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否可以罰學生站到教室外,這種行為違法嗎?

耘荷草堂


在我們原來的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中,很多犯錯誤的孩子會接受懲罰,這種懲罰包括罰站,甚至包括了在教室外面罰站,之所以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孩子如果在教室內發展,都不能制止他的影響上課行為的時候才使用的。

但是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提高,隨著教育科學的不斷提高,有些教育手段已經被禁止使用,比如說罰站,特別是市外罰站,被稱為對學生嚴重的傷害,老師一定要注意,這種手段是違法的,違規的。

如有記憶的話,我們還能記得前段時間一位老師因為讓孩子罰站造成了家長衝進學校把他帶進派出所的行為。所以說學校教育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特點,根據社會發展的形勢來選擇,千萬不要選擇一些過時的落後的教育手段。

當然對於讓孩子罰站這種現象,大多數家長現在可能還是持支持態度,畢竟有些孩子在教室裡太調皮,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秩序,如果不對她進行懲處的話,會影響到其他的同學,對其他認真學習的孩子和家庭來講是不公平的。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家長仍然支持罰站的這種現象,以及它的深層原因。主要還是源於自己的孩子,在課堂上很少做出這些違規的事情。源於對孩子的一種自信。

作為一名普通老師作為,一個善意的提醒所有的一線老師,不要輕易的使用這些有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的懲罰手段,畢竟保護自己才是保護了更多需要學習的人。


杜宜城老師


站在教師角度,給大家分享兩個真實案例。

某高中老師班級有一位學生,借讀生,成績遙遙落後,性格時冷時熱。有一天課堂上,小孩一會一口一會一口的喝飲料,該老師說,“好好聽課,你不是來看戲的,不想聽就滾出去”。小孩當時拿著書包就走,然後,該老師在後面喊,“你回來,老師跟你開玩笑的”。

嗯嗯,該老師在學生打分評比最喜歡的老師,每次都高居前三,對學生嚴厲有愛,耐心細緻,成績突出,是我校最好的語文老師。

我也曾經在早讀課批評一個經常遲到的小孩,讓他在門口反思一下,等我在班級裡轉一圈,小孩不見了,可把我急的,趕緊滿校園的找,還好,在操場體育看臺的角落裡找到了。每每回想當時的心情,人家說,急出一身冷汗,就如剛從水裡撈出來;還有,六神無主,心裡一片空落落的。


計工算資


絕對不行!只不過是違反課堂紀律影響其他同學學習而已,教師有什麼權力罰學生站呢?說不定這位同學一節課搗亂40分鐘累了後還能聽5分鐘課呢,教師有什麼權力讓他站教室外不讓學生聽課呢?

是否違法?這種行為不但違法,而且違反了多部法律,犯罪事實令人髮指:

1.違反《義務教育法》讓學生站到教室外,剝奪了學生認真聽課、好好學習、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力。

2.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教師作為園丁是培育花朵的怎麼能修剪花朵呢?

3.違反《教師法》。教師法明確規定,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建設靈魂可以,怎麼能越權塑造肉體呢?

4.違反《刑法》教室外空氣PM2.5爆表、紫外線強烈、流感病毒肆虐,讓學生站在教室外簡直就是非法拘禁+蓄意謀殺!

如何處理?對於這樣的教師這樣的行為,我們作為家長要堅決鬥爭到底,發現一個打擊一個。具體可以這麼做:

1.可以先去醫院體檢。B超、CT、核磁共振一套做下來,檢測罰站對學生造成的心理陰影面積、膝蓋和踝關節軟骨組織磨損度、腿部肌肉疲勞度、室外PM顆粒物吸入了多少粒等。

2.走訪班裡同學取證。一定要錄視頻。一定或獲得以下有利證詞:“XX同學上課大聲說話不是故意違反紀律,只是為了調節課堂氛圍”, “XX同學上課睡覺不是故意違反紀律,只是因為昨晚學習農藥知識到深夜太過勞累”……

3.拿體檢記錄和視頻取證找學校談判。至少要滿足以下條件:讓犯罪教師在全校師生面前給這位學生下跪道歉、撤除犯罪教師一切職務去燒鍋爐、賠償精神損失費等共計1000萬、新任老師寫下保證書保證不管該生有任何違紀行為都裝看不見,並保證讓該生考入清華或北大。

4.如果學校不能滿足以上條件,也休怪家長不仁義。

直接走法律途徑,用法律去捍衛自己和孩子的權利:比如可以建議孩子找學校最高的樓跳樓、聚集親友團到學校門口拉橫幅堵路、去教體局等主管部門上訪等。不滿足條件絕不罷休!堅決跟這樣的惡勢力,教師中的敗類鬥爭到底!

這樣你的孩子不用高考就能手握千萬資產了,高考考不上清華北大也沒關係,再起訴學校索賠一千萬!此生衣食無憂了!


英語語法實驗室


我是一名市級重點中學的老師,也當過多年的班主任,從從教二十多年的經歷以及自己求學的感受來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首先,我覺得可以把學生站在教室外。因為:第一,我想提出是否可以罰學生站到教師外這個問題的人,大概率不是老師。當前由於對未成年的過分保護、家長的維權意識、孩子的脆弱、媒體對教師的圍追堵截,使絕大部分教師在管理學生方面畏首畏尾,有時候為了明哲保身,採取了放任自流的做法,只要不出事,就阿彌陀佛了。當前,我可以這麼說,這些年來,老師的責任心下降了,跟怕出事有很大關係。第二,很多人會說,罰學生站到教室外,是一種簡單粗暴的做法。這種批評是理論正確,實際效果並不如意。學生千差萬別,怎麼說都無效的學生大有人在,他們的思想出了問題,絕不是老師的幾句不痛不癢的談心可以解決的,是個社會問題,不僅僅是個教育問題。第三,如果把學生站在教室外,能夠提到效果的話為什麼不行。說實在的,教書很多年,把學生站在門口,能起到較好的作用,特別是對於一些自尊心比較強的同學,站過一次,以後就很少站了。當然,老師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考慮,有些孩子性格缺陷,不要說站在教室外,連批評都不行,多了去。有的孩子,站一個月也沒效。第四,站在教室外,是為了批評,不是為了處罰,站不是目的,改正才是目的,所以每次把學生站在教室外,我務必給他們解釋清楚,為什麼要站,下次還違犯了,怎麼辦。牴觸的學生一定做通思想工作。

其次,我想,問題所說的違法,不知道違反什麼法,大概是想說,教師不許體罰學生。說實在的,何謂“體罰”?作為法律應當清楚明白,但“體罰”,是個模糊概念。教師哪些處罰可以,到什麼程度,造成什麼影響,我覺得應該交代清楚。我讓學生把不會背誦的課文抄五遍算不算體罰,抄十遍呢?我總覺得體罰在每個人的心中,程度內容大有差異,曾經讓學生把不會背誦的課文抄三遍,就有人認為是體罰,於是我就放棄。

最後,我想說,多關心如何讓老師找到一種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多關心對老師教育水平的提高,多關心對教師心理的關懷,而不是總是上綱上線地說“違法”了,如果這樣,老師很會明哲保身,不敢管,怕管,那才是真正害了孩子。

我想說,“沒有處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是個真理,“孩子是表揚出來的”是個偽命題,多從孩子的未來出發,而不要老講溺愛和心疼。老師們,擔當些,能站的,該站的,還是站吧。

以上,是我的一點想法,未必正確,如果覺得有幾分道理,請關注我,有商榷的地方,請留言。


木葉看人間


說起罰站,我想起了難忘記一件事,我女兒小學二年級時就讀於奉節遼寧小學。有一次女兒的外婆去世了,我們把她寄到姑姑家,由於姑姑她們不知道上課時間第二天早上遲到了,後來老師罰她站了一天,如果罰站一節課到半天,我都能接受,這一天多難受,中午飯就沒吃,因為不敢動,一般早飯也不吃,到晚上沒精打采的回家,出於尊重老師我們沒有言語,後來還脅迫學生去他家裡補課,作為一個學生家長我只是看貶了這位老師,不值得尊重。所以我認為短時間的罰站當然可以,是老師應有的權利和對違規學生懲罰方式。但也要適度,站也是不輕的懲罰,曾經就遇一學校罰站暈倒的現象。


666150194002


明確的說,違法!學校已經開過許多次會專門說明此事。不得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等等。但有部分教師思想沒有跟上時代潮流,總是認為是小事。如果學生跑了或出現意外,後果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

十年前一次學校開會,忽然看到一位教師走到前臺,拿出一張紙,讀了起來。聲音逐漸哽咽,眼淚流了下來。原來是位初中老師教訓本學校門衛親戚家孩子,門衛找到學校,學校責成教師檢討道歉。此事對我觸動很大。

兩年前,親耳聽過一個城管說,夫妻兩開寶馬車堵住校門口,打了一位教師,原因是他家女兒上初中成績很好,被打教師要求去補課,沒去,可能說了什麼話,然後激起家長憤怒,就……。我聽過即憤恨教師的行為,又感慨家長的勇猛。

感覺初中可能出事概率比較大,可能高中學生懂點事,小學還不懂事,初中是義務教育,又處於叛逆期。

時代的變化太快,許多的事情沒辦法說清。無論什麼時代,你如果沒權沒錢就要多動腦子,否則後果是自己無法承受的。領導不在乎多考一兩個本科,絕對在乎給他帶來麻煩的人或事。

現在上課碰到睡覺的,我會讓他站起來,注意這是體罰學生違法行為。我會說讓他站起來是休息,長期坐對身體不好,以得到他的理解。注意如果你也讓睡覺學生站起來,出現任何意外與我無關。

以前教師都很單純(可能只是自己幼稚),只考慮提高學生就可以了。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變化,對教師的認識也在變化。希望廣大教師,能夠跟上形勢,快樂過好每一天。


高中數學老師大志


樓主的問題反映了許多教師對紀律管理的焦慮,管的輕擔心沒效果,管的重又擔心會過度。其實解決焦慮的關鍵,在於理清紀律管理的思路。

有時沒課坐在辦公室,時不時能聽到附近班級傳來教師的怒吼;出去走上一圈,偶爾還能看到有學生被罰站,不用說,原因就一個,違反紀律。

紀律對教學來說就像是空氣,有的時候覺得正常,沒有的時候卻很致命。於是,每逢各種大大小小的集會,紀律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如果某個教師對紀律管的很好,我們通常會認為要麼是他很幸運,遇到了一群聽話的學生;要麼就是他夠兇,而且夠狠,這樣才能鎮住學生,讓學生聽話。如果有人發表意見:“他平時沒有兇,也沒有狠啊!”我們會下意識地嘲笑回去:“切,你只是沒遇到他兇的時候而已!”

兇和狠可以作為管好紀律的一種解釋,可問題是,有的教師因此把兇和狠當成管好紀律的唯一法寶。一旦感覺學生的行為有點異常,他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發一通火;如果學生還有抵抗,立馬上措施,嚴重點,就通知家長,給個處分,直到學生服為止。

有的教師管不住紀律,便歸咎於自己的兇狠不夠:“唉,誰叫我善良呢,學生就是欺軟怕硬!”有的教師不甘心,默默地向兇狠的同事偷師,嚐到一點甜頭以後,馬上就變成一個狠角色。

我也曾經試過用發火來管紀律,起初的確挺有效果的,可是時間一長髮覺不對勁。一來效果持續時間不長,許多時候,自己發了一節課的火,下課鈴一響,學生就嘻嘻哈哈地聊天了,彷彿剛才只是颳了一陣風。二來學生的臉皮似乎越變越厚,為了達到效果,每次都要發更大的火才行,發完之後,會感覺全身的力氣被掏空一樣。為此,有的人教我一個秘訣:“你不要真的跟學生動氣呀,只要做到表面發火,內心不發火就行了!”得,還是因為不夠火候。

那麼,管理紀律有沒有別的辦法?有的。

第一步,先理解紀律的本質。

關於紀律,我們最熟悉的,某過於“無規矩不成方圓”。紀律的本質是規則,它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保證工作順利開展,另一個是維護集體利益。就好比打籃球賽,每個球員都需要按規則來帶球,並且努力把球投進對方的籃框,要是你抱起球就跑,這比賽就沒辦法打下去了,要是你把球投進自己隊的籃框,對方就會得分,自己隊的利益就會受損。

在教學中,提到紀律,我們通常下意識地想到課堂,許多網絡文章也只是針對課堂紀律。不過,從紀律的本質看,教學中除了課堂以外,作業、培輔和測驗等常規工作也有相應的紀律,而且,這些工作出現的紀律問題也不見得讓我們省心,所以,把所有教學工作中的紀律看成一個整體,是更好的選擇。

紀律的本質是規則,那麼違反紀律的本質,就是不按規則做事。我們可以針對學生違反紀律背後的原因,來制定相應的管理策略。

學生遵守紀律的背後,意味著三件事:一是學生有足夠的能力按照規則做事;二是學生認同規則背後的價值觀,即感覺對自己來說,工作的順利開展與集體利益的維護更重要;三是認同規則本身,認為這項規則是當下最好的選擇。那麼,學生違反紀律的原因,也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個原因,是學生遵守紀律的能力不足

有些紀律與學生原來的做事習慣有衝突,為了遵守紀律,學生需要調用自身的自控力,來實現和維持紀律的效果。問題是,學生的自控力並非取之不盡的資源,它和學生生長髮育的規律息息相關。打個比方,如果要你不斷地做俯臥撐,那麼達到一定數量時,你就會做不下去,因為你的肌肉受不了。同樣,學生需要調用自控力來遵守紀律,就相當於做“俯臥撐”,當大腦的“肌肉”受不了的時候,學生就無力遵守了。

解決的策略,就是尊重學生自控力的發展規律,調整學生遵守紀律的必要時間;同時,幫助學生提高自控力,方法是不斷地突破自控力的極限,然後充分恢復。

比如上課,你要求學生認真聽講,學生一時半會是可以做到的,可是講課的時間長了,學生難免會開小差。有的教師會因此把學生大罵一頓,其實有時並不一定是學生的錯,有可能只是學生的自控力剛好用盡了。別說學生,就算我們大人去開會,如果講話的人一直叨叨絮絮不停,也會有不少人打瞌睡,或者玩手機。

我的做法是,每次需要學生聽講時,告訴學生大約要聽幾分鐘,讓學生心裡有個底,就好像平時開會時,如果事先告知要開多久,我們認真聽的概率也會更大一些。另外,我會利用一些碎片時間,和學生講解自控力提高的原理和方法,幫助學生有意識地自我突破和恢復。

除了尊重學生自控力的規律,我們還需要尊重另一個事實,就是同一個班裡,不同的學生自控力也不盡相同。解決的策略有兩個,一個是多一份耐心和寬容,另一個是幫助學生自我調整。比如講課時,我常常發現,有的學生能夠專注地聽,有的學生沒多久就犯困,或者四處張望,又或者東摸西摸。我過去的做法,是來個痛快的點明批評;現在的做法,是暫停幾秒,看著那個學生,有時會提醒:“有的同學大腦內存開始不夠用了哈!如果你發現注意力分散,請默數五秒鐘,讓自己脈動回來。”學生常常會心一笑,然後努力調整自己。

第二個原因,是學生不認同規則本身

為了教學管理的方便,有些教師傾向於把各項紀律統一化。問題是,同一條紀律,不同學生的遵守成本不一定相同。有的學生遵守起來輕而易舉,有的學生則痛苦不堪,但是他們發現換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也能達到紀律的目的,於是會選擇行動。但是有些教師往往選擇把這樣的做法當成對自己權威的挑戰,動用權力把學生壓下去。

其實更好的做法,是用原則來代替規則,為學生的行動提供更大的調整空間,同時用效率來衡量結果的質量,約束學生行動的自由。

比如你在課堂上講解習題,要求學生認真聽講。有的學生不會做,認真聽的話會很有收穫;而有的學生早就會做了,再認真聽收穫也不大,他們更傾向於找別的事情做。我過去會感覺挺為難,現在的做法是,對於成績水平優秀的學生,在我講課時,如果覺得自己會了,可以選擇不聽,原則是找一件有助於數學學習的事情來做,可以研究難題,也可以超前學習新的內容。另外,我會關注他們每週的周測成績,如果發揮穩定優秀,則寬容繼續;如果出現下滑,則寬容停止,要求他們先認真聽講。

我嘗試了這個做法後,發現優生們都特別興奮,感覺自己擁有了一項別人無法企及的特權。他們會很珍惜這樣的機會,如果某次周測成績不理想,他們首先會緊張起來,然後特別用心地學習,努力在下一次周測把這項特權拿回來。

第三個原因,是學生不認同規則背後的價值觀

不認同規則背後的價值觀有兩種表現,一種是不認為集體利益更重要,另一種是不認為數學的學習更重要。

一個學生,如果不認為集體利益更重要,有兩種可能,要麼他在班裡有自己的小團體,認為小團體的利益比集體利益更重要;要麼他感覺自己不能融入這個班集體,認為自己的利益比集體利益更重要。通常來說,這跟班級的凝聚力有關,只要班主任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還是很願意為集體利益做點貢獻的。很多時候,學生做出有損集體利益的行為,我們只需給予提醒,學生大概率會有所收斂,如果不是,可能要費點心思,先來樹立團隊意識了。

一個學生,如果不認為數學的學習更重要,那麼最大的可能,是他沒能從中獲得足夠的成就感。這裡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感覺學習數學沒什麼用,另一種是感覺自己學不好數學。對於前者,我們需要幫助學生理解學習數學的價值;對於後者,我們需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我的做法,就是定期與學生進行溝通。溝通的內容,包括學習數學的價值和學習數學的策略。

對學生來講,學習數學的價值有兩個,一個是讓自己變得更聰明,另一個是考好中考。前者能夠讓自己的未來變得更好,後者能夠讓自己的升學贏得更有利的籌碼。道理不難講,難的是把道理講出不同的樣子。學生討厭我們說教,但基本上不會拒絕我們講故事。

講故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有一次我跟學生分享一個看過的故事,說廣州的出租車司機的收入也有四個層次,最低層次的司機月入3000元左右,但是最高層次的司機能月入上萬!為什麼呢?因為出租車司機每天的收入,等於接單的數量乘以每單的價格。最低層次的司機,選擇很勤快地四處兜轉,運氣好的能遇到幾單短途生意,運氣不好的就只能瞎轉一天,收入很難上得去。最高層次的司機,會組成一個團隊,大家互相推薦生意,確保自己隨時能接到單,而且多數的單都是賺錢的長途單,所以月入上萬不是夢。

當時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我就趁機總結:“你覺得最低層次的司機沒有能力月入上萬嗎?他們不是做不到,只是沒能想到。學習的價值就在這裡,它能幫助你見到更多的可能,讓你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之後的一兩天,學生上課明顯更賣力了。

比起學習數學的價值,學習數學的策略會更有吸引力。對學生來講,學習數學的基本策略,就是積累知識點、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策略不難講,難的是把策略化成學生可操作的行動流程,讓學生有躍躍欲試的衝動。

記得有好長一段時間,學生每次考完試,都跑過來跟我吐槽:“老師,這次涼了,我又不夠時間!”吐槽完的一兩天,聽課做題都無精打采的。後來我找了一個時間,專門跟學生分析數學考試的時間配置策略。

一場數學考試時間100分鐘,全卷滿分120分,其中選擇題10道,填空題6道,解答題包括6分題、7分題和9分題各3道,共25道題。 這100分鐘如何配置呢?

首先,劃出15分鐘的檢查時間,還剩85分鐘。

接著,劃出解答題的解題時間,多少分的題目給多少分鐘的預算,共計(6+7+9)×3=66分鐘,還剩85-66=19分鐘。

最後,選擇題和填空題的時間預算是19分鐘,平均每道題1.2分鐘,這還包括填塗的時間。

這樣一分析下來,時間不夠的原因就清楚了,無非是某些題目上多花了時間,超出了預算,使得其他題目變得倉促。解決辦法也很明顯,一個是有所取捨,對於1分鐘沒想出思路的題目,就毫不猶豫地推後,即使沒時間做也沒關係;另一個是平時有意識地訓練解題速度,用預算來自我反饋。這兩點都是學生能夠操作的流程。

分析完後,我幾乎每次上課都時不時地提醒學生:“速度,速度!”學生都心領神會地調整自己的注意力,專心做練習。有句話說得好:“要想田裡沒有雜草,最好的辦法不是勤快鋤草,而是在上面種滿莊稼。”當學生心裡有了期待,自然就無暇違反紀律。

按照上述思路執行,教學紀律的管理就能進入一個良性循環,隨著時間的推進,我們在紀律上投入的精力會越來越少,最後只需留下少量來維護即可。

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不用生氣?不是,按照我過去的做法,幾乎任何風吹草動都能讓自己發火,但是現在,真正值得我們表示生氣的,是學生的行為違反了最基本的原則。不過,對於我們這時的生氣,學生會更願意接受,因為這是懸崖勒馬式的提醒。

- End -


藍色winds



我本身是一個老師,這個事可以簡單說一下。

從法律上講,這樣是不犯法的,但是從職業道德上講,這樣是不可以的。用老師的話說這樣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權。因為你把他罰站到教室外,讓他不能和其他學生一起學習。

另外好多回答提到教師不敢管學生的問題,我們這裡學校其實也是一樣的。甚至我們這裡的監控都是全縣聯網的,如果你在這裡把學生罰站到外邊教育局是可以直接看到的。那麼隨之而來的當然就是各種處分了。

另外對於另一句“無規矩不成方圓”來說,這是個很無奈的事情。我們想對學生立下規矩,可是孩子們畢竟是在家和自己家長撒潑頂嘴慣了,不拿出點本事還真鎮不住他們。我就有一次一氣之下一拳頭把課桌打透了,從此學生再也不敢放肆。

當然這樣也是不對的,上綱上線的話這是恐嚇學生。如果學生嚇著了家長找過來的話,好一點的話受點批評,嚴重點的話就要調整崗位了。


愛嘮叨的苗老師



等待2084553


我就是老師,工作20幾年了,對處理課堂紀律問題感慨頗多。以我的經驗,如果一個學生不干擾別的學生聽課,老師是不會讓他站到教室外面去的。

如果一個學生不聽課,比如老師講課,他卻偷看課外書,老師一般會批評一下,或暫時沒收課外書。如果再犯,就會罰站,一般是站在教室最後,這樣不影響其他同學聽課。

什麼情況下老師會把學生攆出教室?我確實有過罰學生站在走廊的經歷:一個學生回頭和後桌說話,我警告後他只安靜了幾分鐘,就又故技重演,我只好讓他站在教室最後,但他還不肯安靜下來,仍然和教室最後排的學生說笑,這就影響其他學生正常聽課了,多次警告無果,我只好請他站在走廊了。

這種做法違法嗎?就算違法吧,可是誰能給個不違法又讓他不干擾講課的高招?我絕不相信老師會無緣無故把學生攆出教室。

如果說這個學生有聽課的權利,不能把他趕出教室,那麼他干擾老師講課,使其他同學無法正常聽課,這是不是侵犯了其他同學聽課的權利?在這種情況下剝奪他聽課的權利是不是就不違法了?

學生有聽課的權利,但他同樣也有遵守紀律認真聽課的義務。如果我們僅僅看到他的所謂權利,而忽略甚至故意忽略他應盡的義務,那是不是也很不合適?

我們的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要培養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人是百年大計。作為學校領導和家長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是孩子某一節課沒聽到危害大,還是他成不了人危害大。懂得了這個道理,就不會爭這一節課的得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