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導彈的命中率並不是100%,那麼打不到飛機的導彈去了哪裡,怎麼處理?

無雙73297171


1、自毀。現代彈藥不斷的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防空導彈更是靈巧彈藥的當紅花旦,可以說是集尖端技術於一身,但是必然有失手的時候,這個時候當然是不希望這枚導彈被敵方或者其他國家得到,哪怕是殘骸被找到,也有可能會造成機密技術的外洩,所以一般的防空導彈都是裝備有自毀引信的,在距離導彈發射之後一定時間內沒有擊中目標的話就會啟動自毀程序,自行引爆戰鬥部。

2、重新分配目標。有一些防空導彈在沒有命中目標後會再次搜索第二優先級目標,最大限度的對敵方單位造成毀傷。在搜索不到目標或者燃料耗盡的情況下也會採取自毀的措施。然而2001年,一架俄羅斯的客機就倒了黴,這架客機經過黑海的時,正好遇到一枚脫了靶的防空導彈,這個導彈雖然脫了靶,但是彈載雷達馬上搜索到了這個大客機,客機被當場炸碎解體,78名乘客連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脫靶的導彈就是俄羅斯的S-200防空導彈系統攔截彈。


哨兵防務


100%的命中率,只有在理論上可能,現實當中無論如何是做不到的。戰鬥機等空中目標與防空導彈就是矛與盾的關係:防空導彈隨著科技的進步,性能在不斷提高,戰鬥機等空中目標也一樣在發展,對付來襲導彈(包括防空導彈在內)的辦法也越來越多。


就拿戰鬥機來說,都裝有導彈來襲告警裝置,當有導彈來襲時向飛行員發出警報。針對不同的來襲導彈,飛行員會採取釋放紅外誘餌、金屬箔條等等措施,對來襲導彈實施干擾,並採取一系列戰術動作來擺脫導彈的威脅。導彈在受到外界環境干擾(紅外、電磁干擾等)、自身發生故障等都可能出現“丟失目標”的情況,這很正常。

舉個例子來說,在2017年6月18日的時候,美軍一架F—18“超級大黃蜂”戰機與敘軍蘇—22對地攻擊機在空中相遇。美軍戰機先發射了一枚AIM—9X近距空空導彈(紅外導引近距格鬥彈),這是AIM—9的最新型號了,號稱“命中率100%,可抗各種紅外干擾”。結果:蘇—22俄飛行員只發射了紅外干擾彈,AIM—9X脫靶,美軍飛行員補射了一枚AIM—120(雷達導引中距空空彈)才將蘇—22擊落。看來美國《偵察戰士》網站的說法也是有道理的:武器並不總像軍火商吹噓的那麼靈。


AIM—9X

打不到飛機等目標,被稱為“脫靶”,那麼脫靶的防空導彈最後去了哪裡,怎麼處理?

就在上個月(應該是6月22日),某島試射導彈失敗,不得不啟動了導彈的自毀程序。根據“聯合報”的報道,某島中科院為其空軍研發的“萬劍彈”在發射後“彈體發生不規則的滾動”,失去控制。測試人員啟動了導彈的自毀程序,導彈自毀。這是導彈發射失敗採取的措施,同樣也適用於那些脫靶的導彈——不僅僅是防空導彈,還包括空空導彈、空地導彈、反艦導彈等大多數都裝有自毀裝置。



現代的防空導彈都裝有自毀裝置,脫靶後飛不多遠就會啟動自毀程序,最終自毀——以免造成意外傷害,再有就是防止洩密。如果在自毀裝置未啟動之前,或者是自毀裝置啟動失敗,導彈發現了其它目標,那麼就會撲向新的目標:2001年10月4日,烏克蘭進行S200防空導彈的訓練,就有一枚導彈脫靶,又飛了320公里,最終把俄羅斯的一架圖154M客機擊落,機上78人全部遇難。


美軍的自毀裝置也有不起作用的時候,在今年4月美、英、法空襲敘利亞過程中,美軍就有一枚戰斧巡航導彈的自毀裝置失效,法國也有一枚巡航導彈未啟動自毀裝置。這兩枚巡航導彈被敘利亞政府軍交由了俄羅斯軍方“保管”,閒著沒事的時候,俄羅斯還會拿出來“噁心”一下美國——俄方正在對戰斧進行研究,開發新的干擾裝置。

結束語,儒道之主認為:所有的裝備都沒有絕對的“萬無一失”。


儒道之主


矛與盾之間的對抗一直在繼續,導彈類武器雖有高命中率的優點,卻不是百分之百,沒有命中的導彈自然打飛了,也無法預知其飛到那裡,所以很容易造成誤傷問題,沒有命中的防空導彈與空對空導彈本身就是一個小號的對地導彈了,其戰鬥部都不算小太的,甚琺可以100公斤以上,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在導彈設計時就增加了一個自毀功能,一般在引信上設置,如果在發射之後,多長時間內沒有命中目標,那麼引信就自動引爆,或者導彈控制系統在失去目標之後,達到一定條件後,向引信發出起爆指令。

目的只有一個,讓導彈在無法命中目標的情況,自我摧毀。由於發動機燃料已基本消耗光了,再讓戰鬥部起爆,那麼整個導彈將被炸成破片,無論落到什麼地方,也不至於造成大的傷害了。以前也發生過,因自毀系統沒能正常工作,或者沒來及工作,防空導彈在失去目標後,落向地面的事情。結果造成的損失比它可能取得的戰果更大。

再有一點,不自毀的話,有可能造成技術漏洩,上世紀50年代,我軍在東南沿海地區的作戰行動中,遇到臺軍響尾蛇導彈,結果那時的導彈可能設置上有問題,讓我們在打掃戰場時,找到一枚相當完整的導彈殘體,以及幾枚不完整的導彈,隨後蘇聯在取得相關資料後,搞出了AA2空對空導彈,中國引進其成為霹靂2空對空導彈。也因此,自毀設置在導彈中屬於標準配置了!


南國軍情


謝邀!
導彈裡面含有自己的國家的很多機密,如果跌落到其它國家,會造成不必要的國際糾紛和機密洩露。
不論是掉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有可能對人員產生殺傷,萬一掉落在人口稠密區,那就完蛋了。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呢?
老式的導彈就不說了,說說現代服役的大多數導彈。
導彈如果沒有擊中目標,會開啟二次攻擊模式,自動追尋目標。以前伊朗在進行軍事演習的時候,因為這樣一枚導彈沒有擊中靶標,結果開啟二次攻擊模式,擊中了一架路過的客機。
要是二次攻擊還沒有擊中目標,一般會進入自毀模式。
也有些防空導彈不會開啟二次攻擊,而是直接空爆,對目標進行轟擊。

軍事帝


這個也是隨著技術的進不在不斷的改進,早期防空導彈由於技術限制大多屬於被動制導就是雷達發現目標後根據目標高度速度等參數計算出目標飛行軌跡然後發射導彈,導彈自己有雷達鎖定後會自己跟蹤它 直到幹了它或燃料用盡。現代導彈多是主動複合制導不僅自己會跟蹤目標而且衛星雷達等都要幫助修改彈道預知其飛到那裡,沒有命中的防空導彈與空對空導彈本身就是一個小號的對地導彈了,其戰鬥部都不算小太的,有的可以達到100公斤以上,掉到哪裡都是個重磅炸彈,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在導彈設計時就增加了一個自毀功能,一般在引信上設置,如果在發射之後,多長時間內沒有命中目標,那麼引信就自動引爆,或者導彈控制系統在失去目標之後,達到一定條件後,向引信發出起爆指令。 另外這裡要提到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這樣做,其一大家都知道這麼大一個炸彈掉到哪裡都會危害四方。另一個原因就涉及到國家對導彈的保密問題了,一個這麼高科技的東西萬一掉到其它國家的領土或領海戰鬥部沒有爆炸,人家拿回去研究一下你懂的。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上世紀50年代,我軍在東南沿海地區的作戰行動中,遇到臺軍響尾蛇導彈,結果那時的導彈可能設置上有問題,讓我們在打掃戰場時,找到一枚相當完整的導彈殘體,以及幾枚不完整的導彈,隨後蘇聯在取得相關資料後,搞出了AA2空對空導彈,中國引進其成為霹靂2空對空導彈。也因此,自毀設置在導彈中屬於標準配置了!


我國的紅旗26防空導彈帥吧


閱兵時的紅旗9防空導彈

美國的愛國者


驢哥武器庫


隨著飛機設計與製造的相關技術不斷提升,傳統的高射機槍與高射炮已經很難對現代飛機構成威脅了,於是防空導彈應運而生。但是防空導彈並不能夠做到百分之一百完全命中飛機,那麼問題來了,那些沒有打中飛機的導彈到哪裡去了呢?又該怎麼處理呢?

未能擊中飛機的導彈的去向並不一定,有幾種可能。有一些導彈的制導系統設置的相當智能,它們如果一次未能擊中目標還能再次找尋目標併發起攻擊,如果實在找不到原有目標也會尋找一個其他目標進行代替,如果實在無法找到目標,而其所攜帶的燃料又將耗盡,那它就只有最後一個選擇了,自爆。除某些較為特殊的導彈外,現代導彈均配有自爆裝置,這些自爆裝置種類不少,觸發條件也不大相同,不過作用一致,將發射出去卻沒能完成任務的導彈銷燬。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沒有自爆裝置,未能命中目標的導彈就可能落到它不應該落到的地方,造成不必要的破壞。甚至有可能落入敵手,被敵人破解出其中的關鍵技術,發現缺陷。但是,自爆裝置也不能夠做到百分之一百生效,如果自爆裝置沒能生效,那麼導彈就會在燃料耗盡後落下,至於具體落到什麼地方,就難以確定了。對於這種情況,如果被注意到了,那肯定是會在框定一個可能的區域後進行搜索的。如果導彈落在比較好找到的地方,或其上裝有定位裝置,那自不必說,但如果最終沒有被找到,這顆導彈也不一定能永遠待在世界上,它隨時可能爆炸,留下一個隱患。

隨著技術的發展,有人提出,讓未命中目標的導彈飛回基地,在重新加註燃料後,獲得新生。如果這個方法被證明可行,那未來導彈的利用率將再次上升。


楠竹一


問到點子上了,防空導彈多用於本土防空,如果打不中飛機直接掉下來會造成地面損失。其實不僅僅是防空導彈,其他的大部分導彈也都裝有自毀裝置。

從引信機構學來說,自毀引信是基本上所有現代導彈都具備的一套系統,在引信解鎖後引信內的計時器開始工作,在計時器達到某個時間點的時候啟動自毀裝置。

在自毀的過程中,如果是小型導彈那麼自毀裝置就會直接引爆導彈戰鬥部達到自毀效果,但如果是大型的導彈系統,那麼還需要在爆炸過程中對彈體進行破壞。

通常是引爆在彈體上的自毀炸藥將彈體徹底炸碎。

這樣碩大的導彈就不會從高空整個掉下造成嚴重損失。


另外在一些大型的導彈上還包括遙控自毀裝置,在導彈出現異常或者目標不正確的時候通過人工遙控的方式對導彈進行自毀操作。


軍武數據庫


防空導彈雖然命中率很高,但打不著飛機,也是經常的事。打不到目標的導彈去哪了?

導彈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這種情況。每個導彈都安有自爆裝置,一般都安在引信部分。


為什麼要自爆,導彈是軍事機密不能外洩敵方,導彈上有與地面操作人員的代碼聯繫裝置,不能外洩敵方,以致破密解碼。

導彈在沒命中目標時,一種情形是自動啟動自爆程序,在高空自爆;另一種情形,進入下一輪智能搜索打擊目標,,如果燃料耗得差不多,又沒擊中目標,滿足自爆程序條件,在高空自爆。如果在地面自爆損失很大。

當然,還有一些特殊情形。要地面人員下達指令自爆。比如核彈頭,只能引爆化學炸藥引信部分,不能引爆核彈部分,而且還要找到安全區域,便於尋找。否則落入恐怖分子就麻煩……

不過,如今出現了沒命中目標,可以回航,再次利用的導彈,稱之巡飛導彈。

比如,我國WS-43巡飛導彈,CH-901巡飛導彈,可以偵查,定位,打擊目標。在目標上空巡飛,確定有無打擊價值,若無就回航。當然,這有一個基礎前提,要有北斗導航系統和軍用數據鏈的支持。


世界只有GPS衛星系統,伽利略衛星系統和我國北斗衛星系統,不會輕易分享數據的。核心技術頻率是各自專有的,導航頻率想開就開想關就關,掌控依託其技術平臺的武器動向。

這真是一個黑科技般的存在。


蛙塞哈哈


那是因為導彈裝有自毀功能,防空導彈雖然命中率高,卻也不是百分之百,為了避免打擊目標失敗後,或者導彈燃料耗盡,在導彈落地之前就會自毀,從而不會誤傷其它地面事物。


個人覺得其實防空導彈應該設置一個導彈回收功能,在一定距離內,若導彈沒有打擊到目標沒被敵方導彈催毀,就會自動返回到發射原地,添加燃料後可實施二次攻擊。


事後說事


樓主這題很有趣,激起和大眾的興致。我們知道防空導彈的威力和作戰軍功都是很強大的,它的命中率一般會較高,但也有掉鏈子的時候,打不到飛機的這些導彈都去了哪裡呢?



且聽分析:


01、首次跟屁失敗自爆

這點想必很多人都知道的。把導彈稱為跟屁蟲,不知道導彈會不會生氣(偷笑)


跟屁蟲導彈的整個制導系統都很智能化,準備跟屁的時候就設置好引信,不僅是跟屁的目標擊毀條件,還有在一定時間內沒擊毀目標時的情況,都會自動開啟內置的自爆命令,一般就在高空自我摧毀。(後面會講到為何要在高空自爆)


02、二次跟屁失敗後自爆


還有一種情況,在跟屁蟲在第一次跟蹤沒有擊中目標後,不會善罷甘休,繼續下一次的智能跟屁。


由於跟屁蟲的精力即內部燃料也是有限的,在體內即將空虛,又沒有“戰果”,達到了自爆條件,就如同第一次自爆一樣,選擇在高空自我摧毀,了結自己。


03、回航等待再次出站

如今,有的跟屁蟲導彈不僅智能還很理智,如果跟屁沒有戰果,或者沒有攻擊價值,它不會自爆自棄,而是選擇“回家”。


這種能回航能再次出戰的導彈,即巡飛導彈。



像我大中國的CH-901型號、WS-43型號的導彈支持回航的高級技術,就有“回家”功能。

04、不知所蹤、落入恐怖分子或敵軍國家

前面提過跟屁蟲有自爆程序,但不怕一萬隻怕萬一。


倘若這個程序出現問題,沒有在高空自爆,或者燃料殆盡,誰都保證不了它任性起來會落在哪裡。


如果落到在地面上,自爆了,那影響和損失大到不可估量。



落到地面沒有自爆,而是落到敵方國家,軍事技術可能會洩露,對自己國家得不償失。


就像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我軍在一次清掃戰場中,就偶遇臺軍由於最初指令出現紕漏而沒有自爆的響尾蛇跟屁蟲和幾個導彈殘骸。


這麼個天上掉“餡餅”哪個國家都不放過,我國和蘇聯把握了這個機會,分別研製出霹靂2、AA2的空空跟屁蟲,這可以說是撿了個大便宜。


即使沒有落到敵軍,落到友軍地界,也有種掉進黃河也洗不清的尷尬地步。


要是落到恐怖分子手上,後果更加不敢想象。


但若是跟屁蟲不知所蹤,它隨時都是一個隱患。


這些也是前面提到過兩次要讓導彈在高空自爆的原因。


跟屁蟲導彈有強有力的自衛作用,希望不管哪個國家,什麼時候,都沒有戰爭,也不用發動導彈。


因為這個世界需要和平,各國的每個家庭需要完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