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上海租界

租界最主要的特點是內部自治管理,並不由租借國派遣總督,而是成立市政管理機構——工部局,擔任市政、稅務、警務、工務、交通、衛生、公用事業、教育、宣傳等職能,兼有西方城市議會和市政廳的雙重職能。

細說上海租界

租界也算中國一段很奇妙的歷史,說到租界就不得不提上海了。或者可以說,租界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上海的租界。

細說上海租界

圖為上海公共租界旗。在圓圈中央是各個國家的國旗:左上方為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一戰期間及結束後替換為白色),右上方為俄國、丹麥、意大利、葡萄牙,下方為瑞典、奧地利、西班牙、荷蘭的國旗

上海公共租界是近代中國出現的第一個租界,同時也是近代中國兩個公共租界之一(另一個是鼓浪嶼公共租界)、以及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另一個是上海法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闢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

1.公共租界的發展

設立

1843年11月,根據《南京條約》的規定,上海成為向外商開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臺與英國領事劃定了外灘英國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經有英資怡和洋行、寶順洋行租借了一批土地。1845年,中英會訂《上海土地章程》。1846年,英租界的西界也被確定(今河南路)。

細說上海租界

細說上海租界

細說上海租界

1848年11月27日,英租界的西界推進到今西藏路。同年,上海地方官允許美國聖公會傳教士的要求,在虹口開闢美國租界。

1853年9月7日,小刀會佔領上海縣城,從此中國政府失去對租界的控制。1853年,太平天國軍隊佔領南京後。1854年7月11日,上海英法美租界聯合組建獨立的市政機構“上海工部局”,建立**武裝,正式形成第一個後來真正意義上的租界——國中之國。

合併

1862年,法租界退出聯合,自設公董局。1863年9月,英國和美國在上海的租界正式合併,統一由工部局(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管理。

細說上海租界

擴張

上海公共租界經歷了數次擴張過程。1899年5月,上海公共租界大規模擴展,面積擴展到33503畝(22.59平方公里),北面的邊界到達上海、寶山2縣的交界處,西面一直擴展到靜安寺。整個租界劃分為中、北、東、西4個區。

二十世紀二十、三十年代

192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的穩固根基開始遭到威脅。1925年5月30日,南京路老閘捕房的巡捕槍殺中國示威者的事件,引起了中國全國性的愛國運動。在五卅運動之後,大規模越界築路基本停止。上海公共租界繼續向外擴張的態勢趨於穩定下來。在蔣介石主政的南京十年的黃金時代,上海公共租界繼續繁榮。

孤島時期

1937年8月13日-11月10日的淞滬會戰中,日軍將公共租界北區和東區作為進攻中國軍隊的基地,並以海軍陸戰隊代替租界巡捕,公共租界在事實上被分割成兩部分,蘇州河以北地區成為日軍控制的勢力範圍。人稱“上海日租界”。北區和東區的日佔區遭到中國多個軍團的猛烈進攻,70%地區在戰爭中受到嚴重破壞。公共租界的主體部分中區、西區及西部越界築路區域分別由英國、美國和意大利軍隊防守,繼續在戰爭中保持中立達四年之久。位於區內的中國機構照常運行。這些地區又擠進了40萬中國難民。

四川路底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司令部大樓:

細說上海租界

下圖為上海公共租界總巡捕房:

細說上海租界

細說上海租界

上圖為1880年設在南京路(今南京東路第一食品商店)的會審公廨門景

下圖為1899年9月遷至浙江路七浦路口新址的會審公廨

細說上海租界

會審公廨

該會審公廨是在撤銷洋涇浜北首理事衙門的基礎上成立於1869年。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上海道同英國、美國駐上海領事訂立《洋涇浜設官會審章程》10條,經修改於同治八年三月初九(1869年4月20日)公佈生效,總理衙門和公使團核准實施,會審公廨正式成立。

當時,原定《洋涇浜設官會審章程》有效期僅1年,但自頒佈後,該章程一直沿用。會審公廨最初位於南京路洋涇浜北首理事衙門原址,光緒八年(1882年)遷到南京路口菜市街對面,光緒二十五年八月十四日(1899年9月18日)遷到北浙江路七浦路口,俗稱“新衙門”。

細說上海租界

細說上海租界

上圖為提籃橋監獄

提籃橋監獄

提籃橋監獄在1943年交還租界以前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華德路監獄,長期由英國管理,俗稱“外國牢監”、“西牢”。1903年5月18日,第一幢監樓竣工啟用。以後陸續增建,至1935年形成佔地60畝、樓房10餘幢的規模,四周有5米高的圍牆。

提籃橋監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曾關押過許多著名人物。1945年-1948年間,這裡是關押、審判和處決日本戰犯的場所,曾有上百名日本戰犯關押於此,至少有13名日本戰犯處決於獄內。參見提籃橋監獄關押過的名人列表。提籃橋監獄將其中一幢樓房改建成上海監獄陳列館。其中還特別展示了一個保存完好的室內絞刑架設施,下方有活動地板,屍體可以直接落入一樓的停屍房。

提籃橋監獄作為一處精美的近代建築群,1994年被上海市政府列為“市級建築保護單位”,目前部分建築為上海市監獄管理局所在地。

萬國商團(Shanghai Volunteer Corps)

萬國商團,又稱上海義勇隊(英語:Shanghai Volunteer Corps),是上海公共租界內的一隻準軍事組織。成立於1853年,當時為抵禦太平軍侵入,由英、美領事組織成立的外國僑民民兵武裝。1854年泥城之戰成為萬國商團成立後首次參加的戰役。此後在四明公所事件、上海光復、五卅運動、“一·二八”事件、淞滬會戰等重大歷史事件上,萬國商團都曾出勤。1942年,由日本控制的公共租界工部局下令將該團解散。

3.租界內的猶太居民和印度人(紅頭阿三)

19世紀,有少量世居巴格達的猶太富商在印度立足後,又前來上海發展,他們一般都取得了英國國籍。其中包括沙遜家族和嘉道理家族。當然也有像哈同那樣來上海後才致富的暴發戶。這部分猶太人經營大宗貿易,在房地產業也舉足輕重,是上海的豪門望族。

俄國**以後,開始有大批俄國猶太人取道哈爾濱移居上海。他們約有1000多人,控制了毛皮買賣,也有一些專業人士在醫務、建築、法律、音樂等行業工作。主要居住在虹口提籃橋華德路摩西會堂附近一帶。

1938年開始,從德國、奧地利、波蘭有2萬猶太人逃避納粹迫害,來到世界上唯一不需要護照就可進入的上海。他們也集中居住在提籃橋一帶。

1943年2月18日,日軍將14245名猶太人遷入虹口隔離區內。他們艱苦創業,在隔離區內開設了307家店鋪,人稱“小維也納”。

細說上海租界

上圖為原猶太難民民居

下圖為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摩西會館)

細說上海租界

細說上海租界

1884年,工部局警務處成立印捕股,從印度旁遮普邦招募來錫克族巡捕。1935年印籍僑民人口總數達到2341人。

紅頭阿三一稱的由來:

紅頭阿三(上海話拼音:hhongdhou'akse),原為舊時對上海英國租界的印度巡捕的俗稱,當時香港的對應稱呼是摩羅差。其衍生為指向印度或印度人的“印度阿三”、“阿三”或“三哥”等詞語仍然是比較流行的網絡用語。

“紅頭”的來源是因為當時的印度巡捕以錫克教徒為多,通常佩戴紅色頭巾;阿三的起源說法則不一,比較普及的說法是,英國體系**的稱呼阿Sir的轉音。

細說上海租界

4.租界內的經濟發展

華人進入租界定居經商: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上海被闢為“通商口岸”,外國人被允許在此居住、經商。 但“外人不得架造房舍租與華人”,1853年的小刀會起義,改變了這一局面。租界內,外商從事房地產經營“合法”。與此同時,太平天國起義迫使江浙一帶大量地主、鄉紳、富商、官僚紛紛攜眷湧入上海租界尋求庇護。大量華人進入租界後,極大地刺激了租界內房地產經營活動。大多數外商都很快將商業與興趣轉移到房地產經營中來。一些早期的著名洋行如老沙遜、怡和、仁記紛紛投巨資從事房地產經營。1843年底居住在英租界內的外僑只有26人,19世紀末已有7000人左右,至1936年則達到近6萬人,同年在租界內定居的華籍居民也近160萬人。

甲午戰爭後從貿易中心向生產型工業城市發展:

上海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工商都市和對外貿易港口,重要的文化中心城市,也是南京政府最重要的財政和稅收的來源地,關稅收入幾佔全國的一半。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日本乘西方列強忙於戰爭無暇東顧時,對上海的滲透與擴張全面升級。至20世紀20-30年代,上海已成為日本在華最大商貿、航運及製造業的投資中心。三井、三菱等大商業壟斷集團幾乎都在上海設有分號或辦事處。上海又是日本在華的紡織業中心,日本8大紡織株式會社先後打入上海,上海全市紗錠數199.4萬錠,紡機5900臺,滬上經營匯兌之外國銀行共20家。

成立黃浦河道局,疏浚河道,開拓港口和改善港口設施: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被闢為商埠後,各帝國主義國家進行經濟掠奪,急需發展航運,治理黃浦江的問題遂提到議事日程上。 光緒三十一年,清政府成立黃浦河道局,被迫每年撥銀46萬,海關兩面三刀,以20年為期治理黃浦江,由奈格任總工程師。光緒三十三年,在奈格主持下開始施工。

零售商業

19世紀後期,公共租界內的華人商業以距離舊城廂較近的廣東路及福州路最為繁盛。

20世紀初,隨著上海公共租界的擴展,中區的南京路迅速興起,並形成為全中國最繁榮的商業街。英資惠羅公司(Whiteaway laidlaw)、福利公司(Messrs.Hall and Holtz)、匯司洋行(Weeks and Company)和泰興洋行(Lane Crawford)都彙集在東段四川路口附近,稱為早期四大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華人資本的永安公司、先施公司、大新公司、新新公司陸續在西段浙江路到西藏路之間開設,規模超過早期

四大公司,也稱為四大公司。此外,北區的北四川路及西區的靜安寺路的商業也有所發展。

細說上海租界

上圖為昔日的永安公司

今日的華聯商廈:

細說上海租界

下圖為南京東路的上海時裝商店(原先施公司大樓):

細說上海租界

細說上海租界

細說上海租界

房地產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著上海經濟的繁榮,上海公共租界的房地產業經歷了一次大發展。猶太富商經營的沙遜洋行和哈同洋行成為上海最著名的大地產商,英資業廣地產公司(Shanghai Land Investment Company)在1924年到1928年間的淨利潤上漲了145%。英國公和洋行(Palmer and Turner)、德和洋行(Lester,Johnson&Morriss)、通和洋行(Atkinson&Dallas)、賚安公司(Leonard和Veysseyre)和鄔達克等這些建築師事務所也進入了他們的黃金時代,公和洋行設計了上海外灘建築群中將近一半的作品,其中堪稱代表作的有匯豐銀行大樓(1923年)、江海關大樓(1927年)、沙遜大廈(1929年)和中國銀行大樓(1937年)。20年代的**和動亂不但沒有影響上海租界的繁榮,反而進一步抬高了地價。

細說上海租界

匯豐銀行大樓(左面)的夜景

細說上海租界

從左向右:沙遜大廈、上海中國銀行大樓(外灘)和橫濱正金銀行大樓

旅館

公共租界中區集中了上海大部分的主要旅館,外資旅館包括華懋飯店、匯中飯店、都城飯店,華資旅館包括揚子飯店、東方飯店、大東飯店、東亞飯店、惠中旅舍、大中華飯店、大陸飯店、爵祿飯店、中央飯店、大江南飯店、中國飯店、鐵路飯店、吳宮飯店、遠東飯店。也有少數例外,例如外資禮查飯店(1959年以後改名為浦江飯店)位於外白渡橋北側,華資旅館國際飯店、金門飯店位於靜安寺路,但是也都毗鄰中區。

昔日的遠東第一高樓:國際飯店:

細說上海租界

細說上海租界

5.文化發展

新聞事業

公共租界中區集中了全上海絕大部分的報館。在英文報紙中,位於外灘17號的老資格的《字林西報》擁有無可比擬的影響力,其競爭對手包括《大美晚報》、《上海泰晤士報》、《大陸報》、等。中文報紙中,影響最大的則無疑是

《申報》。

細說上海租界

細說上海租界

教育事業

聖約翰大學Saint John's University

中國近代著名教會大學,它的前身是聖約翰書院。1879年美國聖公會上海主教施約瑟(S. J. Sekoresehewsky) 為實踐其推行高層次教育的宿願,將聖公會原轄培雅書院、度恩書院合併,在滬西梵皇渡購地興辦聖約翰書院。於4月14日破土動工,9月1日開學招入第一期學生。

細說上海租界

校址現為華東政法學院所在地:

細說上海租界

震旦大學Aurora University

1903年初,蔡元培等三教習率部分原南洋公學學生往訪馬相伯,請他創立學校,馬欣然允諾,遂創學院(Academie),採用公元前印度對中國舊稱,定名“震旦”(“秦坦”諧音)。又八卦“震”表東方,“旦”象形為太陽在地平線升起,震旦意謂中華曙光,英、法文校名:Aurora,L’Aurore均然。

細說上海租界

光華大學簡介Kwang Hua University

光華大學是1925年從美國教會學校聖約翰大學(地處今華東政法學院)脫離出來而創建。首任校長張壽鏞。建校初期,學校設文、理、工、商四個科14個系。學生們在致力於學習的同時,課外活動和體育競賽也開展得生氣勃勃,在江南八大學校的國語、英語演講比賽中屢居前茅,還曾獲江南八大學校網球、足球、越野賽的錦標。

醫療事業

公共租界擁有數所公立醫院,位於蘇州河北岸的公濟醫院和位於靜安寺以西的宏恩醫院主要服務於外國僑民,前者委託給天主教修女管理;位於中區山東路的仁濟醫院則面向華人。 美國聖公會在公共租界開設2所醫院:同仁醫院和廣仁醫院(後改名宏仁醫院)。

細說上海租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