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面对未来的思考,请耐心等待,又一个中小创的时代!

股市:面对未来的思考,请耐心等待,又一个中小创的时代!

一、A股总体涨跌特征

在上大学及接触股市初期,我一直相信书上说的: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股市也在发展中,目前尚不成熟,所以股市暴涨暴跌,不能成为反映经济的晴雨表。现在看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股市暴涨暴跌,是由我国以银行信贷为核心的融资体制决定的(以后另行论述),融资体制这个核心不变,股市暴涨暴跌的属性不变。就目前以及可预见的未来,我国以银行信贷为核心的融资体制不会变。所以,相信股市走岀慢牛,融资机制未变,难,只会停留在股评人的嘴上,但局部的短期的慢牛是存在的,比如从2012年底开始,到2015年6月结束的中小创及科技股。

二、A股总体买卖规律

1、牛市的时候,买周期股或科技股,具体以彼时的经济特征和以资金攻击方向为主。周期期或科技股,在属于他们经济特征的时代,股票的溢价效应非常明显。2、熊市的时候,买入主流消费股,注意,是主流消费股。熊市的时间,防御和保值是市场的主流节奏,有限的资金,第一选择是防守,权重股和消费费往往是资本避险的港湾。当资金进一步的流岀,存量资金变少,带有权重特征的主流消费股的机会,更明显。3、在窄幅震荡市里,买主题股。短的主题股以月、以季为单位,长的以年为单位。主题股不同于题材股,题材股偶然性很强、时效短、可预见性低,而主题股可预见性强,资金一般介入深且反复介入,时效相对长,是政策、经济周期或市场本身带来的必然性事件。4、牛市初期,买入权重股,中后期买中小创。所谓牛市,即所有的股票都有上涨的机会,在上涨中,权重往往通过拉抬指数,预热市场,中后期,权重股的意义在于稳定市场,中小创更易被资金做多。

股市:面对未来的思考,请耐心等待,又一个中小创的时代!

三、A股涨跌的哲学思维

三国演义开篇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A股亦是如此:话说A股大势,涨久必跌,跌久必涨。在西方的经济学里,马克思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来概括,一个道理。

在此思想之下,还有一个经济阶段的大势思维:在经济体处于发展中阶段,周期股是贯穿始终的主题,科技股为补充,表现于题材股;在经济体处于发达阶段,科技股是贯穿始终的主题,周期股为补充,周期股表现在对估值的不断修复,因为缺乏成长空间。而消费股,牛市涨得慢,熊市跌得慢,而少数主流股则穿越牛熊。

四、过去三年的回顾

股市:面对未来的思考,请耐心等待,又一个中小创的时代!

2015年股灾前,科技股涨至极致,而后三年,市场为这个超涨埋单,科技股挤压泡沫。这是科技股整体的第一次超涨并回归。目前,科技股回到了2014年水平,属于合理的区域,但尚无明确证据证明科技股到了市场的底部区域。

过去三年的二大机会。一是主流消费股机会,如贵州茅台、海天味业、伊利股份、安琪酵母、牧原股份等。这些股,在本轮牛市,涨幅小,可以理解为补涨,只是这个补涨在熊市这个不好的环境完成,显得弥足珍贵,也是主流消费股之特征。二是主题交易股,主要表现在:供给侧改革下的周期股机会,石油复苏下的化工股,牛市涨幅小下的补涨叠加避险下的漂亮50股机会;预期确定并引领未来的5G股机会。贸易战影响,2018年股市整体下行,弱势股寻底,前期有表现的股均有回调。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的大势机会在哪里呢?

五、展望未来,请耐心等待,又一个中小创的时代。

这也就是本文的主题。从最近看,反弹由金融领军的权重为主,中小创只是跟随,甚至连大盘也跑不过,很弱。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大盘试图利用权重企稳,然后寻求主题性机会,中小创时机未到,尚需耐心等待寻底机会。虽然如此,就大势交易,中小创代表了股市交易的未来,理由如下:

股市:面对未来的思考,请耐心等待,又一个中小创的时代!

1、房产经济已到极致,也到了尽头,意味着当前经济大势上正处调整期,即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发展体向发达体过渡期或是起点阶段。这个阶段,科技为主导,周期为辅。

2、目前,跌得最多的就是中小创。股灾后,因供给侧改革,周期股有一个整体行情,后期分化,周期在吸收政策红包后,业绩在2017年达到极致水平,以后业绩增长下行是大概率事件,且周期里埋着房产不可预知的大风险。消费费主流股已在熊市里走了牛市行情,业绩已被透支,需要时间消化,未来反复震荡是大概率。中小创企业,如果经历了去杠杆和贸易战,将优胜劣汰,于寻底中实现去泡沫和估值回归,中小创企业,大概率在未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综合股市历史涨跌规律,契合经济发展阶段,再考虑行业成长性特点,下一个大势机会,大概率发生在中小创及科技股身上,只需耐心。

股市:面对未来的思考,请耐心等待,又一个中小创的时代!

六、A股美股化的可能性

去年漂亮50气势如虹,今年权重股总体优于中小创,加上外资持有A股的比重达到机构持股的主力水平,人们有理由相信:A股的未来为美股化,权重为主,走慢牛道路。

A股美股化,我觉得有三个条件:一是社会融资银行信贷融资为主变为股权融资为主;二是科技股实现从技术到商业模式的全面超越且具备该特点的权重科技股形成;三是人民币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融资模式之变,在于社会资金以储蓄为主变为以投资为主,以购房这个单一为主的消费模式变为多元化消费模式。这二年储蓄率下降,主要受购房和各种低风险、保本型理财影响(可视为储蓄的变种),储蓄依然为主流资金存放模式。

股市:面对未来的思考,请耐心等待,又一个中小创的时代!

多年来,我国科技股的优势在于市场,在于商业模式,技术只是基础,高精尖技术远远落后于美欧日。一个明显的例证,我们这多年,在科学方面,只有一个尚是依靠集体力量获得的诺贝尔奖。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主流科技股,强大在于商业模式与市场,技术高度深度上,谈不上任何优势的。

至于人民币国际化,目前,无论储备量还是结算量,人民币都不及美元的零头,甚至远远不及日元,人民币成为国际主流储备和结算币,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七、总结及展望

1、A股暴涨暴跌的属性不会变,短期内不会美股化,如果要加个期限,十年内应该是可以预期的。2、下一轮,最好的机会在于中小创中和科技股,是翻倍及十倍股的集中地。周期股的机会在于估值修复,整体趋势性机会不会有翻倍机会,可能一些稀缺性和适应市场的资源性个股会超越整体机会。3、2018一2019年,无论对我国经济和股市,都是一个转折期或起点。以房产和基建驱动的周期经济,也即发展中特征,将逐渐远去。以科技和服务为核心的经济,趋势越来越强,我们要做的,是去寻找科技股中的“万科"。

若非如此,将大概率掉进“发展中陷阱",这,不应该是我们这个勤劳而智慧民族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