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管不力,2400亿造当时最大航母 首航17个小时中4枚鱼雷 沉海底

在882期节目中,小兵兵留下了一个舰艇损管的大坑。今天小兵兵来填坑了,好好为大家解读一下,海军舰艇部队是怎么如武林高手一般,给受损舰艇“点穴止血”的。

损害管制,是所有军用舰艇,特别是战斗舰艇的必修课,评价一艘舰艇的战斗力,不仅要看上面装备了几枚导弹,几发鱼雷,还要看这艘舰艇的损管能力。如果舰艇的损管能力薄弱,那武器装备再怎么先进,也是只能打打顺风仗的绣花枕头。就比如二战时日本最大也是当时世界排水量(>7万吨)最大的“信浓”号航母,出港仅17个小时,就被美军潜艇的区区4枚鱼雷送到了海底,如果信浓号损管能力优秀,那以其和“大和”号同出一母的舰体,4枚鱼雷根本就不算事。而去年阿根廷海军的“圣胡安”号潜艇,都没用别人揍,自己就把自己搞沉了,艇上44名官兵至今音讯全无,还有印度海军的……呃,算了,不说了。但若损管能力优秀,轻伤不下火线可谓基本操作,甚至还能化腐朽为神奇,成为打不死的“大强”,哦不,“不死鸟”。比如说我人民海军在1974年西沙海战中,我们只有几艘小艇,而越军有美军退役的大型驱逐舰,最后我军能取胜,而且一艘船都没有损失沉没,除了英勇善战和坚定的作战意志外,与参战部队出色的损管能力同样密不可分。由此可见,舰艇损管是多么的重要。

损管不力,2400亿造当时最大航母 首航17个小时中4枚鱼雷 沉海底

其实舰艇损管说穿了就三件事,灭火、堵漏和排水。咱们先说灭火,战斗中,舰艇中弹起火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所以舰上的消防系统必须完备。这里面可大有学问,因为不是什么火都能用水灭。比如说,主机舱、辅机舱、燃油舱、油漆间等有油的地方一旦起火,就必须启动CO2灭火,如果你浇水,恐怕只会越搞越麻烦,而对付机库和飞行甲板的火情,就要用到泡沫灭火了,可有效防止火势蔓延,当然,水和沙子这类灭火的常规武器,应用范围还是最广的,也是舰艇消防系统中体量最大的。不过,根据火情选择合适的器材只是第一步,在紧急情况下,救火也要分轻重缓急。比如说弹药库和厨房同时起火,就算厨房灶台上炖着龙虾鲍鱼,也得先救弹药库。救火时还要重点保护关键设备和零件,尤其要优先保证武器系统,特别是防御系统的正常运转,不能火灭了,近防炮和导弹发射装置也被你拆碎了。在战场上丧失作战能力的舰艇,损管做得再好,完蛋也只是时间问题。

说完了火,下面咱们要说说损管的另一个主角“水”了。舰上起火,只要没烧到弹药库一类的关键部位,舰艇还是有很大概率脱离危险的。但是如果舰船破损进水,一旦损管不力,那甭管你是航母还是巡洋舰,结果都是彻底玩完,所以,堵漏和排水是舰艇损管工作的核心,特别是水线以下的舱室。作战中,一旦某个舱室破损进水,本舱室的舰员就要按照事先的分工,抄起堵漏板、撑架、木塞等家伙开始堵漏,当然,在堵漏之前有一件事必须先做,那就是关闭本舱室的水密门,否则水就可能蔓延到其它舱室。

损管不力,2400亿造当时最大航母 首航17个小时中4枚鱼雷 沉海底

说到这,有小伙伴可能会奇怪,关了水密门,一旦堵漏失败,人怎么出去啊?答案……很沉重,那就是不出去,一旦堵漏失败且没有接到弃舱命令,舱内的所有人就要做好牺牲的准备,这也是军人的职责。当然,为了避免这样的牺牲,很多新型堵漏工具也被开发了出来,比如气胀式堵漏器材、气胀式管路包扎绷带、快速修补剂、瞬干胶、焊接笔、快干水泥、可拼接钢板等。有了这些东西,堵漏成功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但即便如此,堵漏仍然是一项危险性极高的工作,随时可能献出生命。不得不说,海军虽是高技术兵种,但其血性与担当却毫不逊色于其他兵种。

对于舰艇损管来说,如果堵漏顺利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排水了。提到排水,很多小伙伴可能就会产生错觉,认为这项工作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用水泵和管子把船舱里的积水抽到海里不就行了嘛!但是这么想可就大错特错了,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讲一个发生在隔壁老韩家的惨剧。2014年,韩国“世越”号客轮不幸翻沉,造成了300余人死亡。这次事故之所以会造成如此大的伤亡,就是因为最后时刻船只突然倾覆。

初中物理课本上讲过,船浮在水中时,主要受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浮力。正常情况下,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不过,接下来小兵兵要讲的东西,和初中课本上说的可就不大一样了。为了照顾初中小伙伴的理解能力,课本做了简化,认为浮力和重力都作用于同一个点,也就是说重心和浮心重合。而实际上,浮力和重力可不是作用在一处的,如图所示,船的重心要比浮心高。这样,船体一旦受到扰动,向左或者向右倾斜,这两个力就会起作用,把船给重新“掰回来”,然后船体会左右摇晃几下,在水的阻力和重力、浮力的作用下,逐渐回到正浮状态,我们把船这种“自动回正能力”叫做船的“稳性”。当然,这是正常情况,一旦外界的扰动太过巨大,船体倾斜的角度超过了某个极限,那重力、浮力这对儿CP可就要“造反”了,不但不会让船回正,反而会加速船体倾斜,让船彻底翻掉,也就是说,船不“稳”了。重心越高的船,船舶自身的“回正”能力就越弱,越容易“失稳”。如果船舱大量进水,船体的重心位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重心下降还好说,一旦重心抬升,船就非常容易翻,像“世越”号一样。

损管不力,2400亿造当时最大航母 首航17个小时中4枚鱼雷 沉海底

总而言之,大家只需要记住一件事,进了水的船比正常状态的船要脆弱的多,这也是舰艇损管排水时面临的核心问题。摆在指挥官面前的,很可能就是一艘进水之后严重倾斜的船,那么先排哪个舱室,后排哪个舱室,在排水过程中,武器、燃油甚至人员等舰上的各种载荷要怎样配置,都必须经过科学的计算,有时甚至要故意向某些舱室灌水,来把船扶正。排水过程一旦指挥失误,把不该先排水的舱室给排空了,船体重心改变,有可能让船在几分钟内就倾覆翻沉,后果搞不好比“世越”号还惨。当然,这是水面舰艇的情况,如果是潜艇,就不涉及这么多复杂的计算了,因为潜航时的潜艇根本就没有储备浮力,一旦耐压壳体大范围破损漏水,即使有最优秀的损管能力,潜艇彻底玩完的概率也接近100%。所以,潜艇兵所面临的危险,远不是水面舰能比的,所以啊,说每个潜艇兵都是英雄其实一点都不夸张。

总之,对海军而言,舰艇损管工作就像内功,和城市的下水道一样,看不见但非常重要,损管不及格,后果真的很严重。如今,我国海军规模质量蹭蹭涨,但损管大法也要练起来哈。当然,看着我们人民海军高昂的士气,小兵兵我对咱们的损管能力还是很放心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