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鬥志和身體不好的將軍,劉備是不會帶他的

夷陵之戰是否關乎國運,至少在開打之前是看不出來的。而真正關乎蜀漢國運的戰爭其實是漢中爭奪戰,所以從劉備心裡上,夷陵之戰只是一場有關復仇及奪回荊州的局部戰爭,壓根都沒特別重視對手。那麼劉備為什麼不帶諸葛亮、趙雲、魏延、馬超這幾個大將呢?在進行漢中爭奪戰時,諸葛亮、趙雲、魏延、馬超這些人幾乎都參與了,諸葛亮負責在成都督運糧草,張飛、馬超屬於一路,負責斷曹軍後路。黃忠、趙雲是一路,後來在漢水附近與曹軍對峙。

一個沒有鬥志和身體不好的將軍,劉備是不會帶他的

後來,曹丕稱帝后,劉備以給關羽復仇的名義發動夷陵之戰,在發動戰爭之前,劉備是經過充分考慮的。此時曹魏皇帝為曹丕,東吳為孫權,東吳大都督呂蒙已死,在劉備眼中,環顧天下,他怕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曹操,現如今曹操已死。曹丕、孫權在劉備眼中根本不值得重視,因此,劉備才放心的發動了夷陵之戰。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時,已經佔領了整個益州和漢中地區,因此在人員佈置上有了很大的調整,所以才有了新的人員調配。

一個沒有鬥志和身體不好的將軍,劉備是不會帶他的

我們來一個一個說。劉備出戰需要帶一個軍師,當時帶的軍師是劉巴。那麼劉備為什麼不帶上諸葛亮呢?其實諸葛亮也算是參與了。諸葛亮和劉備在每次戰爭中向來是這樣的分工,劉備負責前線打仗,諸葛亮負責後方運糧。例如成都爭奪戰,漢中爭奪戰,而此次的夷陵之戰也是這樣,因此,不能說諸葛亮沒有參與,只是在大多數人眼中,諸葛亮應該以謀士兼軍師的身份出現在劉備身邊罷了。

一個沒有鬥志和身體不好的將軍,劉備是不會帶他的

再說趙雲,劉備為什麼不帶上趙雲呢?關鍵原因在於趙雲不支持劉備發動這次戰爭。在劉備決定伐吳時,趙雲力諫劉備說:曹丕篡漢稱帝,是國賊。應該先征討曹丕,魏國投降,則吳國自然俯首稱臣。怎麼能夠捨本逐末,東向伐吳呢?劉備心裡很不高興,但是趙雲畢竟是自己的心腹愛將,不帶他參與是不可能的,於是趙雲被劉備安排去督管江州,江州瀕臨吳蜀兩國的邊界,以作後援。劉備是僅僅只對趙雲這樣嗎?

一個沒有鬥志和身體不好的將軍,劉備是不會帶他的

不是的,和趙雲享受同樣待遇還有黃權,黃權同樣也不支持劉備伐吳,黃權對劉備說:吳兵悍戰,現如今順江而下,水路易進難退。請讓末將為先鋒,為您開路。劉備不從,但是也沒有放棄黃權,而是讓黃權督領江北駐軍,北上防範曹軍去了。從這裡看出,劉備用將,只用聽從自己話的將軍,不聽話的都調去從事配合事宜。

一個沒有鬥志和身體不好的將軍,劉備是不會帶他的

算是劉備剛愎自用,驕傲輕敵的表現,不過劉備用趙雲鎮守江州算是歪打正著,後期正是趙雲率軍支援,救了劉備一命。再說魏延,劉備為什麼沒有考慮帶上魏延呢?在劉備拿下漢中之後,關於漢中太守的職位有兩個人可以考慮,一個是張飛,一個是魏延。劉備考慮到張飛性格粗暴,總是鞭撻下人,因此啟用了更為慎重和同樣勇猛的魏延。而張飛去了巴西郡,隨後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召張飛前去。

一個沒有鬥志和身體不好的將軍,劉備是不會帶他的

因此,在劉備心裡,張飛和魏延只能去一個人,既然魏延已經督管了漢中,防範關中的曹軍,那麼就只有派張飛去了。可惜的是張飛出發前被手下害死,出乎所有人意料。最後說馬超,馬超投靠劉備時幾乎是孜然一人,但是馬超的名聲很響。馬超最大的作用就是嚇唬劉璋,迫降和成都。馬超後期在漢中爭奪戰中表現並不好,甚至還不如張飛。

一個沒有鬥志和身體不好的將軍,劉備是不會帶他的

究其原因,馬超原來的部眾都喪失在關中和漢中,在投靠劉備後,馬超一直小心翼翼,不敢發展和培植自己的勢力,生怕劉備懷疑自己做大,而劉備也有讓馬超做冷板凳的意圖,因此,夷陵之戰,劉備並沒有帶領馬超。還有一個原因,馬超在漢中之戰後,悲憤於馬氏家族喪命於曹魏,而自己屈身於劉備帳下,復仇無望,於是身體抱恙,狀況堪憂,不能再勝任領軍出戰之職。

一個沒有鬥志和身體不好的將軍,劉備是不會帶他的

一個沒有鬥志和身體不好的將軍,劉備是不會帶他的。總的來說,夷陵之戰開打前,劉備考慮的意圖只是打一場局部戰爭,目標是奪回荊州就可以了。諸葛亮參與了戰爭,職責是督管後方糧草。趙雲因為反對劉備伐吳而被劉備安排到江州負責接應,而魏延因為要在漢中防守曹軍沒有參戰,馬超則是因為遭到劉備猜忌和身體狀況不佳而無法參戰。如果這些人都派出了,劉備肯定大勝,關於這點你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