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批下六个字,严嵩况且都看不懂,这位奸臣一看便知嘉靖用意

嘉靖帝批下六个字,严嵩况且都看不懂,这位奸臣一看便知嘉靖用意

明代的嘉靖皇帝可以说是明代皇帝中最为奇葩的一个,他天赋异禀,聪明机智,但是却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说话刻薄且让人捉摸不透,常常作为他的臣下,连发布个命令有时就听不太懂,嘉靖帝心有城府,几十年荒芜政事但是却将权力牢牢的攥在手中,城府极深,而且极难伺候,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嘉靖帝怎么 让人难以伺候吧。

嘉靖帝批下六个字,严嵩况且都看不懂,这位奸臣一看便知嘉靖用意

严嵩

大臣严嵩,一直致力于讨好皇帝,为了保平安,为了平步青云,为了高官厚禄,巴结皇帝是少不了的,严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尽管难伺候但还是要伺候,各种招数无所不用其极,据说,嘉靖皇帝重上道教并且自己也喜欢做道士,而且非常喜欢戴道士常戴的香叶冠,除此之外,还另制了五顶,赐给每个阁臣一人一顶,可就是有不识抬举的首辅夏言拒绝了:“这不是国家规定的大臣服装。”

嘉靖帝批下六个字,严嵩况且都看不懂,这位奸臣一看便知嘉靖用意

严嵩

嘉靖帝听闻大怒,于是就对夏言动了杀机。但严嵩就不一样,他不仅戴了,而且还在上面蒙上了一层轻纱,嘉靖好奇问道:“典出何故?”严嵩笑着说:“天子所赐,恐染灰尘。”结果在意料之中,嘉靖龙心大悦,将首辅的位置给了严嵩。嘉靖还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就是喜欢炼丹,炼丹就炼吧,但是炼完喜欢让大臣服下看反应,当时的大臣不敢反抗但是也知道,这些丹药都是用水银做的,服下对身体很不利。

嘉靖帝批下六个字,严嵩况且都看不懂,这位奸臣一看便知嘉靖用意

严嵩

有些大臣不敢吃,但是严嵩吃了,而且还向嘉靖帝展示了自己服用的效果,吃了之后神清气爽、精神抖擞,这严嵩真的是用生命在讨好皇帝啊,怪不得嘉靖重用他。如果说偶尔戴一戴不成体统的香叶帽,吃几颗无伤大雅的“长生不老药”也就算了,重点是嘉靖帝还喜欢和大臣玩文字游戏,传达的命令听不懂,嘉靖崇尚道教,说话能简就简,像天书一样让人看不懂,这时,严嵩的儿子严世藩就出场了。

嘉靖帝批下六个字,严嵩况且都看不懂,这位奸臣一看便知嘉靖用意

严嵩

严世藩在人们的眼里,算是一个大奸臣,但是他脑子比他老子转得快,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天才人物,历史上曾这样评价他:“颇识国典,晓畅时务。”这已经算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了。严嵩任首辅时已经70多岁了,所以一些事情并不能处理得很好,而且还要伺候一个难搞的皇帝,所以他就事事与严世藩商量,甚至私下让严世藩入职,代其票拟。

嘉靖帝批下六个字,严嵩况且都看不懂,这位奸臣一看便知嘉靖用意

嘉靖

令人意外的是,严世藩每次票拟的政务,都非常的应嘉靖的心思,所以在朝堂上和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大宰相”“小宰相”之分,小宰相当然指的就是严世藩,处理政务井井有条,深受嘉靖的赏识。据相关史料记载,严世藩精明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史料记载原话翻译过来就是:天下所有官职,从中央到地方,无论大小好坏,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从而为他们卖官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嘉靖帝批下六个字,严嵩况且都看不懂,这位奸臣一看便知嘉靖用意

嘉靖

抗倭重臣胡宗宪,曾经打通严嵩的关节,想要当闽浙总督,严嵩上报嘉靖后,嘉靖只批了六个字:“宪似速,宜如何?”严嵩理解的意思为:“胡宗宪好像提拔的有点快,具体怎么办还需要再商议”严嵩看完后挺开心的,以为有戏,遂决定争取一下。但是严世藩看过后说:胡宗宪没戏了,你提拔杨宜吧。原来,嘉靖说的宜是杨宜,不是合适的意思。

嘉靖帝批下六个字,严嵩况且都看不懂,这位奸臣一看便知嘉靖用意

嘉靖

这种文字游戏看来也只适合严世藩,嘉靖宠信的严嵩,估计有很多都是严世藩的功劳吧,历史上的严世藩长得又高又瘦,尖嘴猴腮,符合老百姓心目中奸臣的形象,关于严世藩的死法有这样的记载,嘉靖四十四年三月,严世藩和罗龙文被验明真身,押赴刑场,执行斩决。这位才学出众,聪慧过人,却又无恶不作,残忍狠毒的天才就此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恶贯至此,终于满盈。

嘉靖帝批下六个字,严嵩况且都看不懂,这位奸臣一看便知嘉靖用意

嘉靖故居

在严世藩被处决的那一天,京城民众们奔走相告,纷纷前往刑场观刑,并随身携带酒水、饮料、副食品等,欢声笑语,边吃边看,胜似郊游。人缘坏到这个份上,倒也真是难得了。说白了还是昏庸无道的明世宗造成了,一个朝代黑暗腐败到这个程度离灭亡就不远了,对于严嵩和严世藩父子讨好皇帝,无恶不作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呢?小编在评论区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