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單、薅羊毛、刷假量...盤點近年來大熱的互聯網欺詐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行業的快速興起,刷單、薅羊毛、刷假量等欺詐行為愈發風行,而DataVisor 將推出系列文章,講解互聯網中不為人知的一些貓膩。背後那些髒手是如何操作的,而企業又該如何預防等。本文是第一篇,我們本期來

說說常見的互聯網刷單有哪些?

電商

電商刷單,相信我們絕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了,有人說電商不靠刷單根本做不起來。可為什麼電商離不開刷單呢?

刷單、薅羊毛、刷假量...盤點近年來大熱的互聯網欺詐

假如你在電商網站看到一個心儀的商品,顯示的成交量是0,而另外一家一樣的商品成交量有幾千,你會選擇哪個商品呢?顯然是後者。這就是刷單的意義:銷量能吸引消費者並騙取信任,哪怕它是假的。事實上,刷單帶來的好處主要有以下幾種。

新店入駐:通常除了直接搜索店名外,無法獲取到寶貝的信息,因為排名太靠後,刷單能提升店鋪排名。

商品上新:對於老店來說,上新時刷一定的量,能顯著的提升曝光,促進銷售。

參加平臺促銷:如雙11、618等活動,通常對店鋪等級有一定需求,刷單有助於提升等級。

以上可見刷單的重要性。為了現身說法,DataVisor 觀察員(以下稱“小D”)深入對一個參與過刷單的朋友進行採訪。朋友賣整蠱小玩具,但並不壓貨,而是採用非常普遍的一件代發模式。在刷單完成28筆交易時,這位受訪者獲得了第一筆真實訂單,隨後生意開始逐漸趨好。不過噩耗很快就來了,由於店鋪太新,沒有權限參加雙11活動,原來平臺本身的門檻也成為了刷單的原因。事後,小D後來還聽說一個朋友賣羽絨服,

一個冬天賺了800萬,而他每年刷單要花掉100萬左右。

那他們是如何刷單的?

目前主要以QQ群方式運營。刷單者根據客單價收費,50塊以內通常3-4元手續費,超過500元的商品,刷一單可以賺十幾元到幾十元。可能不少朋友收到過這樣的短信:“恭喜您,由於您的信用良好,被聘為本店刷手,在家就能操作,輕輕鬆鬆日賺1000。後附一個qq群號碼或者網址鏈接。”這些就是正在招募刷手的短信了,通常需要一個簡單的培訓,主要是教如何繞過監管刷單。

刷單流程分9步:

刷單、薅羊毛、刷假量...盤點近年來大熱的互聯網欺詐

圖1:刷單流程

如今這9個步驟幾乎缺一不可,否則,可能面臨被辭退的風險,甚至之前的刷單款項血本無歸,更嚴重的將會被列入業界“黑名單”(QQ群間互相通報)。而所有繁瑣的步驟的背後都是為了模擬正常的用戶行為,躲避反欺詐系統的檢測。

貌似刷單帶來的都是好處,但是都是短期的,而長期來看。消費者會喪失對平臺的信任度,尋找其他可信度高的平臺購物,長此以往地破壞行業生態最後,商家、平臺、消費者都是刷單的受害者。

平臺

投資圈近幾年最火的詞,“共享經濟”絕對是其中之一。基於共享經濟衍生出的知識共享、技能共享、信息共享、設備共享,以及人力共享等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同時這些平臺為了拉新,提高市場佔有率,常常會燒錢發起補貼大戰,相信以前五元吃一頓飯,打一次車的時代我們還歷歷在目。

而這些燒錢活動吸引了正常的用戶還好,可怕的是還吸引了“竊取”這些補貼的羊毛黨。曾經許多電商平臺中都有“五元帶下外賣”,幾毛錢購買優惠券。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平臺中的羊毛黨是如何“作案”的。

刷單、薅羊毛、刷假量...盤點近年來大熱的互聯網欺詐

圖2:刷單關係圖

卡商通過大量“養手機卡”,再販賣給驗證碼供應商,為刷手提供一個又一個的“白號”,從而“刷單”。而借“刷單”來獲利的方式多種多樣——以外賣平臺為例,刷手不僅可以刷走“首單紅包”,還可以代人下單賺取佣金,或者與商家合作“刷單”分享補貼。更有甚者,通過出賣“刷單”教程賺取費用,一套能刷外賣“首單紅包”的教程能賣40元。

首單紅包:新用戶下單減免15-25元;

代人下單:利用新用戶下單,幫老用戶省錢。例如:老用戶B需要購買一份16元的外賣,通過中介下單,僅需支付5元即可。中介通過新人下單減免15元,需要支付給平臺1元。其中,商家獲得16元,用戶支付了5元,中介支付給平臺1元,平臺補貼中介15元。

商家合作刷單分享補貼:刷單者和商家分享首單紅包補貼,通過註冊一個新商家,再利用一群新用戶下單把錢支付給商家。例如:一份16元的外賣,平臺規定新用戶補貼15元,那麼此新用戶僅需支付1元即可買到16元的餐食。商家收穫16元(用戶1元+平臺補貼15元),無需進行配送,即可與刷單者分享15元補貼。

從上面三個場景不難發現,外賣平臺刷單損害的基本只是平臺的利益,而消費者、入駐店家和刷手都不同程度獲利了,長此以往,不但會影響平臺拉新,也會使得用戶體驗降低。

刷單、薅羊毛、刷假量...盤點近年來大熱的互聯網欺詐

圖3:卡商平臺,以獲得新用戶號碼

除了以上刷單場景,商戶為了提高自己的銷售量,也會自行刷單,以提高信譽和好評度。下面看看點評網站的例子。

舉個例子

一家美容院入住點評網站後,通常很難有成交量,而沒有線上交易量就意味著曝光機會和引流效應微乎其微。為了增加成交量,需要營造出繁榮的景象。例如:刷手通過養卡賬號預約某位美容師,結束後,通過美容院提供的照片進行評論和評分。

根據點評網站的榜單機制,以上措施均有利於提升美容院的排名,增加美容院曝光率,達到引流效果。不過,對於消費者、其它商家而言,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為了打擊這種現象,一般點評網站會採取比較嚴格的懲罰措施。例如:對店鋪直接降分。就有新聞曾報道上海某飯店,其第一次通過1萬元刷單,將飯店評分刷到9.5分。第二次刷單,由於刷手的行為被發現,導致店鋪分直接降到7.5分。

新媒體

初入這個行業,小D曾經負責一個活動推廣。由於當時正是某自媒體平臺大火的時候,最終選定了自稱對口的自媒體,投放一篇軟文廣告。小觀翻看此新媒體號之前的閱讀量,篇篇10萬+,只要1萬塊。文章發出去後,小D每個小時查看一次閱讀量,發現截至下午5點也才三位數的閱讀量,但從5點開始,每刷新一次就增長几百人,一小時不到,妥妥10萬+。而引流數據卻顯示效果卻慘不忍睹,一共引流不到10個人。

以小D為鑑,給大家提個醒。自媒體的生財之道主要是做廣告,廣告的收費方式最常見的就是按點擊量收費和按展示量收費,會根據用戶群質量和文章內容收費不同。 為了騙取廣告主的信任,提高廣告價格,很多新媒體都會靠刷量騙取廣告主的經費。

按照粉絲,分為殭屍粉和真人粉。

刷單、薅羊毛、刷假量...盤點近年來大熱的互聯網欺詐

圖4:利用廉價的人工刷假量

一個刷單團隊通常承擔著內銷和外包兩個角色。外包就是為其它需要刷量的客戶提供服務,內銷就是自己給自己刷。對於內銷,刷單團隊通常會運營一個新媒體矩陣,也叫營銷矩陣。多個號同時發一條消息,營造出全世界都在關注這個話題的假象。該矩陣中通常有一兩個號是真粉,他們會優先推薦客戶把廣告投放到這一兩個號上。待建立信任後,再推薦可能就都是假的了。

總結

近些年各大平臺都在不斷升級應對欺詐的技術,但正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所傳遞的,在技術愈發發達的今天,許多欺詐技術也在日益升級。並且最困難的問題如同淘寶刷單一般,許多刷單會模擬正常的用戶行為以逃過一般反欺詐系統的檢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