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大鼓代表劇目及起源

據記載,梨花大鼓的產生時間,可以上溯至明代。它最初流傳在山東省西北部的運河沿岸,以及魯西北毗鄰的河北省南部冀南一帶農村地區。19世紀末、20世紀初清代光緒年間,梨花大鼓這種農村民間曲藝傳到山東濟南等城市,進入城市的梨花大鼓最大的變化是,原來全由男性演出的主角換成女性,專職伴奏者仍為男性。

梨花大鼓代表劇目及起源

梨花大鼓是河北南部地區獨有的鼓曲之一,也是中國曲壇上一支別具風采的鮮花,頗受群眾的歡迎。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鏵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鏵片伴奏而得名),它歷史悠久,清乾隆年間己有藝人演唱,清嘉慶年間,河北邢臺威縣的王奎山、臨西呂連山和李明山、清河徐靠山和臨城馮雲山,時稱梨花大鼓的“五大山”,風噪冀魯兩省。

“五大山”及其門人把梨花大鼓的發展推到了一個高峰,以邢臺地區的威縣、新河、南宮為中心,風行華北,此時的“梨花大鼓”被叫得槓槓響,“五大山”門人中的康興重、張興本、張興隆、張興立、孫春瑜、吳春華、潘春聚等,都是清末民初名噪冀南的梨花大鼓藝人。

梨花大鼓植根於民間,所以說書人講的故事也多是民間疾苦和農家生活的內容。梨花大鼓風格樸實,運字行腔聲情並茂,唱腔豐富多變,以板式梨花腔為主,素有腔多字少、七十二哼哼之稱,是一種獨特的聲腔藝術,曾被京韻大鼓、梅花大鼓、山東快書等曲種吸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梨花大鼓曲調高昂,說、唱、道、白兼備,敘事抒情交融,以說為主,唱為輔,中長篇書見長,有慢板(哭調)、二性板、快板、散板等四種板式,句式有十字韻、七字韻等。主要伴奏樂器有三絃、銅板、京鼓。演員的服裝也多是女穿旗袍,男穿長袍。

梨花大鼓代表劇目及起源

代表劇目:

短篇有《薦諸葛》、《古城會》、《讓成都》等“三國段”,和《寶玉探病》、《下西廂》、《丁香割肉》、《雪梅弔孝》、《小黑驢》、《小黑牛》等。中篇書目有《李天保弔孝》、《大宋金球》、《海公案》、《五女興唐傳》、《響馬傳》、《絲絨計》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