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我是在半夢半醒之間,聽著夜行的火車廣播裡對大理風土人情的介紹以及電影《五朵金花》的歌曲:“明年花開蝴蝶飛,阿哥有心再來會,蒼山腳下找金花,金花是阿妹。”來到大理的。

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這是我第三次踏上大理的土地。幾年前和朋友來過一次,這次暑期,有空暇,再次踏上大理這片土地。要說大理的名氣,要從電影《五朵金花》說起,它讓全國人民認識了在彩雲之南有一群叫金花和阿鵬的人,生活在一個風花雪月、如詩如畫的地方。當這些人逐漸長大衰老的時候,《天龍八部》等幾部武俠片的出世,又讓年輕一代知曉了一個傳奇的王國以及它在中國歷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成里路,可見,在人生旅途中,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是同樣的重要。這次來大理,是想讓自己再次接受歷史文化的薰陶,多瞭解風花雪月的故事,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的充滿樂趣。

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一出火車站,就被拉客的旅館老闆帶到了古城外的小客棧,在他的建議下,臨時參團瀏覽了洱海和蒼山、天龍洞、喜洲古鎮白話民居等景點,晚上欣賞了大理古城的夜色。第二天,我們跟隨大理旅遊直通車瀏覽了天龍八部影視城和崇聖寺三塔風光。又來到下關遊覽了西洱河及城市風光,還在下關住宿一晚。

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大理是個好地方,閒適平靜的生活,豐富的物產,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四季如春的氣候,洱海文化、南詔文化、大理文化、民族文化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讓滇西這塊寶地作家學者輩出。風花雪月是大理四大景觀的濃縮,也是大理白族的圖騰,風花雪月寄託著白族人民豐富的情感。把風花雪月四種風光設計在婦女的包頭裝飾上,是大理先民的智慧。我們的導遊趙金花說,包頭上的白色飄帶代表的是下關的風,包頭上刺繡的山茶代表的是上關的花,包頭頂上白色的絨毛代表蒼山的雪,而整個包頭的形狀則很象洱海中一輪彎月或圓月。

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下關的風真是名不虛傳,因為地處蒼山和衰牢山之間的山谷出口上,雖然是仲夏,本應該不是大風季,我卻在西洱河邊拍照時差點被吹進河裡。狂風伴著烏雲和大雨點一起到來。大理氣候溫和溼潤,最宜於花木生長,於是,愛花賞花成了白族人民的一種生活習慣。上關花名稱得來於古時候上關有一顆叫朝株花的奇花,它花大如蓮,平年開12瓣,閏年開13瓣,香飄十里,果實可作珠寶上貢給國王。我想,傳說中的上關花也許就只能歸於傳說,沒有人真正見過,而在大理,白族民居的庭院裡隨處可見山茶花卻是不爭的事實,也許傳說扣上關花就是被神化了的山茶花罷了。

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雄偉壯麗的蒼山橫在大理洱海的西邊,連綿數十里,山頂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人稱蒼山雪。蒼山山脈共十九峰上的冰雪,正好融化彙集成山峰間十條溪澗,流下蒼山,穿過大理古城的大街小巷,最後彙集到洱海,成為洱海水的重要來源。以前,蒼山積雪終年不化,現氣候變暖,只有在冬春季節才能看到雪景了。月亮,無時無刻不在喚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一首樸實無華的民謠從古至今流傳下來:上關花,下關風,下關風吹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洱海風光秀美,每到月亮之夜,水色如天,月光如水,這就是洱海月的來歷。

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如今,聰明智慧的大理人,又開發出望夫雲系列“風花雪月四道茶”,把白族傳統的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演變成下關風:中藥茶;上關花:滇榆茶;蒼山雪:蒼山雪茶;洱海月:金桂顠香茶。我在喜洲古鎮白族民居就品嚐到了這四道茶,這些茶以傳統茶葉加上現代技術和工藝,配以可食花卉、中藥材料、水裡香料等原料,製成具有保健、抗病、解毒、清肺功效的特色新茶。

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據我們的導遊說,如今的大理,旅遊業收入已經成為了僅次於傳統農業的第二大支柱產業。我在大理也感受到了作為全國旅遊城市的種種氛圍。我想,坐落在滄洱大地上的大理古國肯定會蒼山美、洱海美、金花美;財富來、名氣旺、百姓笑。

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風花雪月看大理,金桂飄香醉洱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