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一位農民在田裡鋤地,挖出一件國寶級文物,專家獎勵其500元

陝西一位農民在田裡鋤地,挖出一件國寶級文物,專家獎勵其500元

歷史一直是我們非常自豪的話題,一位我們有東西可談而且往往非常精彩,這點從我們國家館藏的文物就能體現出來,恐怕沒有哪個國家的文物數量能比得了中國,研究價值就更不用說了。而說到文物,最近常有老百姓上交文物獲得獎勵的新聞,不過很多人都認為物質獎勵跟文物本身的價值根本不相符,這又從何說起呢?

在很多人看來,國家之所以能擁有數量如此龐大的國寶,考古隊肯定是立了頭功。其實不然,實事求是地說大部分文物的發現者都不是考古專家而是老百姓。比如享譽世界的兵馬俑,雖然現在看起來規模很大、很驚人,但最早發現它的卻是陝西的一個農民。

事實上,有些文物不光是老百姓首先發現的、甚至還是老百姓挖出來的,這樣的事情並不罕見。而我們都知道,一般來說文物都有很高的價值,不僅僅是研究方面,直接變賣也能得到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如果是珍稀文物那就更無法估量了。

相關部門當然對此心知肚明,但畢竟很多文物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一旦流失海外將造成不小的損失,所以必須鼓勵老百姓把手裡的文物主動上交給國家,這樣才能更好地對文物進行保護和研究。

當然了,對於這種利國利民的好事國家也不會冷眼相待,肯定要給上交者一定的補償和嘉獎,但大家都明白,物質上的獎勵肯定遠遠低於文物本身的價值。

陝西一位農民在田裡鋤地,挖出一件國寶級文物,專家獎勵其500元

前面我們說到,兵馬俑就是陝西的一個農民發現的,其實陝西是個歷史名城、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所以這片土地上的文物也不在少數。

不久前陝西一位農民就發現了一件國寶級文物,當時他正在田裡鋤地,結果一鋤頭下去竟挖到了什麼堅硬的東西上,慢慢挖出來之後他發現,這東西竟是把古劍。

陝西一位農民在田裡鋤地,挖出一件國寶級文物,專家獎勵其500元

經人鑑定,這把古劍可不是普通的古劍,它應該出自戰國時期、材質主要是青銅,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腐蝕已經長滿了綠毛。可想而知,這樣的古董一定很值錢,但這農民覺得文物應該是國家的,最後還是上交給了當地相關部門。後來這把劍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為了表揚這位農民的義舉,國家決定給他頒發一面錦旗以及榮譽證書,同時專家獎勵其500元。

陝西一位農民在田裡鋤地,挖出一件國寶級文物,專家獎勵其500元

當地媒體知道這個新聞之後紛紛前去採訪,期間記者問那農民說:如果再撿到文物還會繼續上交給國家嗎?誰知他默默搖搖頭,卻說以後不會再這麼幹了,因為在這之前他們一家人生活得很平靜,可自打挖了文物之後他一下子變得出名了,整天被攪得不安生,最重要的是有些媒體提出了種種質疑,這讓他很委屈,所以希望以後再也不要碰到這種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