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明清时期曲靖的府衙在哪里吗?


你知道明清时期曲靖的府衙在哪里吗?


古南门早已损毁,现今曲靖麒麟的南城门虽然是仿建的,但南门街整条街依然保留在清代民国年间的原位置。如今再次走进南门街,想起《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五》中写曲靖南门的一段文字:“……入曲靖南门。时有戈参戎者持枪士兵,奉按君命,巡诸城堡,高幢旗帜大纛,拥骑如云,南驰而去。余避道旁视之,如赫电,亦如浮云”。白话文即:“······从曲靖府城南门进城。这时有个姓戈的武官参将,奉按察使的命令巡视城堡。高大的军旗林立,簇拥参将的骑兵如云,往南飞奔而去。我让在路旁注视着他们,他们如触目惊心的闪电,又如飘逝的云雾”。


你知道明清时期曲靖的府衙在哪里吗?


身在南门,沉浸于历史中,不禁让人感慨:

六百年沧桑,过客匆匆。

南门街依旧,古今如梦。


你知道明清时期曲靖的府衙在哪里吗?


是日我和左左相约往天池公园走过,入老南门走进南门街。天池公园以前叫大塘子,在1998年以前的确是一个大水塘。据上年纪的老街人说,大塘子连着寥廓山,水塘里的水是从山上暗流过来的。大塘子的位置在清代古城内是最高的位置,说“高”,往往跟“天”联系在一起,近年来在大水塘修了公园,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天池公园。南门街的井水又从大塘子暗流来,井水现在还可以用。


你知道明清时期曲靖的府衙在哪里吗?


南门街的曲靖卫校所在是明清时曲靖府衙,民国时是曲靖县的县衙门,我和左左站在卫校大门对面,边看边说:徐霞客当年看见的那些巡视城堡的骑兵簇拥着戈参将,南门街旌旗林立,骑兵如云般从府衙门里出来,向南飞奔而去,行人是如何的避之不及呀。当年这里是何等威武呀,出入的都是大小官吏。现在南门街是条破旧的老街了。


你知道明清时期曲靖的府衙在哪里吗?


碰巧一个老人在卫校大门斜对面的街面房门前浇盆花,听到我们对话,就说他家当时是府衙门前照壁所在位置,老百姓走到府衙门时是要绕过走照壁后面的,不可以直接从府衙门前直接通过。想来,府衙门前的照壁后面当时是一块空地,没有建房的,这块空地后来清末时盖起了孙家大院。孙家大院指清末民国时候曲靖名人孙光庭的故居。孙光庭(1863-1944),字少元,号东斋。曲靖南门街人,光绪壬午(1882)举人,云南巡抚张凯嵩的女婿。坊间传说孙光庭得到丈人张抚台的资助于光绪年间在曲靖府对面盖起了孙家大院。



你知道明清时期曲靖的府衙在哪里吗?


曲靖孙氏据《民国人物碑传集-孙光庭碑》记载:孙光庭原籍为安徽休宁,先祖孙武成是明万历举人,官至贵州省平越府知府,明末因遭流寇之难,全家遇害,唯剩六岁小儿孙思贤,由仆人孙兴携之逃到云南曲靖,遂定居此地。孙氏后裔孙光庭是光绪壬午(1882)举人。孙光庭历任清朝内阁中书(内阁中书是掌撰拟,记载、翻译、缮写之事,官阶为从七品)、云南高等学堂副总办、云南留日学生监督,光绪三十年(1904年)派送考取公费留日学生李根源、唐继尧、顾品珍、周钟岳等四十多人到日本学习军事、师范、法政等。李根源、唐继尧、顾品珍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后任云南讲武堂教官,通过讲武堂中的同盟会成员发展革命力量。为推翻清朝统治,武昌于1911年10月10日首先发动兵变,拉开辛亥革命的序幕。云南的李根源(时任云南讲武堂总办)、唐继尧(时任督练公所参谋处提调)和在云南任新军协统(相当于旅长)的湖南人蔡锷于1911年10月30日发动起义。因10月30日是农历九月初九,故称重九起义。重九起义推翻了清朝在云南的统治。


你知道明清时期曲靖的府衙在哪里吗?


谈起这段历史,孙光庭就成了老曲靖人的骄傲,因为云南滇军将领中著名人物大多数是孙光庭的学生。孙光庭在辛亥革命前期任云南省民政司副司长、国会议员,后来任云南省志编纂工作,担任过云南省图书馆馆长,1943年82岁时逝世于曲靖。

我们在曲靖南门街老人的指点下找到原来孙家大院的正门,大门已被藤蔓掩映,扒开藤蔓看到里面有几排现代建筑物。又问做面条的老人有关孙家大院的事,老人告诉我孙家大院是过去曲靖的一大风景,有两进院,前中后三排正房,侧面是偏房,有将近200个房间,后面有花园和鱼池。花园是现在开关厂的正门。根据老人们的描述,我们找到了开关厂的正门,看着这个孙光庭曾经住过的大院,有关他的信息仿佛找到了一个落脚处。

孙光庭的学生李根源是云南讲武堂的总办,李根源破例收录了不是云南籍的朱德入云南讲武堂学习,朱德后来成为元帅还请李根源去北京养老。李根源隐居苏州时,孙光庭去苏州与爱徒李根源研究书法石刻,留下很多书法作品。李根源出身于云南腾冲,在腾冲有李根源故居。孙光庭的另一个学生唐继尧是云南会泽人,会泽有唐继尧故居。而他们的老师孙光庭,现在的曲靖人大多已经不知道他是何人了,如果曲靖有孙光庭故居,或许人们还会想起那段历史、那些人。其实孙家大院发生过许多事。


你知道明清时期曲靖的府衙在哪里吗?


清末,曲靖还有一个举人,叫刘雨村。刘雨村也住过孙家大院,刘雨村是曲靖学院街人,是孙光庭的同窗好友。曾经担任贵州晴隆县和云南陆良县的县令。为官三十多载,晚年一贫如洗,穷得只剩一件破棉袄。孙光庭回籍省亲,见到他生计艰难,劝他到孙家大院内选了一间房子住下。刘雨给孙光庭写了一张借契,孙光庭笑道:“兄长操行人所敬仰,这区区一室,义所当奉。而今借住一下何必如此认真?”但是刘雨村认为自己年近古稀,得让这件事有个交待。他见一只燕雀含泥来椽下筑窝,就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好鸟求友栖借一枝”的春联贴于门上,孙光庭得知此事后,赞叹道:“雨村兄真铁中之铮铮者。”民国18年(1929),滇军团长张冲率龙云部的一个团驻守曲靖,张冲也住在孙家大院,常常与刘雨村谈古论今。过年时,张冲送刘雨村酒、肉和罗平八大河的旱烟一斤,被刘雨村谢绝,后经张冲再三表明敬意,刘雨村才答应收下旱烟,而酒肉坚决不收。1933年,张冲调任楚雄一平浪当任盐运使,因“移卤就煤”有功而受益,他非常惦念生计艰难的刘雨村,专程来曲靖看望,给刘雨村滇币3千元用于生活和养老,刘雨村执意不受,张冲跟他商量将此款存入曲靖田澜泉商号,由商号每月按所得利息付给刘雨村作为生活费用,而3千元本金仍属张冲所有。刘雨村这才接受了张冲这“保本吃利”的资助。田澜泉是曲靖学院街人,民国时经商致富,上海有他办的商号,他曾经在今农牧局办澜泉中学,很多老曲靖人在这个学校读过书。田澜泉后来买了一个外国国籍变成外国人了。近年来,他的儿子田亚东继承父亲办学育人的遗愿,在越州、陆良、宜良捐资建田澜泉希望小学。


你知道明清时期曲靖的府衙在哪里吗?


看到开关厂的门上挂着“革命遗址保护单位”的牌牌,被告知:五十年代初,中共曲靖县委借住在孙家大院组织领导迎接解放军会师工作、征粮剿匪工作,是中共曲靖县委在曲靖的第一个住址。因此这里被标为革命遗址保护单位。七十年代后期这里被改建为工厂,最后被改建为开关厂。几经改造,已经没有了从前的模样。


你知道明清时期曲靖的府衙在哪里吗?


南门街西侧丁字路口有一条巷子叫诸葛巷又叫诸葛街,诸葛街过去有一个诸葛庙。据民国《沾益县志稿》记载:曲靖城诸葛庙修建于明代初期,是征南将军傅友德的儿子修的,傅友德的儿子落籍于沾益大树屯。诸葛街因诸葛庙而得名,里面供奉着诸葛亮的塑像,在侧面有傅友德的塑像。那时的曲靖山高皇帝远,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不知道这件事,傅友德被朱元璋赐死后,曲靖诸葛庙里仍然供奉着傅友德的塑像,直到民国时候云南军阀混战,龙云部队指挥部驻扎在圆通寺,用炮轰盘踞在曲靖城的胡若愚和张汝冀部队,诸葛庙才被毁于战火。张汝冀祖籍是曲靖珠街人,为人厚道,被龙云打败是他当断不断,不会用人,赏罚不当,在曲靖被围时,胡、张的兵就因为被克扣军饷很消极,每天每个兵只发一枝烟,兵士们私下互相说“得一枝烟打一枝烟的战”。后来张汝冀在永胜县永北被擒,押到下关被龙云枪决,当时云南在外的滇籍将领联名给龙云发电报说情,他们认为张汝冀虽然给云南带来战祸,但是他确实是云南的人才之一,请求保留他的性命,将来责其补过,龙云不允。在那个打打杀杀、成成败败的军阀混战中,藏于诸葛庙中的爨宝子碑也难逃厄运。这个1600多年以前的碑,于清乾隆43年出土于曲靖府城南70里的越州扬旗田,清咸丰初曲靖知府邓尔恒发现后,才将《爨宝子碑》移置于曲靖府旁的诸葛庙。诸葛庙被毁,爨宝子碑被胡、张的兵撬去加固南城门的城墙,幸被曲靖城内以拓碑为生的寒士张士元发现,张士元找到张汝冀说明情况,张汝冀明令士兵把碑抬到张士元家,张士元把碑放在火塘边,上面摆了一块木板当作懒板凳保护起来。1937年,京滇公路考察团来曲靖考察,指明要参观爨宝子碑,代省长周钟岳责令曲靖中学(今曲靖一中)校长谢显琳访得爨宝子碑的下落,这才移到曲靖中学,在中学内建碑亭保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你知道明清时期曲靖的府衙在哪里吗?


在曲靖老街走走,当书中的记载落到实处时,那些记忆的片段一段段就这样连成了故事,心想:这里是曲靖记忆的根,有了根就会发芽,过去人的故事是现代人的历史,当我们看着实物讲历史,一切都那么实在,那么发人深省。


你知道明清时期曲靖的府衙在哪里吗?


作者简介:杨平原,女,云南富源人,作品以历史散文为主,作品散见于《中国地名》《中国视窗》《云南政协报》《曲靖日报》《曲靖M》《富源时政》《曲靖史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