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临死前留下了三道遗嘱,分别是哪三个遗嘱?你怎么看?

羽评郡主


第一道:溥仪即大清皇帝位

当时的清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迫切需要一位才干和魄力出众的成年帝王来力挽狂澜,可慈禧却选了三岁的溥仪即位,到底几个意思,还嫌中国不够乱吗?当然,这点慈禧不是没有想到,她推出了B计划,遗命溥仪的父亲载沣为大清摄政王。



当时也有朝臣提出了,与其命载沣摄政,不如让他直接当皇帝好了。慈禧考虑再三,否决了这个提议,理由是同治、光绪、载沣是三兄弟,事不过三,三朝同代亘古未有,大不相宜。这是个牵强附会的理由,慈禧内心有她的如意算盘。如果载沣即位,那慈禧的侄女,也就是光绪的隆裕皇后不可能晋升为皇太后。

隆裕是载沣的嫂子,二人同辈,载沣怎么可能称呼嫂子为母后?可溥仪即位,他比隆裕小了一辈,隆裕就是大清名正言顺的皇太后,可以继续开启以前慈禧垂帘听政的模式,保证了慈禧娘家叶赫那拉氏家族的荣耀。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慈禧死后不到四年,大清就玩完了,她的如意算盘也落空了。

第二道:不得令太监擅权

看到这里忍不住笑了,打铁还需自身硬,慈禧自己将安德海、李莲英宠上了天,还好意思说明末之事,可为殷鉴?看来,老佛爷颇为自信,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的很到位。安德海狗仗人势,飞扬跋扈,在为皇帝采办龙衣期间惊州扰府,大肆受贿,这都不是慈禧惯出来的吗?



怎么样,嘚瑟过头,命丧黄泉了吧?李莲英虽然没有直接干预朝政,可极为贪财,如果朝臣有求于慈禧太后,则会第一个笼络李莲英,而李莲英也为了贪财,罔顾大体只知利己。只要能满足慈禧的权力欲望,李莲英穷尽心思,不择手段,不遗余力的将大清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三道:女人不得干政

这条更搞笑了,慈禧自己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反面教材吗?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莫非她终于在弥留之际良心发现?看看这么多年慈禧干的好事,向列强卑躬屈膝,奴颜媚骨,只要能保住手中的权力,割地赔款算的了什么,话说我泱泱天朝有的是银子和土地。



真不知道,慈禧在九泉之下,有何颜面面对大清的列祖列宗?难怪有人在慈禧死后写了这么一副挽联:垂帘二十年,年年割地;尊号十九字,字字欺天。精辟,这里我不由的感叹,高手在民间啊!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码字不易,请关注我。


西岳顽石


1908年11月15日,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慈禧病逝,终年73岁。在生前,慈禧权倾朝野,穷奢极欲,在死时据说他曾召集大臣,留下三道遗址,警诫后人。


第一道:立溥仪为皇帝,载沣为摄政王

慈禧第一反应想到的自然是立储君,交待国事。光绪在她死的前一日已突然暴毙,自己死后,大清就没有了统治者,而国不可一日无君。

光绪无子,于是慈禧立苏完瓜尔佳氏儿子溥仪为帝。因为苏完瓜尔佳氏很受慈禧喜爱,又是大臣荣禄的女儿,溥仪这也算是子凭母贵吧!因溥仪年幼只有3岁,因此又选了载沣为摄政王,这载沣其实算慈禧死后,大清实际掌舵人。

慈禧的这第一道遗嘱,还算正常,接下来的二道就有点看不太懂了,有点出乎意料!


第二道:不许后宫干政

都知道慈禧自己就是属于后宫干政,她痴迷于权力,为了干政,甚至有毒死光绪帝的嫌疑,但她弥留之际却是留下了这么一条,似乎是为了巩固大清统治。

听到这番话,一旁的隆裕皇后也是瞬间哑口无言。慈禧的这番话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认识到了自己掌权的错误?还是纯属为了装逼呢?

我个人更偏向她是想装逼,想让史书留下个好印象,同时也想成为清朝独一无二的女性统治者。但真实性不得而知,这个仅为我个人的猜测。


第三道:不许太监干政

这个也还能理解,不准太监干政向来是清朝每位帝王的准则。毕竟明一定程度上就是亡于太监干政。

即使是大太监李莲英深得慈禧重用,也依然没能有参与内政的机会。对于这道遗嘱,慈禧算是坚持祖宗惯有的做法了。


夏目历史君



真实历史上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在临驾崩之际留下的是两道懿旨和一道遗诏。

接下来宋安之来一一道来,再说说慈禧太后做的这些安排暴露出的政治野心。

慈禧下的两道懿旨,一道是早就拟好的以溥仪入承大统的懿旨。另一道是派摄政王载沣监国的懿旨。

其中以摄政王载沣来监国的懿旨上面写的是:“现在时势多艰,嗣皇帝尚在冲龄,正宜专心典学,着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禀予之训示裁度施行。候嗣皇帝年岁渐长,学业有成,再由嗣皇帝亲裁政事”。

近年来一直有光绪被慈禧毒死的说法,其实通过早就拟好的以溥仪入继大统的懿旨也可以侧面验证这一说法。

当初在亲儿子同治帝死后,慈禧为了自己可以继掌权,选择了年幼的侄子光绪帝。如今又如法炮制的选择了三岁溥仪。这其中有着期待自己可以渡过这次生死大关以后方便掌权的想法,也有为侄女隆裕太后接自己的班继续掌权的考虑。


而慈禧遗诏是在光绪死后草拟,由摄政王载沣、庆亲王奕劻、袁世凯、张之洞、鹿传霖、世续、奎俊共七人前往福昌殿面见慈禧太后而定稿的。

在见到慈禧太后以后,这位女强人先交代了几句要紧话,便是“国事都由摄政王裁定。遇到非要请太后(指隆裕太后)懿旨的大事,由摄政王当面请请旨!”。

关于慈禧遗诏的最终定稿,过程中条条道道也是复杂,修改了不少。(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更是透露出慈禧这个强势女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并没有神志不清,而是清醒无比的想为自己美化出最体面最有利于自己形象的遗诏。


草拟的遗诏由张之洞宣读,慈禧将其中关于光绪帝的“冲龄”二字删除,最后又要求在遗诏后面加上自己操劳一生还是忧心天下苍生的意思。

就这样慈禧遗诏在慈禧的审查修改下定稿,遗诏内容是这样写的:予以薄德,祗承文宗显皇帝(咸丰)册命,备位宫闱。迨穆宗毅皇帝冲龄嗣统,适当寇乱未平,讨伐方殷之际。时则发捻交讧,回苗交扰,海疆多故,民生凋敝,满目疮痍。予与孝贞显皇后同心抚训,夙夜忧劳。秉承文宗显皇帝遗谟,策励内外臣工及各路统兵大臣,指授机宜,勤求治理,任贤纳谏,救灾恤民。遂得仰承天庥,削平大难,转危为安。及穆宗毅皇帝即世,今大行皇帝入嗣大统,时事愈艰,民生愈困。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不得不再行训政。前年,宣布预备立宪诏书,本年颁示预备立宪年限,万几待理,心力俱惮。幸予体心素强,尚可支拄。不期本年夏秋以来,时有不适。政务殷繁,无从静摄。眠食失宜,迁延日久,精力渐惫,犹未敢一日暇逸。本月二十一日,复遭大行皇帝之丧,悲从中来,不能自克,以致病势增剧,遂至弥留。回念五十年来,忧患迭经,兢业之心,无时或释,今举行新政,渐有端倪。嗣皇帝方在冲龄,正资启迪。摄政王及内外诸臣,尚其协力翊赞,固我邦基。嗣皇帝以国事为重,尤宜勉节哀思,孜孜典学。他日光大前谟,有厚望焉。丧服二十七而除,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遗诏定稿以后,慈禧太后像是回光返照完成心愿一般,松了一口气,不久后也随光绪帝而去了。

慈禧临死时并没有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以后不得让后宫和宦官干政的客套话,其强势的政治野心并没有丝毫掩饰。虽然安排了载沣为摄政王,但通过其临终前安排少不更事的溥仪入继大统和嘱托大臣的要紧话,可以看出慈禧留下的政治接班人并非是摄政王载沣而是隆裕太后。

当然隆裕太后也知道投桃报李,在光绪和慈禧先后死去以后。给光绪治丧的有十一个重臣,给慈禧治丧的是九位大臣。隆裕为此呵斥了摄政王载沣一顿,要求更改,还借机给了载沣一个下马威。

通过慈禧临死之前留下的两道懿旨和一道遗诏可以看出,这位晚清实际统治者死时并没有后悔后宫干政,更没有像网上传的那般不准后宫和宦官干政来欲盖弥彰的为自己掩饰,当然如果真说出这种话,无异于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强势的慈禧还不至于这样做。

慈禧的安排也是够大大方方的,自己干政不反思还想延续这种后宫干政的局面。竟然立了一位幼帝想着侄女隆裕继续走她的老路来垂帘听政统治中国。可惜隆裕不是慈禧,没有那么强力的政治手腕,三年后的辛亥革命也彻底要了清朝的命,慈禧死时妄图延续后宫干政的政治幻想也随着清朝灭亡而烟消云散。


宋安之


慈禧的把持朝政48年之久,就连自己遗留下的医嘱无耻之极。清朝逐渐走向了灭亡也和慈禧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签订好几项丧权辱国的条约,为了妥协达到自己的安逸,不断的割地赔款,最终导致了清朝的覆灭!言归正传,究竟是哪三条医嘱我们来揭晓一下。

第一条:由于光绪没有后人,就立傅仪为太子。此时光绪三十几岁,正值壮年。这件事充分的证明慈禧要为清朝扶持新的傀儡皇帝。据科学家研究光绪尸骨得出的结果“砷”超标!就是我们所说的“砒霜”

第二条:不得后宫干政,这不是赤裸裸的打自己的脸吗?也是为了警惕隆裕皇后而敲响的警钟,可能是临死之人其言也善,归还祖制。

第三条:不得宦官当权,前朝的宦官当权导致国运覆灭的例子,一直影响着后代对宦官存在芥蒂!在慈禧在位期间、李莲英、安德海、权倾一时,弄的整个朝廷乌烟瘴气。没有慈禧背后的支持,不可能存在宦官当权!有一个响脆的巴掌打在了自己脸上。

在后来考古学家发现李莲英墓穴的时候,头颅已不见踪迹,充分的说明李莲英非正常死亡,最有可能就是慈禧在自己死后秘密的解决了后患。

对于一个当权40几年的慈禧,一个女人的性格发挥的淋漓尽致!


科技有感


慈禧在垂帘听政几十年,对内排除异己,独揽大权,心狠手毒,滥杀无辜,就在北京陷落携光绪帝仓皇出逃的同时,还下令剿灭曾经利用抗击过洋人的义和团。

对外妥协退让,腐朽无能,割土地,赔银两,签订许多不平等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人民套上了一副沉重枷锁,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一步控制了中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这国家存亡民族危机大事不究,但对遗言之说却颇费心机,大有临死前发号施令,一显权威之意,或是在她听政时对所有过失的总结。从慈禧话语中可提出以下几点:

(1),立博仪为皇帝

这个想法在光绪帝未死前就有所想,只因各种压力,而未提前罢了,目的还是为她垂帘听政作准备,因为溥仪当时才二三岁。

(2),解禁太监干预政务

慈禧在发动戊戌政变幽禁光绪的所有过程中,有可能触想到象李连英等宦官的势力所在和膨胀,加之联想到明朝宦官的独政横行,才出此言论。以这点还看出一个有良知的心灵呼唤,为朝廷统治着想。

(3),不许后宫女人干预政务

不知这一条是为了自己开脱而做的总结,还是征对隆裕太后给的一条警告。就前者而言,是不是慈禧意识到她的过失所在,而做的忠告,如果是,那不是对她垂帘听政期间的政治否定吗?慈禧不可能那么笨。可能后者更侧重,目的还要听她的,让溥仪之父载沣监国攝政。





gydvj马兰老兵




要想了解慈禧太后临死写的遗嘱不难,难的是慈禧人生的心路历程,有其无奈生活和坚强的责任在驱使着,作为一个女人更是不容易啊!

慈禧是紧接着武则天之后的女强人,最具代表的女性之一,在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持政将近半个世纪。一生贪念权力,当时进入宫中身份低微,只不过是品级低的贵人。



在清朝276年的时间里,虽有前期的建立大清的艰辛和奋斗,中期的鼎盛繁荣景象,在大清帝国走向衰弱的时刻,是慈禧太后维稳着大清摇摇欲坠的江山,慈禧太后虽有霸权野心,能够执掌若大的一个国家,而且是一个面临衰败的国家,内有动乱,外有强敌,着实不易,值得我们去学习!



慈禧太后在临终之前,曾经立下了一份遗嘱,其中主要内容如下:

三条:

一是要立醇亲王之子溥仪为皇帝,

二是后世女人再不得干政,

三是宦官不准参与朝政。

这份遗嘱虽然表面看起来冠冕堂皇,件件看似都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着想,但实际上我们稍加分析一下就可以得知,这三条遗嘱中,第一条无可厚非,只要皇帝是皇族就是合适的人选,后两条些不妥之处啦!你慈禧说女人再不要参政,你参与了半个世纪50多年怎么讲,你过够瘾了临死善言忠告后人哪!另一个讲的是宦官不准参政,李莲英、安德海是谁的左右得力手,所以有些事情不好意思说啦!



慈禧的一生都是在贪恋权势和享受于荣华富贵,在面对死亡的情况下,一切终究只是浮云。这个持政半世纪之久的女强人,道出了弥留一生最想说的话,“女人不可预闻国政”,大臣们则是感动得泪流满面。权力一生如梦幻,给国家,人民所带来苦难而忏悔。一代女帝武则天,立下无字石碑,功与过为后人所评说。而慈禧太后的“女人不可预闻国政”则是对她功与过很好的诠释,实在令人感慨不已。


遗风观世


慈禧的“遗嘱”严格说应该是一句话,可见于《向斯说慈禧》一书,这在2012年《人民网》文史频道刊文“慈禧太后的临终遗言:女人不可预闻国政”中提到过:

“此后,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鑒!”

之后网传的“三道遗嘱”,其实就是把这句话拆成了两段,外加立溥仪为帝一事凑起来的(毕竟都是同一天做的事)。


先说说溥仪好了。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走人当天,《清史稿》上记载溥仪是“奉太皇太后懿旨,入承大统,为嗣皇帝”。这会溥仪多大呢?三岁。从电影《末代皇帝》里能看到,溥仪当时还是个吃奶的娃娃……而他那位“监国摄政”的父亲载沣,在当时朝中却是毫无根基可言。三年执政的重点,只是争权。


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可以联系到“女人不可(参)预(知)闻国政”。当时围绕溥仪最具有优势的,一个是他爹载沣,再一个就只能是隆裕太后,如果隆裕和袁大头携手……因此慈禧提“本朝家法”的重点或者有二,一是给自己个台阶,捎上大玉儿(孝庄文皇后)等先辈之后,脸面上没那么难看。再一点就是告诫隆裕,但很可惜,满清政府的终结,仍然归于隆裕之功。


题外话说几句啊。其实女人或后宫参政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很多像楚武王之邓曼、楚庄王之樊姬、赵武陵王之赵太后等涉政后宫,当然还有今日多知的宣太后芈月。因此可以说后宫参政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决不应仅仅是慈禧口中的“本朝家法”。而从汉代开始,也能看到大量后妃利用幼小皇子为帝干预国政的例子,比如东汉时的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连着八个皇帝都是十五岁前继位的。但是每一次,可以说每一次后宫涉政带来的都是非常大的动荡。或者慈禧觉得,自己的一连串错误,让大清朝在内忧外患之中,无法再经历如她生前那样的动荡了。或许这能称得上是“其言也善”?


至于这后一句的“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之说,倒是简单明了。当时的宦官们在清宫内已是作恶多端,知名如安德海这就是一害……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慈禧为什么还要说?所以这不是为自己增光,应该是说“寇连才”这种不知礼数的奏事处太监。


不同于明代一系列冯保、刘瑾、王振、魏忠贤等阉宦。也不是安德海、李莲英那样的小恶,寇连才在《清史稿》中是这样被记载的:

“又有太监寇连才,上书泣谏,请太后归政,废颐和园,且言:“不为祖宗天下计,独不自为计?”终以违制被刑以死。”


如果慈禧的“女人不可参政”是告诫隆裕,是认可了寇连才说的“归政”,那么提点太监擅权就有可能是慈禧在临终前的鸵鸟心态了。比如通过这句话去否定小太监的先知先觉,证明还是自己说了算?可惜实情如何,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