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紐村:劉海修道成仙的地方

其實,劉海的名氣漸大,更多是源於“劉海砍椎“劇目、 劉海戲金蠟”、劉海戲金錢”的傳說故事等。清代中葉,以”劉海得道”、 “劉海砍樵”等為內容的蒲劇劇目就已在晉陝豫黃河三角地區廣泛傳播了。臨汾蒲縣柏山廟降臺題壁就有:咸豐三年三月二十八日蒲州慶徐班演出《劉海砍樵)。其劇目反映的是,樵夫劉海砍柴遇仙得道,遵強行事,終成正果。

西紐村:劉海修道成仙的地方

《劉海砍樵》等的源起實際上都發跡於西紐村。劉海從白鬚老人處得到“寶物”後,常到溝後女媧娘娘廟坡砍柴、為人幫工。因他鋤過的田禾耐旱,所以村上的金財主也硬是要僱劉海鋤田。不料金家田裡禾苗經劉海鋤後,反而枯得更快。氣極的金財主在地上亂蹦,不想一腳踩空,一條腿竟然蹦斷了。

西紐村:劉海修道成仙的地方

狗腿子一見主子跌傷, 慌忙抬起欲走,不想溝後卻躥出一條野狗。嚇的狗腿子扔下主子就跑,金財主慌亂之中竟然失足跌進了那眼大口井裡。井裡正是個蛤蟆窩,他落井後即變成了三條腿蛤蟆,人們把三條腿蛤蟆叫蟾蜍,再加上金財主的姓,就把三條腿蛤蟆叫做“金蟾”。雲遊四方的劉海,想家了便回到西紐村,幫村人下地幹話。得知那隻金蟾還活在井裡,他便把錢串子吊在井裡戲弄它。金蟾不忘愛錢,看見錢串子就睜大眼,躥呀,躥呀,但不論怎麼躥跳,總是差半寸叼不著錢。“劉海戲金蟾”、 “劉海戲金錢”的傳說從此不脛而走。

西紐村:劉海修道成仙的地方

為“仙人劉海修道處”豎碑的謝允升、謝進印,據傳是清順治年間臨科進士,屬叔侄二人。西紐村西南五百米處的魁星閣(遺址土臺基依舊在)、第二居民組原謝家祠堂背後文昌閣,就是鄉賢專為彰其叔侄業績所建。據說,叔侄二人為官清廉,從“西省” (指陝西省)“致仕歸裡”, 更無多少積蓄,所攜盤費害怕行路不安全,便打包裝進棺材,扮作靈喪。臨出發前,叔侄許下誓願,如上天開眼佑其安全抵家,將以所有積存在村中關廟戲臺與過廳間豎立兩通三丈六尺高鑄鐵旗杆。西紐村年紀大一點的人對此鐵旗杆都記憶猶新,大鍊鋼鐵前,旗杆上風起鈴響,全村人聽鈴聲都可辨得風速大小。過了那個年代,即再未聽到鈴鐺響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