後最後的吶喊。

8090後生存現狀:去你的“三十而立”

作者簡介:一座城池,富書專欄作者,富小書的人,寫過小說,出過文集;待過體制,進過外企,剛從谷歌離職,現一頭扎進文藝圈,始終相信:會做記者的運營才是好作家。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