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小女孩的一句谣言,搞得大汉帝国鸡犬不宁,连皇宫都差点搬家

汉成帝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七月二十八日,长安城里突然一片混乱,老百姓拖家带口,齐齐向城门口拥,所有人高呼洪水来了,要求上城墙,局面几近失控。连皇宫里也乱作一团,不知所措。

汉成帝刘骜赶紧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众大臣面面相觑:没见过这种阵势啊!洪水不像来敌入侵,关上城门还能抵挡,这洪水也拦不住啊。城里的传言越传越真,越传越邪乎,说那洪水势头足够淹没城头!

还是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有注意,他建议,即刻找船,太后皇上和嫔妃们赶紧登船,老百姓入宫城高地避难。恐怕这也是当时唯一能做的工作了。这时,一直不说话的左将军王商开口了:自古以来,即使无道的末世王朝,也没听说大水能淹没城墙的,何况现在是太平盛世呢。这肯定是谣传,千万别让老百姓进宫城,以免人造成更大的恐慌。

九岁小女孩的一句谣言,搞得大汉帝国鸡犬不宁,连皇宫都差点搬家

汉长安

他这一说,所有人都冷静下来了。有道理啊,怎么能发这么大的水呢?谁能预测,还是谁看见了?如果看见了的话,这么长时间大水不早来了?

于是派人去调查,果然是谣言。

大家松了一口气,所有人都对王商竖大拇指,还是你睿智,处变不惊,料事如神,大将风范!大将?那个真正的大将军呢?此时大将军王凤羞得无地自容,只恨未央宫地板质量太好。我为啥就这么慌呢,咋就没想到可能是谣言呢?被王商这般羞辱!

如果故事就这么结束,那就太没滋味了,顶多就是一出小闹剧,不足以史家费笔墨记载。事实上史书还记录了一个细节:这个谣言的开端竟然是一个叫陈持弓的9岁的小女孩!一路从渭河边上跑进横城门,更加吊诡的是,她竟然轻松地跑进了未央宫的掖门,宫门众多的守卫们居然谁都没看见她!要知道,这里可是皇帝起居的地方,是警卫最森严的地方。

遗憾的是,历史没有记载小女孩的言录,她是从何而知洪水将至,又是怎么进了未央宫的,这事从此成了悬案。

九岁小女孩的一句谣言,搞得大汉帝国鸡犬不宁,连皇宫都差点搬家

是不是读出点弦外之音?欲说还休。恐怕班固记录时也怀疑其中有诈,但又没有证据,索性都写出来,读者自己省思。

一般来说,有两种可能:一、彻头彻尾人为策划的谣言;二、纯属偶然事件。

先看第一种可能,人为造谣。如果人为造谣,从史书描述受害者是王凤,得利者是王商,本着谁得利谁就是最大嫌疑的原则,王商是造谣者。可是仔细分析一下,似乎又站不住脚,王凤是丢了面子,但也没有实质受损,对致力于扳倒王凤的王商来说,连挠痒痒都算不上。王商倒是因此提高了声望,不过有限。

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是王商策划,那么那就要准确地预测出王凤在洪水来临时的举动,而这个举动必须对王凤来说伤害较大。这难度太高,王凤也有可能什么主意也没有。即使后来王凤出的主意有点馊,但对王商的帮助也不是太大,相对于造谣的成本实在划不来,所以王商人为造谣可能性不太大。

九岁小女孩的一句谣言,搞得大汉帝国鸡犬不宁,连皇宫都差点搬家

水淹长安城

第二种可能,纯属偶然。恐怕也很难让人信服,9岁的女孩,没有智商问题或精神病记载,干出这么大惊天动地的荒唐事,处处是疑点,更可疑的是为什么就没有继续追查?

似乎两种可能性都不能排除,也无法证实。笔者更相信第一种说法,只是策划人也许不是王商,也许就是王商,只是他们的目的没达成,或者是达到了某个不被人关注的目的。遗憾的是历史没有留下足够的资料。

这些都是洪水事件表层的秘密,结果是什么,不重要了,其实就这件事来说它还隐藏了一个更大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西汉帝国已经摇摇欲坠,行将崩溃!

九岁小女孩的一句谣言,搞得大汉帝国鸡犬不宁,连皇宫都差点搬家

这绝不是我故弄玄虚,我也不是研究谶纬学说的西汉穿越者,但我知道一个道理:谣传的发端来自人心的迷失!一个人的迷失不足以代表社会现象,但如果全城的人心都迷失了,那还不足以说明这个社会出问题了吗?洪水代表的是一切摧残民生的恶势力,老百姓对他们是恐惧到了极点。而当时的汉朝政府又不能给与老百姓一点安全感,老百姓在这些恶势力面前得不到救助,第一时间出逃,恐怕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事实上,西汉末年的老百姓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

所以当小女孩陈持弓高呼洪水来啦的时候,每天生活在恐惧压力(天灾、贪官、恶霸、贫穷、疾病......)下的长安市民瞬间崩溃,"跑"成为第一选择,少数人的奔走呼号很快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心动荡的市民,于是,恐怖气氛几何级数剧增,并迅速传遍全城......

大汉帝国的人心垮了,大汉帝国的根基松了!

这才是洪水事件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