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 蘇武出使 突來橫禍

漠北大決戰之後,漢與匈奴因為各種原因都選擇了按耐不動。但這些年,漢與匈奴的交鋒並不少,最直觀的便是雙方使者常常被扣押的現象。

匈奴單于扣留了郭吉、路充國等人,漢朝亦不示弱,一旦匈奴使者來漢,也扣留一些使者在漢朝,非要和匈奴扣押漢使的數目相近才可以。

直到公元前101年,李廣利攻破大宛,西域臣服於漢,終於打破了這個微妙的“平衡”。

此時,匈奴單于已經換了兩屆,新單于名叫且鞮(dī)侯,是烏維單于的弟弟,也就是兒單于的叔叔。且鞮侯繼位時,正碰上漢朝在全力攻打大宛,大宛等西域諸國向來是匈奴碗裡的肥肉,怎能讓漢朝搶了去?且鞮侯單于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只可惜,還未等他發兵相助,大宛已經主動投降了!

如此一來,一個緊迫的問題便擺在了且鞮侯的面前:漢與匈奴的主動權如今落到了漢朝手裡,匈奴,該怎麼辦?

而那邊,劉徹已經昭告天下:“高皇帝平城被圍至今是朕的遺憾,高後時,匈奴單于的來信也悖逆絕倫,朕一直銘記於心……”

劉徹突然將漢朝與匈奴的老賬翻出來,沒別的意思,無非就是告訴匈奴:新仇舊恨,是時候一起算了!

隔著大漠,且鞮侯似乎都能感受到劉徹的殺氣,沒敢猶豫太久,且鞮侯便給劉徹遞了一封信過來,低聲下氣地跟漢朝求了個饒,說:“我是個小輩,哪敢和漢天子相比!漢天子可是我的丈人啊!”同時,郭吉、路充國等被扣留在匈奴的漢使,也被且鞮侯一起送還給了漢朝。

既出乎意料,也算是在意料之中。張騫“斬匈奴右臂”的戰略果然有效,大宛剛剛投降,匈奴也立刻服軟了。既如此,劉徹也將發兵之事按了下來。

公元前100年,劉徹派遣蘇武出使匈奴,一是為了送還漢朝扣留的匈奴使者,再是為了送些財禮過去,以示嘉許。

西漢時期 蘇武出使 突來橫禍

蘇武是代郡太守蘇建之子,蘇建,正是之前跟隨衛青出塞攻打匈奴,因迷路兵敗差點被斬,最後拿錢贖了一命的那位,而蘇武是蘇建的二兒子。

不過,蘇武最為人熟知的事,還是他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牧羊於北海的故事。但是,以目前的形勢來看,漢與匈奴的關係分明有所緩和,蘇武怎麼會身陷囹圄呢?

這又是另一段糾葛了。

當時,匈奴單于的寵臣中有一名叫衛律的人,衛律的父親原是生活在漢朝的匈奴人,衛律也從小生長於漢朝。且衛律與李延年交好,而李延年又是劉徹寵愛的李夫人之兄,常常能在劉徹面前推薦衛律代表漢朝出使匈奴。

可惜,李夫人曾經寵冠後宮,其弟兄卻不甚爭氣。李夫人的另一個兄弟李季因淫亂後宮被劉徹斬殺,李延年亦受牽連,只有李廣利因正在出徵大宛,逃過株連。

而剛從匈奴出使歸來的衛律,聽聞李延年下獄的消息,害怕自己被牽連,乾脆逃往匈奴,做了漢朝的叛徒。衛律因此獲得了高官厚祿,心安理得地做了匈奴的降臣。

但很多跟隨衛律一起到了匈奴的部下,對衛律卻極其不滿,畢竟,漢朝才是他們的家鄉。其中,有一個叫虞常的人,便正謀劃著一場政變——劫持單于的妻子,讓匈奴放他們返回漢朝。

與虞常一起謀劃行動的,還有匈奴的會緱(gōu)王。會緱王是此前投降漢朝的匈奴渾邪王之子,他在跟隨趙破奴出戰時一起被俘。他和虞常一樣,都想回到漢朝,且都對衛律非常不滿。

只不過,虞常等人的計劃還未開始就已敗露。會緱王等皆被誅殺,虞常被活捉,且鞮侯單于派了衛律親自審問虞常。

一番審問下來,蘇武等人自是牽連其中。

原來,虞常在漢朝時就與蘇武的部下張勝關係匪淺。在行動前,虞常將他們的計劃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張勝,還說:“我知道漢天子一直痛恨衛律,此次我會找機會將其射殺,希望以此能讓我在漢朝的妻兒好過些。”張勝聞言,憐憫不已,答應了他的要求。

虞常被審問時,雖然一口咬定與張勝只是朋友關係,蘇武等使者根本不是同謀,但此時此刻,“漢使謀逆”之罪已定,無論是張勝還是蘇武,亦或是漢朝使者團的每一員,不論是否有參與,都已無法置身事外!

且鞮侯單于原本打算直接殺死漢使,但匈奴中有人不同意,說:“漢人殺死一個衛律就要判其死罪,那以後若發生行刺單于之罪,該怎麼判?”且鞮侯單于最後決定,讓衛律去勸降蘇武等人。

然而當衛律向蘇武傳達了且鞮侯單于的意思之後,蘇武看都沒有看衛律一眼,只扭頭和手下常惠說:“屈節辱命,即使活著,又有什麼面目歸漢?”說著,便拔刀自刺。

出使別國,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面對匈奴這樣善變無常的國家時。

血濺當場,便是蘇武心中早先已有的覺悟和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