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拓寬面向東協的開放之門

(原標題)改革,拓寬面向東盟的開放之門——崇左建市十五週年改革開放工作綜述

□ 本報記者 蔣欣攸

從無到有,從一片亂石堆到新城建立,從小規模、簡單化的口岸貿易,到奔馳的中越班列,從一座新城到面向東盟的西南國際大通道,對臨近東盟的崇左來說,不斷改革開放是其生命力所在。

幾組數據見證崇左改革開放的成就。2017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1339億元,進出口總額連續9年穩居廣西第一,出口總額連續11年穩居廣西第一。其中,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總額630億元,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口岸貿易加工業總產值70億元,增長122%;邊民通過參與互市貿易直接或間接獲益約8億元,其中貧困邊民收益約2億元,人均收益6000多元。

幾個變化體現崇左改革開放的廣度。最初的崇左開放以貨物貿易為主,如今,崇左已實現資本、技術、文化、人才的開放。“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型升級,商賈雲集盛景顯現,改變了口岸貿易加工業為零的歷史;打造沿邊開放發展重要平臺,產業聚集有了支撐點;沿邊金融綜合特色改革,中越雙方貿易暢通、資金融通;跨境勞務合作特色改革加快推進,滿足邊境地區日益增長的用工需求……

人流、物流、資金流彙集湧動在這個中國邊境口岸最多的城市。

多重利好政策疊加,改革開放大門越敞越開

近年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紮實”新要求,按照自治區打造“南向、北聯、東融、西拓”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部署,立足“邊”的優勢,做足“邊”的文章,崇左充分利用廣西憑祥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中國—東盟(憑祥)邊境貿易國檢試驗區等平臺,大膽探索、先行先試,謀劃推進一批標誌性沿邊開放體制改革新舉措,改革開放的大門越敞越開。

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廣西憑祥重點開發開放實驗區、憑祥綜合保稅區……近年來,在對外開放的號角下,崇左肩負著眾多國家戰略和改革試點,全市有2個國家級產業園區、4個自治區A類園區和1個B類園區。在享受開放紅利的同時,崇左更加快進行制度創新,以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為進一步改革開放先行探路。

我市加快了園區體制機制特色改革,打造沿邊開放發展重要平臺。深化園區審批、財稅、監管、服務等體制改革,不斷優化園區環境,憑祥綜合保稅區“一次備案、多次使用”“委內加工監管”“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大宗商品現貨保稅交易”等改革事項穩步推進,2017年完成進出口額215億美元,在全國56個封關運營綜合保稅區中排第13位。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擴區調整加快推進,制定出臺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總體方案、財政管理體制等改革新舉措,深入推進憑祥寧明同城一體化。深化中泰崇左產業園體制機制改革,授予園區“一級政府”管理權限,推行“馬上辦理”新模式。

進出口貨物的通關速度也隨著通關體制機制特色改革的推進駛入“快車道”。

我市抓好口岸關檢合作“三個一”(一次查驗、一次申報、一次放行)改革工作,開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試點,口岸查驗申報項目從原來169項優化為92項,企業辦理查驗等候時間縮短50%以上。推行“5+2”工作制和“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簡化通關手續,友誼關口岸平均通關作業時間僅為8分多鐘,成為廣西通關效率最高的口岸。建設全國第一個國檢試驗區——憑祥(卡鳳)國檢試驗區,創新邊境貿易檢驗檢疫工作機制、業務模式、通關便利化新舉措,首開全國邊境貿易監管模式全方位創新先河,送樣檢測週期從原來的1-2天縮短為2個小時,試驗區內邊民互市申報只需20秒,通關時間縮短60%。探索“兩國一檢”新型通關查驗新模式,中越友誼關—友誼國際口岸貨運專用通道開通後每天通關車輛由800多輛增至1300多輛。

改革多點開花,跨境合作深化

園區平臺建設成為了一個產業集群打造的承接點,高效的通關效率加速了資源的集聚,一個新興產業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醞釀。中越電子產品零配件、農副產品彙聚在各大園區,以各大園區平臺為起點,口岸貿易加工業在我市蔓延開來, 加快“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型升級的步伐。

我市組織實施《口岸經濟大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出臺《崇左市實施加工貿易倍增計劃若干優惠政策試行辦法》等一系列改革新舉措,堅持做大貿易總量與做優結構“兩手抓”,補齊口岸加工業短板。同時,利用邊民每人每天進口8000元貨物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的優惠政策,在全國邊境地區率先組建邊民互助組、合作社等模式,引導邊民抱團開展互市貿易,促進互市商品落地加工、貧困邊民增收致富。

邊境互市貿易量不斷增大,一項項措施讓互市貿易做到了“真邊民、真交易、真結算”。我市積極推進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全區前列: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穩居全區首位,推動建立規範的人民幣對越南盾直接匯率形成機制,推進人民幣與越南盾的特許兌換業務,截至目前全市跨境人民幣實際收付結算量累計4353億元;率先開展人民幣、越南盾現鈔跨境調運,開啟了廣西通過陸路口岸直接從越南調運越南盾現鈔的先河;2018年2月28日率先開展首筆中越人民幣現鈔跨境調運業務,標誌著廣西真正建立中越雙邊本幣迴流機制,形成了人民幣“出得去、留得住、回得來”的閉環流動模式。在改革進程中建立起來的邊民貿易結算服務中心,降低邊民分散結算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推動互市貿易結算便利化、規範化。

另外一方面,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得邊境地區用工需求成倍增加,跨境勞務合作的試水,實現了多方共贏。我市分別與越南諒山、高平兩省簽署跨境勞務合作協議,建立中越勞務合作新機制。出臺中越跨境勞務合作試點工作方案、境外邊民入境務工管理實施細則,明確停留時限、辦理流程和跟蹤管理服務等事項,落實人員管理備案制度,解決務工人員管理難等瓶頸。加快推進“兩個中心、一個平臺”建設(境外邊民務工管理服務中心、境外邊民務工健康體檢中心、境外邊民務工數據信息平臺),實行“一站式”“一條龍”服務,實現申請、體檢、審核、簽證一體化,將跨境勞務合作納入規範化管理軌道。2017年以來全市辦理務工、停留手續的越南勞工超過10萬人次。

一個新的業態也在改革中孕育。往來的經濟貿易物流、客貨運車流、旅遊勞務人流逐年增大,為我國帶來重大機遇的同時,也產生了重重風險。傳統保險已無法滿足沿邊地區的需要,跨境保險應運而生。

我市跨境保險業務實現全國 “兩首單”突破,2017年9月5日,中國人保財險廣西分公司在憑祥市正式簽發全國第一單機動車出境綜合商業保險,填補了行業出境機動車保險產品的空白;2017年8月30日,中國人壽崇左分公司在憑祥簽訂全國首單跨境勞務人員意外險,標誌著崇左跨境勞務人員意外保險項目正式落地。我市還積極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溝通合作並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協定中信保通過為我市外貿企業提供出口收匯風險保障、商債追收、信息諮詢等金融服務,幫助外貿企業破解“有單不敢接”“有單無力接”的難題,為全市邊貿繁榮提供了風險保障。

“跳出崇左看崇左”,建市之初的一句話語展現了開放崇左的眼界和胸懷。改革開放沒有完成時,在 “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下,崇左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