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在山東土話中叫什麼?

玲瓏剔透77364482


山東的餃子,我就想起我那姨丈母孃。那個80多歲的老太太。和的一手好餡,包得一手好餃子。她是山東,文登市埠口的,這位慈祥可愛的二姨。是一位操家的好手。年輕的時候我想一定是一位美麗漂亮的山東大妮。這位老人她做的餃子鮁魚餡兒的特別好吃。每年六七月的時候我都會與我的媳婦兒陪同老媽媽去山東文登的埠口,去看望這位80來歲的二姨。二姨也知道我們東北人願意吃餃子,他就會讓表哥去集上買回新鮮的鮁魚。然後他就用豬五花肉切成肉沫。把鮁魚也去刺,切成塊。放上山東的大蔥放上花生油,然後攪拌起來。等到餃子包好的時候。我的心就已經跳到了那桌子上,熱騰騰的餃子裡。我會迫不及待地吃起來。也真的忘記了山東那麼多的裡,現在想想都有些不好意思。這些都有些說遠了,但是我二姨管餃子的叫法讓我很覺得新奇。她管餃子叫顧子,你吃顧子。這是二姨經常勸我們的一段話。一看這個答題,我又想起了遠在山東埠口的二姨。又想起了顧子的味道。



伊春美食美客


山東地廣人多,所以往往同一種事物用方言都有好幾種叫法,就拿餃子來說吧,大約有以下四種叫法:

1箍扎(讀音gu zha),膠東半島一代將餃子叫做箍扎,包括濰坊地區的安丘、諸城、昌邑、高密以及整個青島地區。所謂“餘做不如愜著,好吃不如箍扎” ,應該說自古以來“箍扎”就是上八仙的美食。

2包子,覆蓋面最廣的一種叫法,為了和真正的包子區分,人民將餃子叫做小包子,而真正的包子則叫做大包子。地區包括濟寧、泰安、淄博以及濰坊北部等地。當然這也是最土的一種叫法,所以現在的年輕人中已經聽不到這種叫法了。

3扁食,這個叫法倒是很形象的概括了餃子的外部特徵。但是本人要強調下,南方和北方的扁食不是一種食物,南方的扁食其實就是餛飩,而北方的扁食則是水餃。這個稱呼應該源自山西,明初山西往山東大量移民,於是這個稱呼也移民來到了山東。

4水餃,這個標準的稱呼對山東人民來說就是舶來品了。原來在老一輩人當中並沒有這個稱呼,後來隨著普通話的普及以及各種音像影視的傳播,這個時髦的叫法就被年輕讓們採納 逐漸取代了原來的方言稱呼。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基本統一用水餃這個稱呼了。

最後就是餃子了,在山東來說 ,這基本只是個書面用語,本人從未見過有人在口語中用這麼拗口的詞彙。


林屋公子


水餃在膠東各縣市的叫法也不一樣。比如棲霞叫水餃是“餶餷”,而蓬萊南部叫“餶了”。其中發音的時候,後面的“了”字很短很輕,幾乎就聽不出來。

給各位分享一下一個關於“餶了”的小笑話:

一天一個小夥子進城下飯館,張口跟服務員要一盤餶了。連續叫了兩三遍,周圍吃飯的人竊竊私語,意思是笑話他說話太土,不會說餃子。


餃子端上來後,小夥子故意找茬嚷道:我要的是餶了,你這是餃子啊!

服務員納悶了,你說餶了,意思不就是要餃子嘛!

小夥子說不對,你這樣的叫餃子,我說的餶了是捏的時候邊上有褶的!一邊說,一邊看嘀咕他的那些人。

原來,在膠東老一輩的人,包餃子不是像如今這樣雙手對著捏,而是把邊捏好後,再捏上褶兒,俗稱“老婆餶了”。



膠東民俗通


俺老家就是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山東莘縣,從小在老家依偎伯母長到八歲,兒時的記憶印象頗深,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肚子都吃不飽,娘(伯母)精打細算,勤儉過日子,常把野菜樹葉搭配著有限的糧食製成食物,一家人賴以充飢。一年難得吃幾次餃子。只記得過年吃餃子,我們那還有老人去世,按老人年齡包多少餃子的風俗,然後近門也會端幾碗餃子去祭奠,主家會留下一碗餃子。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美其名曰餃子,其實就是薄薄的麵皮,隨便弄些青菜餡,放些鹽,油調拌一下包住而已,就連過年的餃子也是有點肉末或煉過油的油渣渣,大部份是蘿蔔菜,過年看著娘自己趕皮自已包小包,彎彎的小包一圈圈擺在圓圓的面拍上(把茭草杆用針線繩穿連在一起製做的使用傢什〉



自己忍不住纏著娘也要包,記得娘說:小包不怕醜,來回三遍走。意思是包餃子要來回捏三遍,只要不露餡就好。現在想來,娘包餃子也很慢,一隻餃子來回捏三遍呢!也難怪一年難得吃幾次小包,怎能練出快手呢!這算是幼時最好的美食了。長大成家後,娘來我家,我總愛給娘包幾次餃子吃,看我包餃子很快,一捏一擠,娘會高興的說,俺妮真馬利兒,包的小包又快又好看!可惜娘早已去世,我再也無法對她老人家盡孝了!現在的餃子豐富多樣:



豬肉,



牛肉,羊肉,



魚肉,鮮蝦,



吃膩了肉餡,又吃野菜餡,三鮮餡,






可以說各式餃子應有盡有,飯店就有百餃宴,我常對孩子們說,現在食物太豐富了,生活太富裕了,天天都像過大年!哦,差點忘了主題,我老家那裡餃子叫小包,也有的叫扁食!村裡有人綽號叫扁食,小時候不知道啥意思,大了才知道原來扁食就是餃子!


哈哈😄


素彩生活


我是魯西南菏澤人,我們那把餃子叫做“扁食”。



一路向西226540831


我們山東濰坊市區叫扁食



花好月圓37098186


最多的叫的就是包子。

當然現在很多人理解的包子就是那種蒸出來的大包子,但是山東干地區的把水餃也統稱是包子。

不過很少有市面上的那種造型,山東人最多的水餃造型是那種元寶造型。

那種蒸的包子,山東人一般都叫菜包子,肉包子,就是叫出來的時候大家都知道說的是什麼。那種大菜包子一般是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的整很多,因為是發麵做的,就寓意著新的一年發大財。

水餃的話在山東其實吃的最多的是一些節日啊什麼的,就清明啊,7月15啊,中秋節啊就是這麼一個習俗會吃水餃,其他時間家裡人要是想吃也隨時做了。

所以一開始山東人出門的時候會把水餃叫包子,也鬧出了不少搞笑的事情,之前一個朋友跟食堂大媽說來一盤包子,大媽就在蒸箱裡給朋友拿了5個大包子,我朋友目瞪口呆。

總之每個地方的叫法不一樣,還是每個地方從古至今養成的習慣,只要不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叫什麼也就無所謂了。


吃大姑和扒大姨


餃子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國美食之一了,但是山東各地對於餃子的稱呼還都蠻有意思,我自己瞭解的大概有以下這麼幾種。

【包子】

額,確實沒錯,在濟南和淄博等地區人們就是把餃子叫做“包子”的,而對於外地人們通常認為的包子,叫法是“大包子”、“大菜包子”已做區別。如果倆濟南、淄博人的對話是“今天回家包包子吃吧。”,那麼說的一般就是包餃子;而當他們說“今天吃大包子吧。”,這就不是說吃的餃子很大,而是說吃通常意義上的“包子”。是不是有點繞,你們自己捋一捋。

【扁食】

在濟寧、菏澤、臨清等地區人們多稱餃子為“扁食”,據說最早“扁食”是指得跟餃子形式有點像的鍋貼,因為其形狀而得名,相傳始於元朝。後來因為運河開修,臨清、濟寧在當時都是河運重地,也受當時的元文化影響,這一稱呼也保留下來。

【箍扎】

這個稱呼是最奇怪的了,是煙臺、威海等地對餃子的叫法。因為在古代這些地方屬於古萊國,與山東省其他地方對比有著比較不同的生活和經濟環境,所以猜測語言上也融合、保留了一部分古萊語的詞彙。無論是“箍”還是“扎”都是這些地方比較常用的、形象的詞,人們形容“人擠在一起”就會說“箍紮在一堆”。

以上是我個人瞭解到的內容啊,歡迎小夥伴們補充和指正。關於餃子從古至今就有很多叫法,比如:牢丸、餃餌、粉角等等,如果你的家鄉對於我們常見的美食有什麼特別的稱呼,歡迎評論裡告訴我們啊!

對於美食、健康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個關注,以後一起分享相關的有趣內容哦!


啞巴美食家


有俗語云“好吃不過餃子”,“餃子就酒,越吃越有”,餃子是北方人逢年過節,改善生活,星期禮拜,家庭聚餐,無論是舊社會還是現在,比較喜歡吃的一道美食。舊社會,過年才有餃子吃,忙活了一年,過年吃頓餃子才算過年



。一家人在一起,有和麵的,有兌陷的,有擀皮的,有包的,有煮的,男女老少齊上陣,其樂融融,忙的是不亦樂乎,要的就是這種氛圍,吃的就是家的味道!

俗語又云:“軟麵餃子,硬麵湯”,“混沌吃麵,餃子吃陷”,吃餃子講究皮薄餡多,餃子餡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隨意搭配,例如:豬肉韭菜,豬肉茴香,豬肉大蔥,牛肉大蔥,還有肉三鮮餡,素三鮮等等等等,幾乎能想到的所有的食材都可以製作成餃子餡。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熱騰騰的餃子上桌後蘸著蘸料一定要趁熱吃,蘸料如:香醋、香油、芥末油等,根據自己喜好搭配蘸料。當然了,吃餃子,北方人離不開大蒜,有的人喜歡吃蒜瓣,有的人喜歡吃蒜泥。都說是入口吃的第一個餃子最香,確實如此啊,忙活了大半天,吃的第一個餃子最香了,等快吃飽的時候,就覺得沒啥味道了。哈哈,俗語又云:“吃飽了不認鐵瓢”,吃飽了反而一家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都懶得不想收拾碗筷了......

對了,說了這麼多還沒說山東土話換“餃子”叫什麼,我們山東淄博這邊管餃子叫“包子”。包餃子叫“包包子”,可能南方人就要質疑了,那管包子叫什麼?管包子叫“蒸包子”或者“大菜包子”,因為水餃是下到水煮的“下包子”,我們本地人這樣講,意識中也不會搞混的。

先說到這把,又是週末了,醋,已經準備好了,誰家能借盤餃子吃?


弈林棋趣


聽到這個問題,我就來興致了,因為我老家不是山東,現在居住在這裡,第一次聽到餃子的叫法,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不知道所有地區的叫法是不是一樣,我所在的是山東濰坊,他們管餃子叫——故著。


我第一次去男朋家,是因為來山東水土不服,感冒嚴重,男友爸媽得知後擔心男友上班照顧不好我,就非叫著去農村老家調養,推辭不過,就去了。


男友媽媽很熱情,做了各種好吃的,燉了魚,排骨,炒了一桌子菜,快吃完的時候,突然說“侯航吃故著”,我不明白什麼意思,還以為她說我的肚子吃的鼓起來了,我刷一下臉紅了,連忙把衣服整理了一下,屏住了呼吸收了收肚子,不敢喘氣了,最後藉著上衛生間,脫離了窘境。


當我再次回到餐桌前的時候,他們已經笑得快岔氣了,男友一手捂著肚子,一手拉我坐下,說:“你剛才聽懂我媽說話了?”我臉越發紅了,他說:“哈哈哈,你是不是理解成你吃的肚子鼓起來了?我媽說的是,晚上給你包餃子吃,我們這裡管餃子叫故著,晚上叫侯航,你個傻蛋。”


我覺得既搞笑又丟人,地域差異真的是太大了,有太多話聽不懂啦,不過現在還好點,已經在這邊近3年了,基本的都能夠聽懂,不過還是說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