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系车在同级别车里最重,大家反而说最轻?

三号首长秘书


首先我先阐明一个观点,不要听那些“老司机”的一面之词,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倚老卖老的人,仗着自己驾龄长就觉得很懂汽车,其实有些老司机对于汽车的很多认知都是错误的。举个例子吧,很多老司机去4S店看车还要听关门声音,觉得关门的声音越厚重,车就越安全。更有甚者在开自动挡车型的时候,为了省油居然在行驶途中把变速箱从D档推到N档!哎!该那什么来拯救那些愚昧的老司机?



注意您标题中的用词“大家反而说最轻”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您缺乏最基本的判断力,甚至没有实际感受和研究过呢?您在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的时候,都是听别人说吗?咱们来说说这个轻的问题,轻分几种。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您,一般人开不出来,也对比不出来一辆车的重量!大家觉得所谓的“轻”基本都是通过转向、油门、和刹车来判断!

也就是说,他们通过在方向盘转向时候的手感,和踩刹车以及油门时候的力度,来判断这辆车的轻重。我听有人说过,雷克萨斯LX570开起来感觉比宝马X5轻!但这两辆车的重量差了足足有600公斤,用屁股思考一下都知道LX570不可能比宝马X5轻。所以这个所谓的“轻”基本都是感观层面上的感受。

重量轻不代表不安全,重量轻也不代表这辆车不稳!奔驰G级够重吧,但是我很负责任的告诉您,在高速上跑起来,奔驰G级比奔驰C级飘!虽然车重马力也大,但是底盘高风阻大,太多的空气从车底通过,速速越快车辆越飘!空气动力学的问题占有主要因素!当然还有底盘和悬架的原因!您看哪辆超级跑车重量不轻?上赛道跑200多公里/小时,依然稳如泰山!


岩哥的观点:大多说某某车开起来比较轻,基本都是感官上的,实际车重一般人是开不出来的。也有人对于某个品牌车型带有刻板偏见,他也没看配置表,也没开过,但是就认为这辆车比较轻,觉得重量轻的车不安全。

我是岩哥,如果您有关于汽车方面的任何问题,欢迎随时想我提问,记得关注和点赞!


岩哥侃车


日系车并不是最轻,德系车也不是最重!同级别车,日系也有重量超过其它车系的!同样级别的车型,日系使用全铝发动机、大众使用铸铁发动机,但是车重却相差无几,日系车真的轻么?

大家认为日系车轻主要是因为客观上的一些原因以及主观上的一些代入感。

1、日系面子工程做的不到位

日系车太过于控制成本,钣金、喷漆方面下的功夫不够,钣金薄、隔音差、漆面软,这些诟病导致人们对于日系车有一个主观印象:“偷工减料”,再加上国内一些用卡尺测量的蟑螂工作室的一些宣扬,导致人们对日系车的第一印象就不好。

2、碰撞时破损厉害,感觉不结实

基于碰撞溃缩理论,日系车该软的地方软,该硬的地方硬,对于行人的保护足够,但是也导致日系车在碰撞时的破损程度加剧,这样就给人以不结实的感觉。当然,每个人都喜欢买个结实的车,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

3、高速稳定性稍差

日系车的特点是中低速敏感,高速动力响应差一些,再加上日系车调教偏向于舒适,避震行程、软硬、离地间隙相对要高一些,底盘的平整度方面也要差一些,隔音又太局限于成本,这种调教的设计,日系车高速的确给人以一种不稳定的感觉。那么的确就有轻的错觉。


众口说车


这个问题是误导性的问题,日系车并不是在同级别里最重,而是属于偏低水平。而且由于日系车采用大排量发动机的比较多,发动机比一般的车重,所以日系车车体结构就相对较轻,这也是日系车安全性差的原因所在。

下表列出了各车型的重量和油耗比。重量油耗比越低的车整体燃油效率越高,也省油。从这个表里面也可以看出,同级别的日系车比其他车系是要轻一些的。


照妖明镜


轻也就是“飘”

日系确实飘,这是猩爷自己的感受,当然也有人会说英菲尼迪的Q50L不飘啊,Q50L骨子里是一台上代奔驰C级好吗!


刨除日系三大豪华品牌英菲尼迪、雷克萨斯、讴歌不谈,家用车系,尤其是轿车中,无论是思域、卡罗拉、轩逸,开起来的感受都要比同级别的速腾感觉要轻,要飘。


这是为什么?

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说:

1.造车理念

老一辈人对大众车高速不飘印象最深的一台车绝对是老帕萨特,你可以随便和上点年纪的老司机打听,他们绝对会说老帕萨特是好车,高速稳、沉、放心、碰到小坑小坎,也是一路压着过的,一点都不散。


这点很多人也都说了,德国高速不限速,所以在造车的基本理念上,德系车的工程基本设计就是更多要顾及车辆高速稳定性,所以在一些设计上,例如悬挂、底盘、隔音等方面针对高速路况做了优化。


日系车呢,高速限速、市区行车限制较多,更多优化集中在低速的舒适性上。



这两种不同的优化,反馈在国内合资车上时,我们就感受到了两个国家,源自不同骨子里的汽车性格,也就有了飘与不飘的感知分别!


我们选车可以找适合自己路况环境的车,如果城区较大、道路宽敞、城市周围的风光较多,也有不低的高速需求。一台德系、欧系车都是不错的选择,而有的人常年没上过高速,还比较在意价格和舒适性可以考虑日系。


2.空气才是根本原因

不想在这里继续讨论车高、车重、悬挂对“轻”感受的影响,这些方面都会有一些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车轻与否的根本原因还是空气


让我们跳出日系、德系车轻、车重的争论,猩爷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为什么F1赛车不到700KG的重量,却能在300公里时速时牢牢抓住地面?


因为车仅仅是四个轮子与地面接触,其实车更多的是与空气接触,空气决定了车身行驶当中稳定性!



当一台车切过空气时,会产生两股气压,一股气压爬上车头向上,另一股钻入底盘向下,向上的空气速度更快,向下的空气流动较慢,会形成一种向上抬升的气动力,如果空气动力优化不好,车子感觉更轻,受侧风影响也更大。我们看到底盘更为平整,经过优化的德系车,高速更稳定,受对向大车的侧风影响也较小。


老款思铂睿,我们就可以看到底盘较为工整,车身较低,但是高速上并不飘,还给人一种很沉稳的驾驶感受。


最后,无论哪种原因导致的日系、德系车驾驶轻、重感受不同,根本原因还是造车理念不同,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感受!


猩爷说车



搞不懂你们从哪看的日本车轻,图上的信息是从工信部的公示信息上显示的,自己看吧

PS:我看评论里有很多人说三厢车,两厢车,排量不一样等等,我这个选择主要是价位来搭配的


浩洋179067207


为什么日系车在同级别车里最重,大家反而说最轻?

同级别进行比较,日系车肯定不是最轻,但同样也不是最重的!得根据具体的车型来进行判断,而实际上在现如今的造车思路下,同级别车辆的重量差不了多少,为了那半斤八两争来争去没意思,况且这半斤八两的差异也影响不到什么安全性,重点在于同级别进行比较,而同级别进行比较来看,日系车有重的、也有轻的,但无论重、轻都与竟品差异不大,不至于因为那十几、二十几斤的重量影响到了车子的安全性!非要比重量,过去同级别的美系车最重,而如今自主车最重,但现在已经不是以重为美的时代了!



日系车最重?这种说法肯定错误,同级别比较日系车有更重的、也有轻的,万事不要用绝对的口稳!鄙人自打开上日系车那天起,就发现日系车同级别比较并不轻,当然也不怎么能省油,就比如过去开的凯美瑞240G,完全是油老虎一般那,鄙人那时就很疑惑,到底是谁说日系车轻、省油的?日系车根本不轻,油耗方面对比竞品也没发现多省油!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没有发现只要是同级别比较,各个车系车子的重量箱差不多,最多就是相差个15-25公斤左右,这点重量无论谁比谁重都对安全造成不了影响,车主的生命可不是这几十斤的重量能决定的!同级别轻、重不重要,关键是看轻多少、重多少,量变才能引发质变,忽略量的比较是没意义的!


同级别的日系车即便重量不轻,但也总会给人一种软而薄的错觉,而实际上日系车在一些可有、可无的方面的确尽可能的节省材料,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德系车的车门关起来特别厚重?那是因为德系车的门板内加入了填充物、折页还采用了三段式铰链,这样一来德系车的关门阻尼就大,再者由于门内填充物的原因,使得门板显得极为厚重,不像日系车那样容易按动,这样一来日系车自然给消费者一种很软塌塌的印象!把白车身做成薄而有强度才叫技术,以为把车做重了就安全了?白车身做重一些很耗成本?别逗了,一吨的镀锌板才几钱,不到5000元,而一个白车身的重量只在200-300公斤以内,所以一辆车的白车身的材料费用仅在1500元左右,多花200元的镀锌板可以增重80公斤,想要车重还不简单么?根本无需多大的成本,因为材料太便宜!比车重毫无意义,想把车子变重太容易了!


日系车肯定不是同级别最重(不排除日系车存在同级最重的车型),但肯定不是最轻(可能也有同级别最轻的车型),但拿车重比较车子的好坏、争论车重是最没意义的,别总说车轻是减配,想让车子变重最简单!这个时代我们对车子的理解已经很成熟了,怎么还会有这类车重、车轻的比较方式呢?要车重可以买自主车去,自主车是目前同级别比较最重的存在!而真正影响行车安全的是空间,换句话说同级别比较谁的空间大谁更安全,空间差不多的情况下,安全相差的也不多!


非专业车评


为什么我的车比神车大众还要重?奇怪。

唉,还有人说新款老款的问题,那我贴一张我的大思和11款迈腾的对比图吧。见最后

我这车17 225的胎,很窄吗?

高速从来没有飘过,思铂睿的产品力我觉得非常好,就是后排空间极小,售价高,所以不适合中国市场,但是适合我。

其实就是大众公关做得好,大家也可以看到,迈腾的发动机还标明铸铁了,建议可以多看看38号车评中心的测评,一般人买车有多少人真的是试驾过同级别的很多车才去决定的?

是不是好多人都认为日系车皮薄、美系费油、韩系国产更差,所以才买德系?

说太多其实没有意义,车是自己开的,自己觉得合适就好。






暴走的芮凝


聊到车子就容易产生派系争论,其中几个朋友的观点实在是让小哥不得苟同。

大家都知道日系强在发动机、电子。德系强在机械、美系适中!

日本车都车身轻,特别不安全…肯定是偷工减料导致车子太轻了。而很多开过日系车的朋友确实发现日系车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发飘,也就将信将疑的认可了,毕竟这个逻辑看起来并没有问题。大部分人都这样认为的。可真实情况了?


如果你相信了这条流言,你就被带到沟里去了。我们承认日系车高速发飘,但是这并不是所有日系车都这样、并不是由重量决定的。轻量化的跑车甚至不到1500千克,高速行驶的时候依旧稳健。

 我们通过对比日、德、美三大主流合资车系代表车型的数据统计,用事实来打破流言。

在最具代表性的中级车对比中,雅阁比迈腾和美系的君威都要重不少,数据证明在讲究轻量化的当下,日系车并不比德系、美系轻。

  在这三个代表性比较强的主流级别里,日系车的重量不但不是最轻的,反而可以说是最重的,这就打破了老司机所说的“日系车因为偷工减料导致车身很轻”的言论了。

在主流的三款合资小型车中,身为日系车的飞度整备质量处于中间水平,比赛欧重15千克,比Polo也只轻了2千克,并没有拉开差距,所以在这个级别中日系车车身轻是说不过去的。

  

紧凑型车整备质量对比

主流的紧凑型车中,三款车在价格相近、尺寸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卡罗拉的质量分别超过了朗逸和英朗55千克和45千克,不但不是最轻的一款车,反而是三款车当中最重的,与老司机的逻辑完全相悖。

不过还有一个疑问没有解决,日系车既然不是因为重量原因而导致高速发飘,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汽车高速发飘涉及到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由这几个方面造成的:

  1.空气动力学设计问题,下压力较小(车速问题);

  2.车身+重心高,受侧风影响大(车速+车身高度问题);

  3.减震器低速阻尼小,跳动大(悬架设计方向问题);

  4.转向后倾角较小(转向手感问题)。

  车身风阻和重心我们没有办法直接感受,而悬架的支撑和转向手感我们确实是可以切实感受到的,而日系车转向较轻,悬架行程较高、偏舒适取向也确实是一个普遍现象,这就是导致日系车高速发飘的根本原因。

最后总结;不能单纯从轻重去判断一个车的好坏,俗话说好钢应该用到刀刃上。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程哥车道指南


迈腾1.4t和雅阁2.0差不多重,迈腾滴动力总成比雅阁轻一百多公斤,也就意味着迈腾滴车身比雅阁重一百多公斤!迈腾发动机变速箱都是轻量化处理滴(小排量涡轮增压集成缸盖等等)而车身都采用高强度钢材一体式车身,当然大众车要结实多了,成本也高多了。雅阁为了降低车重,直接在车皮上做文章,看看那个本田日产车不是像纸皮做滴?雅阁车顶上两根橡胶密封条我看着就想吐(绝大多数日系车都是这样滴,而大众车和国产滴奇瑞车都是整体车身,没有这两根橡胶条),说日系车安全滴,你把车开来和大众车撞一下就知道了!


十字轴


同级别车型重量相差无几的,但是各个厂家侧重点不一样,就说卡罗拉和别克英朗吧,两者都是全铝发动机,不存在其他因素影响,外观触摸感觉到英朗的铁皮也厚一些,实际测量也是这样,加上塑料也厚实一些!整车重量相差无几情况下,外表厚重其底盘必然欠缺,我也不能这样信口开河,除非两者来个碰撞测试才能解我这个谜团!!幸运的是国内有个汽车媒体做了这两者的碰撞测试,在时速60公里碰撞,英朗完全处于下风,车内空间被压缩不少,卡罗拉的车内空间没有任何变化,这也证实了我的判断!

同级别中车壳硬的车子,底盘必薄,小磕小碰占有一些优势,真正大碰撞时,极容易受伤!!也真心希望国内厂家在这方面还是要好好学习小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