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調更多產能過剩行業加快出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鞏固、增強、提升、暢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會議要求推動更多產能過剩行業加快出清。

會議認為,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

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推動更多產能過剩行業加快出清,降低全社會各類營商成本,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

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發揮企業和企業家主觀能動性,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和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正向激勵和優勝劣汰,發展更多優質企業。

提升產業鏈水平,注重利用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培育和發展新的產業集群。

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提高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形成國內市場和生產主體、經濟增長和就業擴大、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循環。

2015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為去產能、降成本、去庫存、補短板、去槓桿。

2016年初,中國公佈鋼鐵、煤炭兩行業的化解過剩產能的指導意見,並在不久後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列入去產能的目標,2017年鋼鐵、煤電、煤炭三個行業的去產能目標也列入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在於“破”、“立”、“降”三項措施。

2018年中國將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左右、淘汰關停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的目標任務。

中國鋼鐵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遲京東近日表示,2016年以來,中國鋼鐵行業已化解鋼鐵產能接近1.5億噸,全面取締了1.4億噸的地條鋼,中國鋼鐵行業去產能任務基本完成。

2016年以來,中國累計退出煤炭產能超過5億噸,提前超額完成了年度各項目標任務,供給質量和效率大幅提升,行業運行狀況明顯好轉,產業結構調整和佈局優化取得積極進展,市場競爭秩序得到有效規範,長效機制逐步建立完善。

2018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通知》提出,將由總量性去產能轉向系統性去產能、結構性優產能為主,堅持破立結合、先立後破。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原有的鋼鐵煤炭等行業的去產能工作告一段落後,中國將推動更多產能過剩行業的去產能工作,後者更多采取市場化、法治化的手段來開展,在措施上更具彈性,避免“一刀切”對市場帶來的影響。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