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情!童年的味道


故鄉情!童年的味道

(70年代的新化鄉磨裡村弄流屯)

在外鄉工作卻時常回到家鄉去。雖然,沒有能給家鄉人造什麼福廕,卻愛和家鄉的親人交心閒談,不敢有任何有損家鄉人民利益言行,因為回報家鄉,是我們這些遊子的唯一心願。

故鄉情!童年的味道

常憶得,小時候,父母都上山做工拿公分,四歲的我和六歲的哥哥在家帶幾個月的弟弟。

也許是餓了,也許是渴了,弟弟哭了。家裡沒有飯,沒有果餅,更沒有糖水牛奶。我們就揹著弟弟到寨裡去找正在哺乳的大嬸大媽們,讓她們允許我的弟弟吸上幾口奶水。

弟弟吸了幾口奶水之後,不哭了,睡了。

哥哥姐姐們告訴我,我小時候也是得哥哥姐姐們背去寨裡討奶水喝的。

當然,我媽媽也給寨子裡的很多孩子喝過奶水。

我不知道我曾經喝過了我媽之外的哪些女人的奶水。但我確信自己是得喝過很多人的奶水的。而如今已經長大了我,何曾報答過誰的恩情?

在我成長的歷程裡,有過多少雙手把跌倒的我扶起來;有過多少雙手牽拉著我學習走路;有過多少人教我咿呀學語;有過多少人背過我;抱過我;有過多少人對我進行了苦口婆心的教育,讓我學做正直善良的人。

在這些年裡,有多少人給我吃過一片肉;一個蛋;一個紅薯;一個芭蕉;一個果子;甚至一碗飯;一棒玉米;

家鄉的親人啊,這些你們·自然而然的隨手做了,卻沒有誰曾經想過要有回報。

同齡的孩子們,大家可否還曾記得,晚飯過後,我們經常聚在哪一家門前的曬塔上,聽老人們講述各種故事,跟老人們學唱各類歌謠。

在生產隊分糧,評公分時,我們在他們家的火炕下烤玉米,或燒紅薯,燒炸玉米粒。

我們還和大人們一起上山去守野豬,收玉米。在大人收割的稻田裡去捉蚱蜢,拾稻穗。

我們一起揹著背篼,掛著竹籃在田野裡採豬菜,採野菜。什麼野蒿菜,野芹菜,金錢菜等等。

我們還上山或竄山溝採過豬菜,採過蕨菜,挖過竹筍,什麼甜竹,苦竹,金竹,白竹等等。

我們一起扛過柴,一起劈柴。

我們一起翻山越嶺去找過木耳。下雨天,全身溼透,清鼻涕都流了,嘴唇發烏,我們只是喝點熱湯跑跑跳跳就好。

故鄉情!童年的味道

(70年代的新化鄉磨裡村)

我們一起撿過青剛果,剝荃皮。燒火炭,挖山芍,在山上,我們一起吃過捻果,火炭木果,楊梅果,無花果,牛甘果,絲栗子,吃過烏泡,黃泡,吃過茅草根,地龍過。挖過各類藥材,在誰誰家裡吃過柑果,柚子,桃子,梨子,李子,枇杷,

我們在河裡溪溝裡趕過魚,抓過螃蟹。

在淺灘築壩圍魚,趕魚進魚籠。

春末夏初,我們在淺水灘圍壩,引魚進來交配而捕獲。

有時,我們還在夜裡拿火把到河裡去插魚,捉田雞。

夏天,我們就挖蚯蚓去釣魚。有白條的,有無鱗的蛇魚,劍魚,鯰魚等等,有時還釣到烏龜。

也可以在河裡遊戲。比遊得快的,比潛水久的,比在洪水的波浪上游動的。

我們會跟在大人的牛後面,在新耙的水田裡捉螻蟻。插秧前後,到田裡撿田螺。

收割時,在割稻穀的人前攔捉蚱蜢。

收割之後,白天就在田裡打陀螺。打毽子。夜裡我們就在田野裡捉迷藏。老鷹抓小雞,民兵捉強盜,漁網斷等等。

我們會做很多武器,槍,刀,劍,彈弓,弓箭等等。

可以踩高蹺。

我們一起幫學校放羊,砍杉木草,油茶草。

故鄉情!童年的味道

在學校。我們一起早讀書,寫字,打鬧,修整校園。在青剛果上滑溜,拔河,唱歌,演戲。當哥哥扮演大鬍子的老爺爺唱“汽車翻過獨地坡”時候,我們羨慕極了。

故鄉情!童年的味道

(1989年的百色民族師範)

我記得有一年,哥哥們背這樣的歌詞“當年我和你哥去討飯,走過這座獨木橋,光著背,赤著腳,人走橋上閃又搖;如今這座橋,鋼骨水泥造,又寬又牢;快些走,早點到,咱們的公糧早得交。”

春節,我們去山洞玩。

每年,我們總是追著電影隊到鄰近村屯去看電影。電影散場後,大家打著火把呼啦啦地從別寨跑回家的熱鬧場面。

來自:樂業縣新化中學 黃金雲文圖、網絡配圖

總審編:南方火力點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