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是什麼驚動了全球考古工作者趕往湖北鄖縣?

早在1975年,就在湖北鄖縣發現古人類牙齒化石。1989年又發現一具人類頭骨化石。1990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考古發掘,又發現一具頭骨化石。兩具頭骨化石都保存了完整的腦顱和基本完整的面顱,第二具更為完整,根據頭骨特徵,屬於直立人類型,定名為“鄖縣直立人”,簡稱鄖縣人。根據古地磁法測定,化石大致距今80萬年至90萬年。

1992年是什麼驚動了全球考古工作者趕往湖北鄖縣?

1989年和1990年,在湖北省西北部的鄖縣先後出土了兩件古人類頭骨化石,被命名為“鄖縣人”,其中2號頭骨是中國唯一一塊人類祖先“直立人”階段保存最為完好的整塊頭骨化石。

自“鄖縣人”頭骨化石被發現後,人們一直在尋找比較理想的復原方法。據當年主持發掘工作的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李天元研究員介紹,“鄖縣人”頭骨已被擠壓變形,腦腔內的軟物質已被堅硬鈣質膠結物替代,這些都加大了對頭骨觀察和測量的難度。專家們曾嘗試採用模型切割法,但它只能復原斷裂錯位的骨片,對變形部位無法復原。

專家們將復原工作轉向利用計算機技術上來。對頭骨進行CT掃描是計算機研究的基礎。從2002年5月起,專家們與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合作,使用超快速高檔螺旋儀,對“鄖縣人”頭骨進行掃描,總共掃描了255個層面,並運用掃描資料進行頭骨圖像的二維和三維重建。

在此基礎上,中方與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古人類研究所聯合,選取亞洲晚期直立人中的“爪哇人”和“北京人”作為復原研究參照標本,從縱、橫兩個方向對“鄖縣人”2號頭骨復原的弧度進行控制。隨後,中法雙方研究人員通過計算機對頭骨進行復位、矯形、修復,將碎裂錯位的頭骨片進行復位,將被擠壓變形的頭骨片加以校正,對缺失的部分進行了修補。

鄖縣人化石及其文化的發現,對人類進化研究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1992年是什麼驚動了全球考古工作者趕往湖北鄖縣?

鄖縣人第2號頭骨(側面)

鄖縣人的年代非常古老,甚至與藍田人的年代相當,但鄖縣人化石體質上卻顯示出許多早期智人的特徵,從而對直立人與早期智人的發展關係以及南北文化關係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鄖縣人”頭骨化石發現2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鄖縣舉行。來自美、韓等國,以及中科院、國家文物局、北大的眾多專家學者與會。1989年5月18日和1990年6月15日,在鄖縣青曲鎮彌陀寺村學堂樑子出土的兩具古人類頭骨化石,震驚了人類考古學界。省文物局在組織專家參觀“鄖縣人”學堂樑子遺址時披露,將繼續加大對“鄖縣人”遺址公園的建設力度。 [1]

1989年5月,發掘出兩顆完整的遠古人類頭骨化石,被專家確認為距今已100多萬前的遠古人類化石,這一發現,改變了人類起源非洲的傳說,“鄖縣人”頭骨化石的發現,它向世界宣稱:古老的漢江是漢民族文化的搖籃;古老的“鄖縣人”是中國人的祖先,現在在“鄖縣人”出土處建有“鄖縣人”雕刻頭像,“鄖縣人”展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