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追封令妃為後的禮儀是怎樣的?

用戶1093458100007


令妃名為魏佳氏,嘉慶帝生母,內管領魏清泰之女。在二月河的《乾隆皇帝》曾有描敘。本是傅恆家送到皇后富察氏宮中,才做了大宮女,後被乾隆看中抬旗封了貴人。乾隆十年封魏貴人,同年晉封令嬪;十三年封令妃;乾隆二十四年封令貴妃: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三十年晉封皇貴妃,這段升職之路僅用了20年,乾隆後宮中只有她擁有這樣的晉升速度,可見其很受寵愛。此時的富察皇后已經去世,而繼後那拉氏也失寵,令妃便是後宮職位最高的位分,代皇后之權責,統攝六宮長達十年之久。



乾隆三十八年,令妃所生皇十五子永琰。被秘密立儲,乾隆將永琰的名字寫在詔書上,這個時候的永琰年僅13歲,秘密立儲的事情乾隆按照祖制沒有告訴任何人。但卻給了她最大的權力,代行皇后權力,統領六宮。令妃從出身地位的包衣奴才,憑藉著美貌與智慧加上生育能力走上了人生巔峰,她也是乾隆後宮妃嬪中生育子女最多的一位。

可是沒能等到兒子嘉慶帝登上皇位那天,令妃便去世了,享年49歲,諡號令懿皇貴妃,直到去世20年後,才被乾隆追封為孝儀純皇后,那麼為什麼在令妃死後這麼久才追封為皇后呢?


首先是令妃是漢人,並且出身低微,進宮後被抬旗,清朝靠的是子以母貴,乾隆絕不會允許一個包衣出身的奴才成為正統皇后,加上曾經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事件太過慘烈,雍正朝便開始嘗試秘密立儲政策,即便乾隆已經確定了太子人選,但如果令妃剛去世就被追封成皇后,那麼很明顯她的兒子就會成為嫡子,那麼太子人選便成了公開的秘密,沒有了秘密的意義。

但是在魏佳氏生前已經擁有東珠朝珠,而東珠朝珠是皇后才有資格佩戴。在《崇慶皇太后八旬萬壽圖》中也可以看到,令懿皇貴妃生前就佩戴了東珠,由此也可以看出乾隆雖然不能封她為皇后,但也給予了她特殊待遇。



乾隆為了彌補不能夠將令妃立即封為皇后的遺憾,在她死後為她做了不少越制的事情,按照清朝的祖制,皇后喪禮儀仗有77件,皇貴妃是58件,但是乾隆下旨將令妃的儀仗增加了18件,也就是76件,僅比皇后少一件,而慧賢皇貴妃53件。而乾隆在紀念令妃的詩中稱她為“蘭宮領袖”,並且將她葬入地宮,葬在自己的棺位右側,而這個位置的地位僅僅次於他的原配富察皇后,可見乾隆因為已秘密立儲,從心裡對令妃已認可了她的地位。

魏佳氏從一個毫無身份地位可言的宮女到成為後宮之主,三十多年來伴隨君側,小心翼翼地執掌著皇貴妃之權,十年中穩坐皇貴妃的高位而未遭乾隆帝的責難,實在是難得。她於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逝世,享年四十九歲。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宣示顒琰為皇太子,同時下令追封其母令懿皇貴妃為皇后,併為其上諡號為“孝儀純皇后”,葬於裕陵。


子云歸來


乾隆沒有追封令妃為後。是令妃的兒子十五阿哥永琰繼位後(既嘉慶帝)追封其母為後。


五月青橙


具體的就不講了。總之,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那是相當壯觀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