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急煞:就因為我多嘴,從此我家孩子就被老師剝奪了分享零食權

歡歡媽媽這幾天可謂是焦頭爛額,到處找朋友尋找合適的方法去解決那件“不解決連覺都睡不著”的“孩子的小事”。那麼,孩子到底怎麼了呢?

事情是這樣的:歡歡自從上了幼兒園小班之後,就接連不斷地收到同學們的“分享零食”,幾乎每天放學,媽媽都能從她口袋裡找出小糖果小餅乾等各種小零食。歡歡還告訴媽媽,有些小朋友帶來的小零食是沒有小袋子(分裝)的,就是一大包打開,然後大家一起吃掉,比如彩虹糖,巧克力豆什麼的,有時是課後老師帶著那位帶東西的小朋友一起分發的,有時是中飯後遛彎消食的時間分享的。

家長急煞:就因為我多嘴,從此我家孩子就被老師剝奪了分享零食權

歡歡媽媽這是越聽越心驚!孩子的小白牙齒啊,這是要被毀了啊!孩子們吃了糖果,有時喝個水,有時就直接上課了,更有時就直接午睡去了。。。。。。

於是啊,在前幾天的家長開放日上,歡歡媽媽就忍不住上臺提了這個問題,希望家長們不要給孩子帶小零食上學來分享了,畢竟還是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吃了糖果不會主動去漱口喝水的。當下,臺下的家長几乎都響應了,說歡歡媽媽說的是對的,咱不能吃壞了孩子的牙齒和身體!歡歡媽媽也是心底一鬆,長呼了口氣。

家長急煞:就因為我多嘴,從此我家孩子就被老師剝奪了分享零食權

但是,開心不過幾天。一天放學,歡歡一走出幼兒園門口就抱著媽媽大腿大哭起來,委屈的跟什麼似的。歡歡媽媽趕緊抱起孩子問孩子怎麼了。歡歡哭著說:媽媽,今天下午老師給小朋友們發小桔子,大家都有,就我沒有!我去問老師要,老師不給我,還說是媽媽你不讓我在幼兒園吃東西的!555555。。。。。。

看著委屈不已的孩子,想著“我明明是說讓孩子們儘量不要分享糖果會傷牙齒的,但水果又不是糖果!老師給孩子們都發的憑什麼就不給我家孩子呢!這不存心針對我家孩子嘛!”歡歡媽媽氣得當場就折返幼兒園了!當媽的人都懂得!孩子是媽媽的心頭寶啊!媽媽氣衝腦顱時,哪還顧得到控制情緒啊?!

家長急煞:就因為我多嘴,從此我家孩子就被老師剝奪了分享零食權

於是,家長和老師之間,一場很尷尬的理論上演了!

老師:歡歡媽媽啊,當時是你說的,不要讓孩子吃零食的,水果也是小零食啊,我們就不敢讓你家孩子吃了,怕吃了把牙齒吃壞了,我們就很難向你交待了!

歡歡媽媽:老師,我說的是小零食,糖果餅乾什麼的,孩子吃了不漱口不喝水是會蛀牙的!水果不是零食,至少不是糖類那種!而且水果是老師你發的,小朋友們都有,就歡歡沒有她非常傷心,以為老師不喜歡她了!

老師:我們當老師的,對孩子們都是一視同仁的!沒有什麼喜歡不喜歡的!之前允許孩子們帶小食物來班裡,也是想讓孩子們學會一起分享的快樂!現在的孩子都金貴的不得了,有些家長既然提出了特殊要求,那麼我們做老師的是一定要按照家長意思來的,不然家長不高興了跑去教育局告狀了我們也會倒黴的啊!哎,老師不好當啊,一個班30多個孩子,真的很難面面俱到的。希望家長多理解

老師說完就說了句“抱歉,我要下班了,我也要去接孩子了,我孩子還在學校門口吹著冷風等著我去接呢!再見啊!”然後就轉身走了。留下淚流滿面的歡歡和一臉茫然的歡歡媽媽在風中凌亂。。。。。。

家長急煞:就因為我多嘴,從此我家孩子就被老師剝奪了分享零食權

後一天,又有小朋友分享了小餅乾,歡歡還是沒拿到。這次,歡歡不敢去問老師要了,也沒有在校門口就哭,只是,到了家後,躲在自己的小床上抱著娃娃默默地掉眼淚。歡歡媽媽問了很久,才知道又有小餅乾事件了。

這下,歡歡媽媽真是急了,怎麼辦?跟老師賠禮道歉?可是明明感覺自己沒做錯什麼啊!任由事態發展下去?孩子才小班,還有兩年半在老師手裡,關係搞僵了,怕老師給孩子穿小鞋啊!換班級?換幼兒園?很麻煩啊,畢竟要找一個各方面條件合適的幼兒園不容易啊!唉。。。。。。歡歡媽媽急煞了。

家長急煞:就因為我多嘴,從此我家孩子就被老師剝奪了分享零食權

同為幼兒園寶媽,我特別理解歡歡媽媽這時的焦慮,她後悔自己衝動了,如果當時她發現班級裡有不妥的現象之後,私下跟老師先溝通下,而不是選全體家長都在的情況下直接向老師“發表意見”,相信大家都會舒服很多。

嗯,自孩子入幼兒園之後,我們當媽媽的半顆心總吊在那邊了,不是不信任老師,而是現在幼兒園普遍班級孩子人數多,老師少,要一一關注到位是不可能的,小班孩子年齡又小沒有任何自保能力,在慢慢適應群體生活時多需要一個美好的啟蒙啊!

我們總說,家園共建,家長和老師一起帶領孩子們健康成長!可事實上,我們懂的,成人的世界總是充滿殘缺!在幼兒園老師資質良莠不齊的現狀下,能遇到一個好老師那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啊!反之,我們當家長的就會陷入尷尬的被動局面。要破局,肯定是要費一番心思了。要再次交好還是換班換校,就要請家長三思而後行了。

那麼,你們怎麼看?足智多謀的頭條網友們,有沒有良策分享給歡歡媽媽呢?歡迎留言告知哦!

--------------------

更多真實的育兒體驗,歡迎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的頭條號(育兒路上遇見你),漫漫育兒路,苦與樂的堅持,讓我們一起分享交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