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如何做讀書筆記?

芝士就是力量1234567




小時候,不知道讀書還要做筆記的。所以傻乎乎的,以為讀書就是搖頭晃腦大聲朗讀。母親不知怎麼想起讓我每晚睡覺前背誦當日所學課文,我那時倒是聽話,學一課背一課,一學期下來居然整本書都能背下來。

後來上六年級了,我發現再也不能死記硬背了。對讀書的理解,也不再侷限於大聲朗讀。可是總還不能摸著門道。總是羨慕家裡的表哥,他們成績好還不耽誤玩的時間。

有一回四伯來家裡做客,跟我聊起讀書的事。他教了我一種特別有意思的筆記方法,而且真的挺管用。尤其是應對複習,再也不用手忙腳亂。

這種筆記方法叫做“順藤摸瓜”法。具體的做法也不難,大家一看就明白。



1.先把全書目錄摘錄下來,記在筆記本首頁

目的是為了抓住“藤”。

當時四伯跟我這樣說,我覺得太神奇了。原來筆記還可以這樣做。

這裡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編寫頁碼。不是原書的頁碼,而是你這本筆記本的頁碼。

舉例來說,你的筆記本目錄第一部分第一小節是“小說情節構思”,那麼對應到筆記本的正文如果是59頁,那就在目錄上相應位置寫上59頁。

這有什麼好處呢?就是一翻開筆記本目錄,就能快速找到筆記內容。這對於複習實在太有用了!

2.把書本每個章節的重點梳理成知識樹,畫在對應的筆記正文裡,標上頁碼

這麼做的好處就是每一章的重點內容就成了一個個“瓜”,和前面的“藤”(目錄)就形成一個整體了。

這裡要注意的是,畫知識樹的過程中不能求全,要擇要。因為這是複習筆記,要留有回憶的空間和餘地。

以上讀書筆記比較適合考試學習。

事實上,成年人的世界裡更多的是實用型學習。對於我這種說書呆子來說,壓根就沒有想過讀書怎麼用到實際中去。

有一次,我的領導說,那看了那麼多書能不能怎麼幫我們提高工作效率啊!

一語點醒夢中人。於是,開始尋找讀書致用的辦法。有幸看到下面這本書:

看完以後,嘗試用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我發的能力現讀實用書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

對自己的生活、工作越來越有掌控感。這種感覺比當年讀書時找到好方法更讓自己有力量。

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有兩點:

1.實用型書記的讀書筆記要重視結構化

比如一本書的知識結構,再或者聯繫應用解決問題的結構。

我總結出一種非常簡明的筆記法——三分法筆記術。

大家可以在我頭條號發表的文章裡面找,這裡就不展開了。

2.實用的筆記要有目標制定

拿我自己來說吧,為了讓自己培養成長型思維,我制訂了“時間、地點和方式”實用目標。

比如精讀文章,安排出每晚8:30——9:30讀文章,地點是自己的書房(其實是臥室),方式是用三分筆記術做好讀文筆記。

堅持兩週下來,我對散文的結構和有關“愛情”主題的看法,有了一定積累,這對我寫同類型的文章起到了極大幫助。


簡單小結一下:

讀書筆記,可分為學習應考型筆記(積累知識)和實用型筆記(學以致用)。

無論哪種筆記,都要做到有條理,有結構。

大致就這些。希望大家多多交流😊


餘老詩


分享一個最科學的讀書筆記使用方法!

以前讀書的時候,經常看一會兒就忘記前面講什麼了,更沒弄清楚作者為什麼要這麼講,書的邏輯是什麼,所以只是淺顯地閱讀文字,並沒有真正讀懂一本書。

並且,基本我看完一本書,過幾個月就全忘了,感覺書都白讀了。

於是,我去讀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奧野宣之 著),這本書讓我學會了如何利用讀書筆記來克服閱讀障礙,如何用讀書筆記提高閱讀效率和閱讀效果,受益頗深。

後來也學習了不少其他做讀書筆記的辦法,這裡把我自己歸納總結的一些經驗分享一下。


一切從簡

做讀書筆記的本子,不需要分區,不需要分類,從第一頁往後,想寫就寫,不想寫連續幾天不寫也沒事。

只要每次記錄號時間就行。

另外,讀書筆記的量,或者寫的難度,控制在自己能力允許的範圍,不要太麻煩,也不能太費時。

一切從簡,是為了讓讀書筆記成為一件輕鬆的事情,只有輕鬆、不費力的事情,才能堅持下去。

讀書筆記是一項要形成的習慣,很多人之所以對做筆記堅持不下去,是因為剛開始做就苛求完美,導致自己的心理負擔過於沉重,於是越做越沒勁,越做越不開心。

記住,開心是很多事情之所以能夠發生的原因,而不是結果。

不如就用最輕鬆、最方便的心態和方式,去慢慢做,“隨意地”記錄下來!


用篩選法做摘抄

原來我喜歡一邊讀書一邊做摘抄,寫字又慢,想抄的話還特別多,常常把閱讀思路打斷,反倒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為了保持閱讀的連貫性,以及保證摘抄的內容是真正有價值的,我推薦大家進行三次篩選法來進行摘抄:

第一遍通讀時,把有價值的那一頁右上角折角。

重讀,把折角的地方重讀一邊,如果仍然覺得非常好,那就把那一頁的另一個角也折起來。

摘抄,第三遍翻開折了兩次的地方,看了之後仍然覺得有摘抄的價值,這時候再在書上做筆記,並有選擇的把內容摘抄在本子上。

(有些人把書看的特別珍惜,不折角,更別說在書上做筆記了。但我想說,只有束之高閣的書才會一直保持嶄新,我知道的名人、教授、學者都是一邊閱讀一邊在書旁邊做筆記寫感受的,做筆記能幫助你思考)

不要看這個方法好像要讀好幾遍挺麻煩的,但這節省了摘抄沒那麼有用的信息的時間,記錄的東西變少了,也節省了以後重讀的時間。

有的人看書、或者看課本,到處都是標記,彷彿全書都是重點。結果導致沒有一個重點記住了。

記住,只記錄真正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讀書筆記寫什麼:

1.像記日記一樣記錄日期

2.書名和作者名

3.對自己重要內容的摘抄

4.自己的感想

1、2兩點是必須的,3和4可以隨意。

關於自己的讀書感想,其實並不需要像豆瓣書評裡一樣動不動幾千字,這只是記錄自己讀書當時的想法,給自己看的,又不是寫文章發表,不要為了思考而強行擠字,也不要在意別人怎麼評價這本書的。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都是很ok的!人家毛主席看書的批註,經常就兩三個字。你就算批註一個“好厲害”都是有用的。


重讀讀書筆記是核心

讀書筆記的產生其實就是為了幫助我們不要忘記讀書時有價值的信息,所以讀書筆記不是學生交作業,寫完就行。

它最重要、最核心的地方在於不斷重讀,這才是它存在的意義。

尋找一個固定的場景或時間去重讀,每週一次或者每月一次,甚至寫完一整本筆記後再重讀都可以。

簡單回顧就只看看筆記,但我常常看到筆記後,忍不住把之前的重點段落又翻出來重讀了,這都是很好的。


如何做思維導圖幫助理解

對我自己來說思維導圖筆記的作用是幫助自己深入閱讀,在完成思維導圖筆記的過程中,整理歸納書的要點,梳理書中的整理框架。

在開闢分支的時候,努力只用短語和詞語,而不是句子。

這就要求真的讀懂並理解這段話或者這一章的關鍵

整理完全書要點後,再回過頭來看看思維導圖,這時候就非常清楚全書的結構是怎樣的,作者的邏輯順序是怎樣的,甚至能一眼看出作者邏輯、結構的缺陷。

對於大多數書籍而言,簡單的思維導圖能讓你思考到書裡更深層次的東西,大大提高對全書的理解。

如果說閱讀一二遍之後,只能吸收書中內容的30%,那麼做完思維導圖筆記和其它筆記後就會達到50%,完成一個大的主題閱讀之後會達到70%。再加入跟其它人分享(包括向別人講述)和實踐才能達到90%。

至於思維導圖用電子的,還是用筆,看個人習慣吧,我目前還是喜歡用筆寫,思維導圖本來字就不多,我想怎麼畫就怎麼畫,挺方便的,甚至比電腦操作還快。


總的來說,讀書筆記真的沒有那麼正式,只是一件很輕鬆、隨手的事兒,但堅持下來,能帶給自己的啟發和收穫卻是巨大的!希望我這個土辦法對大家有用吧~


芝士就是力量1234567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講到人類是健忘的生物,就連昨天吃過的飯都需要認真回憶才能想起來。我們有什麼理由去相信自己可以記住整本書的內容。

所以,對於看書過程中,如何做筆記記錄就至關重要了,不然的話,每年365本的閱讀量跟每年0閱讀量的人很可能並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夠做到在不打斷看書專注的情況下,又能夠記錄下記錄下書中的重點內容,《快速閱讀術》中有一種記筆記的方法是:

旁邊放一張A4紙,看到有共鳴的句子就進行記錄,然後寫下為什麼對這個句子有共鳴,30字的評論。
但是通過踐行後發現這種方法不太適合我,會打斷我閱讀的連續性,導致我在記完筆記後沒有辦法保持原有的專注力。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的方法,終於能夠實現我想要的效果,書中的方法是分階段把最重要的內容篩選出來:
① 通讀 一邊閱讀,一邊把覺得有價值的那一頁折角。
② 重讀 讀完一遍之後,再把折角的幾頁重新讀一遍。如果仍然覺得很好,就把那一頁另一個角也折起來。
③ 標記,再重新讀一遍折起上下兩角的幾頁,如果第三次閱讀後仍然覺得值得一讀,就用筆在上面做記號。 接下來,再讀一遍③中的內容,把最後還是無法捨棄的內容抄在讀書筆記上就可以了。
④寫下為什麼這段話讓我無法捨棄。

在篩選了重要內容後,就根據重要內容去寫見感思行的卡片。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閱讀輸入與輸出閉環。

見感思行卡片寫作格式:

見:用自己的話複述一遍書中看到的知識點,需要註明出處
感:聯繫過去的經驗,自己以前是這麼做的,但是是不正確的,形成轉折,現在是怎麼樣的
思:連結其他的知識點,可以提出一個如何的問題

行:下個定義,接下去的行動


我是快速閱讀達人 【向南說成長】向南,如果有任何關於閱讀方面的問題,可以私信我,我會一一為你解答。


向南說成長


讀書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讀書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以前讀書慢,也讀過很多書,但轉眼就忘了,根本沒記住那些內容。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那麼,如何通過做筆記來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記憶呢?我結合自身的經驗,來聊聊。

1、不同的顏色,標記不同的內容

我一般會提前買好不同顏色的筆,根據自己的需要,標記不同的顏色。比如紅色是重點,黑色是有共鳴的等等。


2、便籤法

自己看完特別有感觸的地方,做好標記好,用便籤紙貼上,然後在便籤紙上寫上自己的心得體會或想法。待整理讀書筆記時可以用到

3、摘要法

將書中自己有共鳴、有感觸的原文摘抄到自己筆記上,要註明出處、頁數、作者,然後再寫下自己的感想。


4、做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輔助思考的工具,我一般用的是幕布。

思維導圖可以讓你主動學習,對書中知識進行總結和提煉,抓住書中最核心的部分,整理出來的思維導圖也是整本書的邏輯。

5、寫書評

讀完之後,一定要寫書評。這是檢驗你閱讀質量的時候。書評和讀後感是不一樣的,書評是以書為主,講這本書最主要講了什麼內容,你印象比較深的是哪些。讀後感則比較注重個人感受。



最後,希望我的這些經驗,對你有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婉風清逸


讀書筆記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並消化書本的知識,如果讀書只讀而不記,很容易就會對書本內容遺忘,而且遺忘的速度很快,你會發現如果沒有一定的記讀書筆記的習慣,你在讀完一本書之後,甚至都記不起來這本書講了什麼內容。

有句話叫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說學會做讀書筆記可以讓你的讀書效果事半功倍。

那麼如何做讀書筆記呢?根據自己的讀書經驗,我來分享一下自己平常記筆記的方法。


第一 學會做思維導圖

我們知道思維導圖是對一本書內容的高度概括,絕對的乾貨。在讀完一本書或者讀完一本書的一個章節之後,你可以試著去回想下這個內容,自己理出頭緒,做一個思維導圖,這是對書本整個框架的一個把握,能助你更好的理解書本的框架和知識結構,並從宏觀上去把握書本內容,而不會讓你在讀書的時候產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感覺。

第二採用蔥鮪火鍋式筆記法

什麼叫蔥鮪火鍋式筆記法?這個是日本的筆記本作家奧野宣之在他所著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法裡介紹的一種讀書筆記方法。蔥鮪火鍋是蔥➕魚肉所融合的一道菜,而蔥鮪火鍋式筆記法就是將摘抄比作魚肉,將評論比作蔥段,將兩種讀書方式融合在一起而創的一種讀書筆記法。

摘抄是指在讀書的過程中將碰到的好的段落,句子或者對你有感觸,能夠引起你共鳴的詞句逐一抄錄下來。

評論則是你對你所抄錄下的語句的一些感想和領悟。奧野宣之強調評論不一定非要有特別的見地,你只要把當時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就好。舉個例子,你看到了一段話,覺得非常精彩,但是又沒有別的話好說,腦子裡就是冒出兩個詞精彩。那麼你在把這段話抄錄下來之後,就可以隨即寫上精彩兩字評論。這有利於你能夠長期的堅持做讀書筆記,不會認為讀書筆記是個麻煩事,一定要寫出特別的評論。但是他強調,得多次反覆的去重讀筆記,你的每一次重讀可能都會讓你產生新的想法,那麼你可以將自己的寫法補充在評論上面。這樣一來,你就加深了對這個內容的理解。

蔥鮪火鍋式筆記法講究在做讀書筆記之前要確認好以下基本信息,在開始做讀書筆記之前,先記錄下書名,作者名,做讀書筆記的日期等。然後在你每讀一段內容後,要做筆記時,記錄下日期,摘抄和評論的內容要分開,不要在後面自己重讀筆記的時候分不清楚究竟是摘抄的內容,還是自己的評論。所以你可以用自己看的懂的符號來標記摘抄和評論的內容。


第三讀書筆記法之三個一行原則

我在讀印南敦史的快速閱讀術一書時,發現他所提供的讀書筆記法三個一行原則也是比較經典的。


三個一行指的是一行採集,一行精華,一行評論。

就是說在讀書的過程中,當你碰到好的段落,語句,就可以抄錄下來。然後在抄錄下來的內容中,你可以選擇最精華的那一句,並進行簡短的評論。他強調一行原則,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讀書時,如果做筆記時間過長,摘抄的內容過多,往往會失去讀書的樂趣,所以,依照簡潔原則,無論是摘抄還是選取精華語句以及評論都要簡短,以不喪失自己的閱讀樂趣為主。

他的三個一行原則同奧野宣之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都有相通的地方。他也強調要記錄下書本的基本信息,作者名以及筆記的日期,方便日後查閱筆記。他也強調重讀筆記的重要性。讀書筆記如果只是記下來,不再重讀,那將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我們每個人在經歷的生活階段不同,當你在不同的心境下去重讀讀書筆記,你的想法可能就不一樣,所以每次重讀你可能會有新的思想萌發,那麼這就是你自己獨到的想法,就是你的靈感來源。

綜上,我覺得讀一本書,在讀書的過程中,學會利用摘抄和評論法進行記錄自己在讀書時的所思所想,有助於你更好的理解書本的內容以及思想,在讀完一本書之後,再通過思維導圖的製作幫助你回顧書本的框架和知識結構,將這兩者結合起來,讀一本書,你想不讀透都難。


糖小包愛吃糖


首先,如果讀一本你想要記筆記的書就要養成至少讀兩遍的習慣,第一遍泛讀,第二遍精讀。泛讀時縱覽全局,標註喜歡的段落。精讀時細細品讀,再寫感悟。

然後,平時要養成紙筆不離身的好習慣。這樣在第一遍泛讀時可以隨手拿筆在書上標記喜歡的部分;第二遍精讀時在本子上摘抄一些好的句子。將當下的所思所感寫出來,寫完一段後最好留一些空白用來記錄下次閱讀時的感受,因為隨著閱讀者周圍環境心境的變化,每一本書讀第一遍和第二遍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讀的越多感觸越深。

最好準備幾支不同顏色的筆和一支鉛筆,帶顏色的筆方便區分反覆閱讀時的不同記錄;易擦蹭的鉛筆可用於在書上標註,有些在圖書館借來的書籍最好不要留下印記。

第三,寫書評是非常重要的,寫書評和影評一樣,必須要對這本書進行整體性的總結然後做出評判,不能僅僅停留於書本表面所表達的意思還要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要讀作者所寫,感作者所想,把作者想要隱喻的東西攤開來,加深理解。所以寫書評絕對是對閱讀這個行為的昇華,對閱讀者思想的昇華。

最後我想說閱讀不分高低貴賤,讀資治通鑑的人和讀故事匯的人本質上並無區別。任何一本書都會有值得記錄的地方,都會教給你一些道理,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養成閒時閱讀,勤做筆記的好習慣。


鎂客網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這個信息化技術發達的年代,只要輕點幾下手機,就可以將信息記錄下來,即使你用手機拍照,或者複製,花了三十分鐘也是無效率的舉動,也不如將一篇文章抄在筆記本上需要需要花上三十分鐘的效率高。

無論你在手機裡保存了多少本書,書裡的內容不會保存在腦子裡,既不能融入你的身心,也不能變成你無形的財富,很可能你隨手保存在app筆記 裡或者備忘錄裡,就再也想不起來看了。

通過筆記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做筆記最重要的是堅持,準備一個筆記本,不需要按照內容分類,按照時間順序(比如2018年11月21日,即0181121,字寫大一點,方便尋找)就像寫日記一樣,今天的靈感閃現,今天有什麼想法,還有閱讀的哪些讓自己觸動的話,不用很複雜,一點點循序漸進,你就會養成習慣天天寫。如果是閱讀書不是專業書籍,最好是寫上書名,作者。如果你是碎片化閱讀,可以整本書看完再記筆記,我就是這樣寫筆記的。

掌握閱讀技巧,不需要大篇幅的記下來,摘錄重要的內容

經常讀書的人,肯定知道,一本書幾百頁,真正精華的部分也就20%,也可以用“二八定律”來解釋,把重要的地方標記出來,個人覺得最好的方法是在書上折一角,然後在最最重要的地方劃線標記,有的地方你實在理解不了,或者沒興趣,就沒必要寫在筆記本,只要略讀一下就好,不要鑽進牛角尖,可能是我們當前的認知不夠,或者通讀一本書之後就明瞭了。

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

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

一定要摘抄讓自己心動的句子,不管是客觀來說很重要還是作者想強調的部分,只要你沒有共鳴,不要摘抄。

然後,在自己摘抄的內容後面寫上自己的想法,讀完之後有什麼聯想感觸,或者補充說明,注意一點的就是,摘抄完書中內容,就立馬在下面寫上感受,因為時間久了,你當時的想法已經遺忘或者沒有那樣的感同身受的觸發。

一開始,也不要非逼迫自己寫上什麼文縐縐多麼完美,如果一心絞盡腦汁的想,只會讓自己越來越難下筆,越來越不想寫筆記,可以寫上幾句“好棒啊”“什麼,這太不可思議了”就是這麼簡單,目的就是養成自己寫筆記的習慣,愛上寫筆記,時間久了,你的感受想法評論會寫的越來越好,這也是我自己使用的方法,可以試一下。

做筆記就是加深記憶,重要的是思想輸入,要學以致用。

寫再多筆記,如果不積極輸出,也無法形成知識體系,慢慢的遺忘,要經常重讀筆記,可以一週一次,時間自己定。

筆記是更好的原創素材,通過把筆記的內容和感想自己組合,然後寫出來,不管些什麼,就是要運用,或者把自己筆記想法說出來,通過談話也能加深你的記憶和理解。

最後,想說的是,閱讀的書很多,我們不可能每一本都買,現在很多電子書很方便隨時隨地閱讀,但是要有一點就是在看的時候標記出來最重要的內容,然後抽時間記在筆記本上,也是一種選擇,分享我的筆記借鑑一下,平時在微讀上看的共鳴句子還網友的精彩評論,都記下來了。

知識,只有付諸行動才能發揮效果,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定要行動,不然談再多都是空話,還有就是堅持,一件事堅持才能看到效果,不要害怕失敗,嘗試了,才會有收穫。


東方文學社


寫讀書筆記是有效讀書的方式之一,讀書筆記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在讀書時加深記憶,還能幫我們積累素材。筆記和剪報紙、拍照片、打印都是積累素材的有效方式之一。

讀書記筆記有很多種方式,我為大家分享幾種:

1、讀書手賬

隨著手賬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愛,“讀書手賬”成為很多人記錄讀書筆記的不二選擇,也有很多喜歡玩兒手賬的人,不知道如何入手賬坑,往往從讀書手賬開始。現在市面上的手賬選擇非常多,價格也都不便宜,所以想要將讀書筆記和手賬結合在一起的小夥伴可以先買幾本書,或是關注比較火的手賬達人的微博學習一下。我之前因為想學手賬看過幾本學習手賬的書,有一本我覺得還不錯,《把小日子收進手賬裡》對學習手賬非常有幫助。

2、 三步讀書法

我在《民國家訓》中曾看過介紹過樑啟超的三步讀書法。梁啟超認為,人必須養成讀書的習慣,但讀書如同披沙揀金,沙多金少,要想在其中有所收益,必須有良好的讀書方法。

① 讀書要分精讀和瀏覽;

② 精讀的書要認真研讀隨看歲做筆記。

③ 可以選擇鳥瞰、解剖、會通的“三步讀書法“:

鳥瞰:粗略瞭解,明確重點,對卻桉樹有簡單喵姐的概念。

解剖:仔細研讀、重點剖析、抓住精髓、記住所得。

會通:融會貫通,由內到外、由此及彼,將書全面徹底瞭解。

3、合理的利用一本筆記本,積累素材。


由日本奧野宣之所著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提出的“一元化筆記本“使用法,非常適合不知道如何做筆記的人有非常多的幫助。

4、利用網絡,豆瓣讀書有“寫筆記”的功能非常方便,還可以添加自己的想法,積累素材。


鼠小鬧


讀書時,做讀書筆記是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如何做讀書筆記,就因人而異了。主要看自己的習慣和喜好。下面分享一下個人多年讀書做筆記的幾點體會;

1、使用思維導圖記錄下全書的整體結構和框架。

我讀書有一個習慣,就是在開始讀書時,先閱讀書籍的出版說明、序言和目錄。如果在精讀自己喜歡的經典或者對自己的專業有幫助的致用類書籍,就一定會通過閱讀目錄和快速概覽全書,並應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整本書的大致結構和基本重點記錄下來。並以此為指導,重點閱讀對自己最有幫助的內容。

2、在通讀全書的時候,將重點內容用多色熒光筆畫下來,還會隨時將自己的讀書感悟和想法寫在書籍的空白處。

由於這種習慣,導致我在閱讀經典和自己專業有關的書籍時候,特別依賴於紙質書。因為這些經典和專業類書籍對於個人的自身修養和提高專業能力有非常大的幫助,而且在以後日子裡還會不斷地去溫習和重讀。因此,不斷留下閱讀的痕跡和共鳴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要做到這一點,紙質書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3、將書中的重點內容和自己特別感興趣的部分摘抄到筆記本上,並做好摘抄記錄,以備日後查找。這一條非常重要,他將為你以後的寫作積累大量的第一手素材。

4、經過上述幾個步驟後,可以將上面的內容整理成一篇書評,向別人介紹你讀的書籍。寫作書評應該有常用的格式,如果想寫,可以專門找相關資料學一下。也可以將書中的重點內容在加上自己的感悟,融合成一篇文章,這是更高級的讀書筆記。讀書學習本身就是輸入的過程,而寫書評或者相關的文章就已經是內容輸出的結果,這不但加深了讀書學習的效果,更能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如果你願意,可以將你的書評或者文章在一些自媒體平臺上發表,實現和更多人的交流和共同進步。


賚厲拉雜譚


因為讀書的時候會讀兩遍,一遍先瀏覽看完掌握大概內容,然後再看一遍整理讀書筆記寫書評。

所以,我的讀書筆記分為兩種情況,一種就是看第一遍瀏覽時在書上做的讀書筆記,然後就是第二遍根據書上的筆記做整理筆記。

1.讀書時,如何在書上做讀書筆記?

大道至簡,道理如此,方法也是這樣,始終覺得越簡單越好用。

所以還是喜歡讀書時老師教的方法,就是賦予筆記“符號”的含義,比方:

001.實線——有主要的重點、客觀重要的部分,比方一段話主旨句,中心句。

002.波浪線——有意思的、主觀重要的部分,比方

名人名言、著名臺詞。

003.圓圈——關鍵字詞,想要記住的人名、地名、書籍。

004.星號——大段需要強調的部分,後面要花時間著重再看的部分。比方一個章節的內容,如果覺得重要全部畫實線就很浪費時間,打個星號或者折個角都很快。

005.空白部分——記錄問題、總結以及對現有觀點的聯想。

每個人對不同符號可以賦予不同含義,唯一相同的是都要花時間在讀書時經常使用這些符號,直到成為一種習慣!

2.讀書時,如何在本子上做讀書筆記?

讀過的書如果放任不管的話,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有可能很快就會忘記書中的內容,花費了時間和金錢,結果一無所獲,這就太可惜了!

所以,在讀過之後一定要做讀書筆記,再次整理書中的知識和信息,進行第二次記憶。雖然費時間,但是親手整理過的信息才能活用。

之前整理讀書筆記也毫無頭緒,就是逮著書中的話大段大段的抄,結果抄的太多,又沒心情回去再複習,還是做了無用功。

在經過主題閱讀後,慢慢探索出適合自己的讀書筆記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基本信息

現在一般看一本書前,我會在筆記本記錄下這些信息:

001.本書書名

002.本書作者

003.豆瓣評分

004.閱讀方式

005.閱讀時間

006.出版時間


●主要內容

看書的前言、序、目錄,裡面可能會有對書內容的總結概要,摘抄下來,心裡對書的大致內容就有數了。

然後根據章節內容,結合讀第一遍時書上的筆記整理。整理筆記也是有方法的。

讀完《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後,我的讀書筆記就一直按照奧野宣之的“蔥鮪火鍋筆記法”來整理的,簡單說,就是摘抄原文+自己感想

001.直接摘錄一部分內容

因為看過第一遍,書上已經有很多標記,這裡面有你覺得特別重要的,或者作者總結的主題,這部分可以直接摘錄下來。

002.寫下自己的感想

讀書過程中的所思所想一定要記錄下來,這是屬於自己的想法,專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樣後面在寫書評的時候加入,就是獨一無二,無人可複製的。後面翻筆記,也可以隨時回顧“自己當時的想法”。



●金句

金句就是書裡的經典語句,直接單獨列出來。這樣一是防止自己讀完一本書,一句話都沒記住;二是可以當以後寫作的素材,但是要記得註明出處。


●讀後感

讀完後,把自己的小感想寫下來,自己學到了什麼,那些知識自己可以用起來,以後該怎麼具體去做,哪怕只是簡簡單單一句話,都可以記錄下來,因為這是屬於自己的的感想,後面回顧筆記你會發覺很美妙。

像《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裡說的:讀書是需要投入時間和金錢的,沒有給自己帶來改變的讀書,實在是一種浪費。

做讀書筆記,可能會讓讀書花費更多時間,但是讀書筆記會幫助我們改變讀書方法,而讀書方法的改變又會帶來我們思考方式的改變,真正讓讀書這件事發揮出效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