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數據、薅羊毛、刷單……

“原本可以用一個季度的推廣費,才撐了不到一星期!”廣東有一家新興互聯網金融公司,為快速積累用戶規模和交易量,選擇了在某網賺平臺投放推廣活動,卻遭遇了黑產的當頭一棒。

這家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他們聯合網賺平臺制定的機制,用戶只要完成下載APP、分享鏈接、註冊等任務,就可以獲取1至10元不等的佣金獎勵。由於獲客成本低,起初的營銷效果還算不錯,但運行一段時間後,推廣費用消耗迅猛,轉化表現卻節節倒退。

如今,互聯網上“流量為王”,補貼、紅包、抽獎等催生了一條特殊的產業鏈:網賺平臺為廣告主構建推廣渠道,再利用網賺群體賺取推廣費用;上百款網賺APP彙集百萬網賺群體,通過現金紅包激勵用戶觀看、點擊廣告、試玩遊戲、店鋪刷單等行為獲取相應的佣金獎勵,參與者各司其職、有組織有規模地進行刷量作業,賺取高額利潤。

或許,這家公司當時並沒意識到,他們的推廣費用實際已落入了黑產的口袋——正有一批流竄在網賺平臺的不法分子,通過作弊刷量,以低廉成本獲取廣告主推廣費用,還順帶薅了一把正規網賺企業的羊毛。

月入過萬?躺著賺錢?一起販賣廉價流量的“投機”生意!

“刷刷新聞,躺著賺錢”“不需成本,每天用零碎時間輕鬆月入過萬”,網賺行業“輕鬆賺錢”之風在網絡上悄然蔓延。不需任何門檻,僅需花費一點點時間就可以賺錢看起來極其誘人,也吸引了大批網民加入。

其實,通過每天打開APP完成“刷量任務”來獲利,只是網賺行業的一種方式。伴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移動端湧現大量網賺平臺,各大網賺平臺構建推廣渠道,通過現金激勵等手段彙集大量用戶,鼓勵用戶觀看、點擊廣告、試玩遊戲、電商購物等,為廣告主帶來大量新用戶,實現所謂的“三方互贏”。

從事多年移動軟件開發的工程師孟凌介紹,大部分APP會糅合兩個或更多業務在一起,以發佈任務形式分發至網賺群體,網賺群體通過完成APP發佈的各種任務賺取積分,再以積分兌換現金獎勵。

記者瀏覽相關平臺發現,通過各大電商平臺發佈網賺項目,誇大做網賺項目的收益比比皆是,比如,通過“日入過千”有效安全靠譜等字眼引導用戶參與;還有的通過各種交流群發佈一些遊戲應用試玩,引導用戶安裝各種網賺APP,並定期發佈網賺任務;也有一些各種web平臺收集各類的網賺APP,通過web平臺為網賺APP提供推廣渠道。


假數據、薅羊毛、刷單……


(網賺項目廣告)

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公佈了一組監控數據:網賺APP/平臺有且不止有500多個,更有相關網站從事網賺類垂直領域門戶網站。“以‘手賺網’為例,網站作為手機網賺垂直領域門戶網站,主要分門別類向網賺群體推薦網賺類APP,僅安卓平臺即有400+款,在此網站下載量累計達40w+。”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技術專家王佳斌說。

“收徒系統”引發“流量裂變”,大批非真實設備薅羊毛

對於網賺APP的發展進程,孟凌向記者講述了他的切身體會:最早出現是在2011年左右;2012年至2016年大量網賺APP出現,主要以推廣APP以及轉發分享文章為主;2017年開始各類網賺APP大量增長,並逐漸發展下線。

一家互聯網安全企業近日發佈的《網賺APP產業鏈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網賺類APP數量大幅上升,影響用戶高達2.5億。於此同時,一條隱匿的黑色產業鏈也浮出了水面。“網賺黑灰產群體針對薅網賺應用的羊毛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運作體系,通過開發各種自動化腳本,批量註冊賬號,利用群控設備等大量進行刷金幣操作,然後利用網賺APP的收徒拉新機制進行引流,模式複製,大量刷取金幣然後變現。”王佳斌透露。


假數據、薅羊毛、刷單……


(網賺參與者構成)

從目前來看,大部分的網賺APP會搭建一套“收徒系統”,通過用戶自主發展下線的方法,形成“流量裂變”。對其具體運作模式,王佳斌介紹,開通一個主賬號當作師傅,用來提現;再準備一整套自動化軟件,包括自動化閱讀+批量註冊/收徒+自動改機+ IP切換;批量多開,比如,收幾十個軟件徒弟(小號),全部使用腳本自動化閱讀,再推廣複製這套模式,讓“徒弟”也這樣做。

“這套模式是基於網賺應用的‘收徒拉新’機制和閱讀收益機制上,徒弟閱讀收益可以回饋到師傅身上,同時師傅‘收徒拉新’的操作本身也帶有直接收益;同時,產業鏈中存在諸多腳本開發者,通過開發自動閱讀、批量註冊腳本,通過售賣或收徒(填寫邀請碼則可免費)進行傳播,賺取利益。”王佳斌說。

孟凌也提到,網賺APP刷量產業參與者主要有:項目負責人(羊頭)、工具開發者、號販子(養號)、普通參與者(普通網賺群體)。其中,項目負責人通過建立網賺交流群,吸引大量用戶加入網賺項目,還會發布其他網賺項目,共同薅羊毛;工具開發者通過建立交流群,通過交流群售賣腳步,群控工具等,通過整套工具可以自動閱讀賺錢,完全不需要用戶手動干預。

遇到虛假網賺APP,網賺群體也難拿到錢

針對應用情況,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最新監控數據顯示,多數網賺群體在完成任務後,短時間內都會卸載掉推廣軟件。比如,當天安裝後就卸載者佔比15.77%,3天內、7天內、15天內、一個月內卸載分別佔比20.21%、24.38%、28.95%、40.12%。

因此,大多數網賺群體在完成任務後,短時間內都會卸載掉推廣的軟件;為此,網賺APP通過激勵手段要求用戶必須下載並試玩/試用,同時保持長時間的留存和持續活躍。


假數據、薅羊毛、刷單……


(網賺交流群拉新機制)

然而,許多參與的網賺群體反映,通過虛假網賺APP完成相應任務後,發出請求提取相應收益時,卻往往波折重重:常見的情況比如需要開通會員才能提現,且需要支付相應費用開通會員,再次操作提現時又會出現其他要求,往往通過設置複雜條件,限制用戶提現。

更糟糕的是,部分網賺群體還可能遭遇賠錢的風險。例如,某網曾打著“交押金、看廣告、做任務、賺外快”的旗號,吸納大量民間集資,最終這個披著網賺外皮的騙局雪崩,導致網賺全體高達數百億元的本金無法贖回,這些資金最終都流入了欺詐黑產團伙的腰包。


假數據、薅羊毛、刷單……


(網賺推廣APP激勵用戶保持活躍)

一臺日賺8至12元設備成本僅0.4元,推廣企業淪為最大受害者

無疑,在利益的驅使下,大量黑產從業者正在紛紛入局。王佳斌透露,網賺黑產實際投入成本極低,構建一臺可日賺8至12元的設備,成本僅為0.4元甚至更少;黑產參與者分工明確,開展有組織、有規模的刷量作業。比如,針對某頭條閱讀獎勵收益的機制,網賺黑產通過設置自動執行任務腳本,單賬號每天的收益在15元左右,估算每天通過刷量給某頭條造成的損失將超100萬元。

不僅是網賺群體上當受騙,對於需要針對性推廣和轉化的廣告主而言,欺詐黑產的作弊行為也給企業推廣費用造成極大浪費,大量推廣費用極可能被“打水漂”。

“用戶量越高,廣告主投放的廣告效果失真程度也可能較高。企業會因此付出了大筆金錢,卻沒有帶來真正的客戶,淪為網賺APP產業鏈上最大的受害者。”王佳斌說,企業花費的推廣費用不能夠真實地促進銷量轉化和品牌提升,出色數據反而造成了“虛假繁榮”,令企業無法辨別哪些客戶和數據能夠產生真實有效的效果。能夠很好地形容廣告主所面臨的困惑——“我知道有一半的費用是浪費了,但不知道是哪一半”。

為應對網賺APP黑產,王佳斌建議,網賺類APP自我防護很重要,比如,要加強對註冊賬號的風控管理;加強業務對抗能力,識別作弊閱讀行為並進行策略性對抗;加強終端信息採集對抗能力,獲取真實有效設備信息,加強設備風控能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