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在扎溪草原落地生根

人民法治网讯(记者 陈俊伶) 石渠县位于四川西北海拔4200米的“扎溪卡草原”,辖区自然条件恶劣,素有“生命禁区”之称,令人“望而生畏”,全县面积25191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场),有常住人口10万余人。石渠襟两江、连三省、毗八县,维稳工作点多、面广、战线长,矛盾纠纷频发。

近年来,石渠公安以基层基础优先发展为战略导向,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准,坚持学习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

石渠是四川最大的高原畜牧县,辖区群众90%以上以牧牛放羊为业,另外石渠盛产虫草、贝母,其中白菌是石渠独有的特产,因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导致辖区“三山一界”矛盾纠纷频发,针对这一现状石渠公安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原则,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马背上的调解员

因石渠地广人稀,辖区很多远牧点至今还未通路,石渠公安因地制宜,为便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开展,成立了一只以派出所为主力军的“马背上的调解员”队伍,今年以来,5个片区中心派出所调解员共计深入辖区200余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有效防范化解了一批风险隐患,确保了辖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枫桥经验”在扎溪草原落地生根


今年6月正值虫草采挖季节,石渠公安扎多派出所调解员深入虫草采挖点,长期驻守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和社会面稳控工作,辖区两个村之间因越界采挖虫草引发了矛盾纠纷,了解情况后,扎多派出所所长旦增泽翁带领民警随即开始了调处工作,在调解中,双方代表言辞激烈不愿妥协,旦增泽翁见状这样调解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找来了相关部门一起为双方拟定了调解协议,协议内容考虑了双方各自的诉求,并在调解员共同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马背上的调解员又一次成功维护了虫草采挖期间社会大局稳定。

“4+N”多元化调解模式

今年以来,石渠公安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中,总结出了“4+N”多元化调解模式:4是区乡政府、派出所、司法所、村两委,N是指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今年“4+N”调处模式启动以来已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是石渠公安践行枫桥经验向群众许下的庄严承诺。


“枫桥经验”在扎溪草原落地生根


“缺氧不缺信念、缺氧不缺激情、缺氧不缺智慧”,在一个含氧量不足内地一半的高原地区,石渠公安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政法系统“枫桥经验”,并使“枫桥经验”在石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