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軍內部居然也有水泊梁山式的座次標準,想知道誰排第一嗎?

川軍內部居然也有水泊梁山式的座次標準,想知道誰排第一嗎?

(電視連續劇《正者無敵》)

1933年10月4日,劉湘當著諸侯部屬們的面,在成都正式宣誓就職“四川剿匪總司令”。之後,便發佈了六路“征剿令”,準備向紅軍發動進攻。

出征之前,劉湘公開宣稱“三個月內全部肅清川陝蘇區的紅軍”。

這並非完全大言,而是有一定的實力依據。

時間到了“戰國末期”,六強皆有定數,所謂六路,實際上也就是“六強”。除劉湘自統一路外,其餘五路依次為鄧錫侯、田頌堯、李家鈺、楊森、劉存厚,交椅排法完全按照“水泊梁山標準”,武功與資歷綜合,但以武功為先,然後誰大誰坐前。

六路集中了當時所能集中的大部分川軍精銳,計有一百多個團,二十萬人馬,反觀紅四方面軍,儘管打垮田頌堯後即進行了擴充,但也只發展到五萬餘人,而且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新兵。

川軍內部居然也有水泊梁山式的座次標準,想知道誰排第一嗎?

(電視連續劇《正者無敵》)

兵力佔有絕對優勢,自然是王道,可自古以來,戰場又都是一個時時能誕生奇蹟的地方,這回創造奇蹟的是徐向前。

早在劉湘宣誓就職之前,徐帥就預先破掉了“六路”中的兩路:楊森和劉存厚。

楊森和劉存厚的防區也都在川北,與田頌堯毗鄰,田頌堯兵敗,如同在他們頭頂上響了個炸雷,讓二人吃驚不已,有朝不保夕之感。

依照楊森以往的脾氣,那是非要鬥一下不可的,但他如今地盤很小,部隊也少,全部加起來不過才兩萬,僅是田頌堯“三路圍攻”所用兵力的三分之一。再說了,蔣介石好歹還給了田頌堯一個“剿匪督辦”呢,楊森什麼都沒撈著,幹嘛非要去太歲爺頭上動土?

楊森另闢蹊徑,他與紅軍進行秘密談判,提出“互相支援,互不侵犯”。雙方達成協議後,他率先給紅軍送去地圖和藥品,以示誠意。

川軍內部居然也有水泊梁山式的座次標準,想知道誰排第一嗎?

(電視連續劇《正者無敵》)

這些當然都得瞞過蔣介石的耳目,所以還得演戲。

先是紅軍那邊假裝殺過來,然後楊森這邊派一個連虛張聲勢地大喊:“紅軍又過來囉!”

喊完就亂放槍,放完槍衝鋒,雙方以衝鋒為掩護,順勢完成所有物件的交接。紅軍拿到東西后,也就撤走了。

仗打得蹊蹺,連當地老百姓都覺得奇怪:“這次紅軍怎麼撤退得這麼快?”

楊森跟田頌堯最初一樣,他的那套經驗還是諸侯經驗,不知道紅軍並非諸侯,可不會跟他玩梁山泊兄弟那一套。事實上,楊森的前哨據點直接伸入巴中,極大限制和影響著紅軍的行動,紅軍是一定要拔掉他這顆釘子的,這是戰略高度,沒得商量。

幾天之後,徐向前一聲令下,紅軍趁著雨夜發起隱蔽大突襲,楊森猝不及防,被打得暈頭轉向,於是也不得不退守嘉陵江西岸,成了“田頌堯第二”。

川軍內部居然也有水泊梁山式的座次標準,想知道誰排第一嗎?

(電視連續劇《十送紅軍》)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四川王和他的天下》)

實體書《四川王和他的天下》已出版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