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阿富汗為何能戰勝蘇聯十萬大軍?

小九九﹎


主要問題在於阿富汗的作戰環境讓蘇聯軍隊的優勢發揮不出來,陷入了持久的治安戰,最終導致蘇軍損失慘重,在巨大的消耗和損失面前,最終選擇離開阿富汗。

蘇聯雖然在1979年末擊斃阿明後,迅速控制了阿富汗主要城市等,並建立了新的傀儡政權,但是這僅僅是個開始,阿富汗游擊隊等武裝力量一直不遺餘力的和蘇軍以及阿富汗傀儡政府作戰。

阿富汗多山,游擊隊武裝就躲藏在這些地區,蘇軍的坦克飛機很難造成有效打擊,結果就陷入了無盡的貓捉老鼠的遊戲中。蘇軍只能定期清剿,但是無法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戰爭後期,蘇軍基本已經放棄中小城市,僅著重控制大城市,交通運輸也基本以空運為主,此時蘇軍已經毫無打下去的信心了。

而且游擊隊一直受到著包括巴基斯坦、美國、沙特等國的援助,包括藥品、武器、給養等源源不斷被輸往阿富汗,其戰鬥力也得以不降反升。與此同時很多志願者也參與了對蘇作戰,其中就有本拉登,其組織了專門的訓練營來訓練志願者們學會作戰技能。

最終,由於持續的損失,以及沒有勝利的希望,再加上蘇聯自身經濟社會等一系列問題,蘇聯最終選擇離開阿富汗,阿富汗戰爭正式結束。


僱傭兵


先後去阿富汗六次之多,走遍了阿富汗的南北多個省份,跟塔利班,美國大兵和阿富汗部落長老,以及當年的游擊隊員(超級老人啦)深入交談,對蘇軍在阿富汗為何戰敗多少有點感性認識吧:

1、蘇軍對阿富汗戰場真的沒有細緻的瞭解。蘇軍入侵阿富汗一開始就是10萬大軍,鐵甲滾滾看似嚇死人,但我在阿富汗的蘇軍墳場裡看到了成千上萬的廢棄或者被打癱瘓的蘇軍坦克、運兵車以及其它重型車輛。為什麼呢?真是輕裝的游擊隊員很牛麼?不完全是,只是因為蘇軍的坦克炮與車載機槍的最高仰解只有45度,而巴格拉姆以及阿富汗北部山區山坡的仰角可以高達70度或者80度,這意味著一旦游擊隊埋伏在路兩邊沒有人發現,戰鬥一打響,這些重型裝備就沒啥鳥用,反而成了鐵棺材,而且頭與後面各打一輛,那麼長長的車隊就會被困在山谷裡,就等著車上的官兵忍不住鑽出來成為獵物了。因此,美軍在阿富汗鮮用重型車輛,而且車載機槍就是可以方便拆掉用的。這點問題居然直到阿富汗戰爭結束,蘇軍都沒有改過來,怎麼可能打勝呢?

2、阿富汗各民族有一致對外的傳統。不論是當年英國殖民軍入侵阿富汗,還是蘇軍打進來,以及現在的美國為首的聯軍行動,阿富汗各民族不分信仰,不分民族會一致對外(當然嘍,如果內戰結束,他們打自己人會更兇的!)正因為如此,當年阿富汗民眾人人皆兵,然後跟蘇軍對著幹,蘇軍如同無水之魚,哪能在阿富汗站住腳的。

3、當年的抵抗力量得到的國際社會絕對的支持,比如說今天的阿富汗“恐怖大亨”們不少是跟里根總統稱兄道弟的哩(後面照片為證喔)。美國CIA提供的反直升機與反坦克導彈在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堆成山,而現金則源源不斷來自於中東海灣六國,而美國的遊擊山地戰直接到一線指導阿富汗人作戰……其它內幕就不多說了,所以蘇軍在阿富汗不是跟拖鞋軍作戰,而是跟全球超級大國在作戰喔。


邱永崢


蘇聯阿富汗戰爭,蘇聯應該講還是佔有絕對的戰術優勢,只是打煩了不願意再打了。蘇聯對阿富汗也不叫入侵,名義上幫助阿富汗政府鎮壓叛亂。還有主要是西方國家暗中支持。


美國也沒征服,也感覺阿富汗頭大,多民族國家,民族關係複雜,民風彪悍尚武,地形複雜,後勤供應難...誰都不好弄。(部落、劫掠、遊牧、山地、割據、宗教、地緣,外力亂入)

1979年剛開戰時,蘇軍是不適合這種局部戰爭的笨拙軍隊。1989年撤出時,蘇軍已成為局部戰爭專家。有人說蘇聯派的還是二流部隊去的,其實不完全是。當年第40集團軍下面倒也不是隻有二流力量,像近衛5摩托化師、近衛103空降師、近衛345獨立空降團,都尚稱高戰備程度的精銳力量。蘇軍除摩托化步兵外,也大量使用空降、空中突擊部隊。(40集團軍下面,近5摩步師、近103空降師、近56空中突擊旅、近345空降團,都是A類部隊)但108、201摩步師是渣渣部隊了。


李三萬的三萬裡


因為全世界很多國家都秘密的支持阿富汗抵抗蘇聯的侵略,可以說蘇聯是在跟全世界主要國家打仗。這讓蘇聯損失慘重最終選擇從阿富汗撤軍。



1.1979年蘇聯開始入侵阿富汗,蘇聯的目的是通過佔領阿富汗地區,然後向中東的波斯灣地區擴張。試圖在伊朗和巴基斯坦地區尋找出海口。




2.阿富汗是中亞地區一個小國,根本沒有實力與蘇聯對抗。蘇聯僅僅用七天的時間,就佔領了阿富汗境內所有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



3.蘇聯本來想扶植一個阿富汗傀儡政權。可是阿富汗人民不想接受蘇聯的統治。他們拿起自己的武器與蘇聯人進行戰鬥,這讓蘇聯非常頭疼,因此蘇聯出動10萬軍隊對阿富汗人民進行鎮壓和清剿。



4.蘇聯這種對土地的貪婪讓很多國家非常擔憂,而美國、英國認為這是消耗蘇聯國力的好方法。因此美國聯合很多國家一起支持阿富汗人民抵抗蘇聯的侵略。



5.蘇聯軍隊進入阿富汗後,與阿富汗游擊隊打了十年的戰爭。這消耗了蘇聯大量的國力。而此時美國壓低了國際油價,導致蘇聯出口石油的收入減少,使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下降。導致蘇聯出現了民族矛盾,最終蘇聯無法進行持久戰,選擇從阿富汗撤軍。


杜達特洛夫斯基


其實從戰爭的開始,就註定了這不會是一場簡單的一邊倒的戰爭

昨天剛回答過了蘇聯為什麼要入侵阿富汗,所以本篇也就簡單的介紹一下起因,感興趣的大佬可以點擊黑槍汪的頭像然後去看一下更詳細的進攻原因。

進攻理由一:越過阿富汗,再去影響巴基斯坦,從而獲得印度洋出海口。

進攻理由二:阿富汗處在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控制了阿富汗再去影響巴基斯坦,就當於把歐亞大陸一分為二。

進攻理由三:阿富汗的領導層每一茬都失控,以至於最後阿明甚至開始反蘇。

藍色線段以上全是當時的蘇聯領土

於是乎,蘇聯就這樣為了控制阿富汗而名不正言不順的大舉進攻。

在戰爭初期,蘇聯僅僅用了七天就佔領了阿富汗全境,隨後蘇聯就打算扶植一個傀儡政府以便讓自己事了拂衣去,畢竟自己打著剿滅叛軍的旗號,強行侵佔他國領土這鍋根本背不起。只是他突然發現,好像走不了了。

為什麼走不了?

因為世界各國打著人道主義的旗幟前來支援了!

阿富汗能拖十年的原因!

  • 原因一:暴起的人民

蘇聯強行鎮壓了阿富汗並培養了新的政權與領導人後,這個國家的

人民突然開始大規模反抗了起來!

於是蘇聯既要剿滅叛軍,又要鎮壓人民。

這一鎮壓又引起了更大反彈,於是蘇聯就陷入了人民的海洋裡!

  • 原因二:噁心的各國記者

暴起的人民其實不足為慮,畢竟他們連軍人都不如,手裡武器更是顯得簡陋不堪,血腥的鎮壓一次也就沒問題了。但不幸的是,各國記者蜂擁而至了

這好嗎,你無法大規模的清洗人民了!哪怕是昨天朝你開槍的反對派今天在平民堆裡被你發現了,你也不能去當眾揪出來他並擊斃他!因為你有什麼證據證明他就是軍人而不是平民!

而且記者一來,你就不能明目張膽的使用非人道武器,小到達姆彈、中到生化武器、大到輻射武器,甚至在有記者的情況下都你無法去毀滅一個滿是敵對士兵的村子!

雖然就算再小心蘇聯也還是陷入了國際輿論的漩渦,遭到了一致聲討。

  • 原因三:各國的無底線援助

為什麼各國要援助?

你說蘇聯要是去打非洲的一個國家,各國一片譏笑甚至是理都不理,但是文章開篇就提到了蘇聯控制阿富汗的影響!

於是美國給最好的物資、給最新型的武器、幫助訓練士兵、培養優秀軍官,就差沒直接派兵進駐了。因為美國認為這就是冷戰期間最直接的較量,我要讓你輸在阿富汗導致國際影響力一落千丈,甚至是讓你陷入戰爭泥潭無法抽身!

而其他國家則沒有這麼多的想法,他們援助只是因為蘇聯控制阿富汗就會讓東亞與西亞、歐洲失去聯繫,從而導致地緣政治的影響力被無限放大

  • 原因四:阿富汗多山區

其實就算你有充足的給養、優秀的士兵、出色的軍官、同等的武器,我也不怕你!

可是如下面的這幅地形圖中所顯示的一樣,阿富汗多山區,裝甲部隊實在無法展開,打游擊的話有實在難以剿滅。

於是乎蘇聯的絕對軍事優勢就這樣被慢慢的拉了下來。

一拖十年,這十年裡國際輿論的壓力、國內人民的壓力、阿富汗戰事的壓力,都迫使蘇聯必須撤軍了。但這一撤軍卻讓國內人民的質疑聲更大了,於是乎這也成為了壓倒蘇聯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是打不過,實在是沒法打... ...


我是黑槍汪~如果認為我的回答對您有用,歡迎點擊關注支持我哦!


暴躁的嘿嘿汪


這說法是不科學的,應該說阿富汗人民在十年內都沒有屈服於蘇聯!整個阿富汗全國在4.5個小時內就已經被蘇聯全境佔領,談何戰勝蘇聯。而蘇聯之所以會撤退也不是被阿富汗打退的,不過是蘇聯自己內部坍塌導致的整個國家戰略萎縮,同時脫離蘇聯控制的還有東歐幾個國家,單單一個阿富汗沒有那麼大能量的。

蘇聯在阿富汗十年戰爭中陣亡1.1萬人,受傷3萬多人,損失戰機4000多架,但是蘇聯百分之99的軍事行動卻是成功的,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整個國際社會也並沒有把阿富汗戰爭歸類於蘇聯戰敗。

阿富汗只所有能夠存在那麼多抵抗組織主要是跟地利有關係。阿富汗是全球最利於防守的地方,這裡山高路崎嶇,一頭阿富汗驢比一輛坦克的戰鬥力還強。阿富汗游擊隊只要騎著頭驢躲進阿富汗的山洞裡,根本沒法找到他們。這是蘇聯無法徹底清剿阿富汗游擊隊的主因。

其次,美國與北約的支持。在十年阿富汗戰爭中,美國無常向阿富汗游擊隊提供了包括5萬件毒刺防空導彈在內的價值幾百億美元的各種武器,以及向阿富汗派遣了包含本拉登的基地組織在內高達3萬名僱傭兵的武裝分子進入阿富汗參戰,這等於是美國堆錢在買蘇聯部隊的命。


優己


這個問題的內外背景都有,需要逐條分析一下。

第一,就是蘇聯基於阿富汗內部民族和宗教分歧而制定的政策很難管理這個保守而矛盾重重的國家。當時在阿富汗,新出臺的政策呼籲人民反對已有250歷史之久的普什圖優越論,這自然很難得到阿富汗第一大民族普什圖族的認同,特別是“人民派”中的民族主義者。

而同時,用蘇聯式的信仰個價值觀對阿富汗年輕的一代進行再教育的方式也引起了傳統鄉村毛拉的不滿,其試圖令伊斯蘭教屈從於政府,這十分困難。

第二,就是蘇聯扶持的傀儡阿富汗政府內部不團結,利益分歧重重。“人民派”和“旗幟派”的鬥爭從來沒有停止過,而且這兩大派別也圍繞其核心人物加成小的派系。

由於國防部掌控在“旗幟派”手中,“人民派”的內政不想便建立了一個由“人民派”控制的武裝警察部隊,這支力量最終變得比正規軍還強大。因此,本來用於打擊叛亂的部隊內部之間也存在著紛爭。

第三,就是傳統宗教毛拉們的號召和阿富汗各地軍閥以及民兵組織相互配合,使得無數穆斯林奮勇當先擔任聖戰者,他們的游擊戰術配合阿富汗的地形使得蘇軍很難適應。


他們通常以10到30名戰鬥人員為一組,發起連續不斷狙擊手襲擊,埋伏和暗殺活動,由於其人數過少,無法構成蘇軍或出動部隊進行打擊的目標,蘇軍就往往被圍困在城市周圍和機場附近。

隨著犧牲的擴大,蘇軍的手段也越來越強硬,對阿富汗游擊隊和人民的暴力事件也逐步升級,這隻能使得其人民基礎越來越薄弱,游擊隊反抗越厲害。隨著時間推移,阿富汗只有10%到15%的阿富汗人口處在蘇聯控制下,而絕大部分阿富汗人都居住在自治的被蘇聯陸軍和空軍不斷襲擊的農村地區,或大量生活在伊朗和巴基斯坦的難民營。




蘇聯的入侵沒給阿富汗人帶來任何好處,反而充斥著大量的地毯式轟炸,使得人民不得不逃亡,對於農業,貿易和歷史悠久的社會等級和習慣造成了突兀的破壞。這種突變,別說蘇聯這個外人了,就連阿富汗本土統治者在涉及大的傳統變動改革上也是如履薄冰。

第四,就是外國龐大的資金和武器支援。1985年,僅僅是美國就為阿富汗游擊隊提供了5億多美元的資金援助,1986年夏季,其更是願意給他們提供肩扛導彈,熱導毒刺防空導彈。



除此之外還有巴基斯坦和伊朗這兩個重要鄰國的鼎力援助,尤其是提供軍事訓練組織和技術培訓人員。就連本拉登也被吸引了進來,並積極組織抗蘇聖戰。蘇聯的入侵受到了主流國家的譴責,不得人心。

阿富汗本土的軍隊素質越來越靠不住,因為蘇聯又犯了斯大林大清洗時的老毛病——蘇聯支持的旗幟派政權對人民派控制的軍隊展開大清洗,用所謂政治上可信賴的人代替訓練有素的指揮官。

而蘇聯的軍隊——為東歐平原或中國地形作局部戰爭訓練的軍隊則不適合在阿富汗複雜的地形上和民兵作戰。比如剛開始的問題——坦克射擊仰角不夠,而且戰爭初期蘇聯的醫療衛生條件也不到位,很多士氣受挫的士兵(因為不受阿富汗人民歡迎)因此沉溺酒和毒品。


所以說,作為帝國墳場的阿富汗能夠擊潰蘇聯,是國內外部勢力共同協作的結果。


大唐安西節度使


1979年的阿富汗戰爭中戰勝蘇聯軍隊的不是衣不姍體的阿富汗武裝,而是各種對蘇聯不利的形式,蘇聯佔有阿富汗傷害到了三方國家的利益,



對於伊斯蘭國家來說阿富汗雖然偏遠卻也是兄弟國家,在巴勒斯坦問題上抬不起頭的伊斯蘭世界不會再允許面子受到傷害。而且蘇聯隊兄弟的中東也為巴以和談找到危機轉嫁的口實,伊斯蘭各國政府都不願意再和美國領導的西方發生衝突,將國內視野轉移到阿富汗去,並趁機贏得美國的支持是大多數阿拉伯國家想要的。



對於中印這些國家來說阿富汗問題暴露出蘇聯霸權主義的可怕,本就因為北方領土問題念念不忘的中國更不願意自己的正一邊出現蘇聯軍隊,可以說阿富汗併入蘇聯給本就危險的中國北方安全,加上了新的危機。因此在聯合國中國極力反對蘇聯的軍事行動。而印度也在南亞戰爭中見識到了蘇聯的強權影響力,他從背後直接和巴基斯坦接壤同樣讓印度不安,因此對於中印這些國家來說蘇聯入侵阿富汗不可坐視不管。



對於美歐國家來說蘇聯進一步壯大是最不願意見到的,蘇聯廣袤的國土已經讓歐洲諸國忌憚不已,加入阿富汗這個路口在被蘇聯掌握爭取到印度洋的入海口,美歐想要抑制蘇聯的願望就永遠都不可能實現了。因此美歐援助阿富汗到抗軍無底線的資源,值得說明的是阿富汗戰爭是8年不是一些小編說的10年,加入沒有國際社會的援助和輿論壓制,阿富汗不可能擋住蘇聯軍隊。



後來美國入侵阿富汗,使用了遠比蘇聯更強大更專業的信息化作戰手段,而且率領了一堆北約同盟國,可以說美國完全沒有蘇聯當初的麻煩,北約聯合部隊在阿富汗奮戰多年,但還是被迫撤軍,這主要是經濟原因。北約傷亡相比蘇聯不值一提,但是巨大的軍費投入和財政負擔讓美國實在支撐不住了,再加上金融危機和恐怖威脅。奧巴馬決定撤出阿富汗。



兵器世界


當初出兵阿富汗的時候,蘇聯人興致勃勃以為不出一個月必定拿下阿富汗全境,其時阿富汗主要城市在蘇聯人的鐵蹄下淪陷,他們的總統都被蘇聯逮捕,蘇聯的“妄自尊大”也並非空穴來風。但誰也沒想到蘇聯人在阿富汗一呆就是十年,十年戰爭蘇聯損兵折將,耗費大量資源也沒拿下整個阿富汗。

主要的問題在於“地利”。蘇聯的軍隊因為機械化程度高,特別適合打城市攻堅戰,所以阿富汗在短短一個禮拜便丟掉了各大城市和重要地點。戰爭進行到後期,阿富汗人並沒有和蘇聯進行城市戰爭,而是山地戰。這下蘇聯人就不行了,蘇聯的裝甲部隊和坦克軍就很難發揮作用。



別的國家也出手了。蘇聯人出兵阿富汗,直接受打擊的是阿富汗,但西方人也受打擊了,蘇聯強大了就是西方國家削弱了。基於這種思考,英美等國在阿富汗戰爭開始以後就一直沒閒著,他們一面給阿富汗的游擊隊提供援助,一方面通過國際聯盟給蘇聯施加壓力。雙管齊下,蘇聯人在阿富汗就這麼耗了許多年。

蘇聯出兵阿富汗也是形勢所逼。當時阿富汗親蘇的政府被推翻下臺,重新上臺的政府對蘇聯很不感冒,而且還有親美的傾向,蘇聯人由此就想出手教訓一下阿富汗,要不然誰都不服他。



另外,阿富汗對蘇聯的戰略作用也非常重要。阿富汗位於中亞,依靠阿富汗,蘇聯離印度洋就又近了一步,這一點,蘇聯在沙俄時代就開始做夢了。


歷史十二郎


1979年,蘇聯出兵處死了反蘇的阿明,扶植了親蘇的卡爾邁勒上臺,緊接著卡爾邁勒公開要求蘇軍進入阿富汗,於是10萬蘇軍就這麼“名正言順”地在傀儡政權的邀請下進擊阿富汗,短時間內佔領阿富汗。不過,佔領容易,控制難,很快就遭到了反抗,堅持了十年,最後不得不在1989年狼狽撤出,阿富汗傀儡政權滅亡,然後又2年蘇聯滅亡。蘇聯最終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嚴重違背國際道德、國際社會對反蘇武裝的援助、阿富汗反對力量不屈、地形因素、蘇聯自身問題。

首先,侵略者這個大帽子必須扣在北方大國頭上,蘇聯出兵阿富汗後,引起了大多數國家的譴責與反對,聯合國也通過決議,要求蘇聯撤軍。國際輿論上基本是一邊倒的支持阿富汗。當然,蘇聯不是被罵死的,蘇軍也不是被罵敗的,關鍵是這種譴責下,還有很多國家對阿富汗反蘇勢力提供了大量的援助,美國、沙特、巴基斯坦以及其他國不少國家都是出錢出槍出物資,支持阿富汗打擊蘇軍。當然,有的還出地盤,比如巴基斯坦,接納了大量的阿難民,反抗軍實在沒地方跑了,還可以跑到巴基斯坦歇歇腳然後再打。

其次,本來民眾中還有一部分喜歡蘇聯的,結果蘇聯卻派大軍侵略阿富汗,到最後除了卡爾邁勒政權之外,幾乎都是反對蘇聯的聲音。在經歷初期佔領的勝利之後,蘇聯軍隊很快就陷入了阿富汗各種反抗勢力的汪洋大海之中。雖然對蘇軍不能一擊致命,但是架不住人多,總是騷擾蘇軍,時不時放個冷槍,然後就跑,搞的蘇軍十分光火,但是卻無可奈何。

如果都是平原,蘇軍可以開動機械化部隊對這些反抗軍形成碾壓態勢,但是阿富汗山脈眾多,大城市之外,不利於蘇軍機械化部隊展開,相反卻十分利於游擊隊的生存,蘇軍要麼不敢追擊,要麼追來就會吃到美國援助的槍子。最後,蘇軍只得收縮在大城裡和交通樞紐上,出了這些地方,完全是反抗軍的天下。

這個時候,蘇聯內部也出現了問題,在對阿富汗戰爭問題上不再如以前那麼堅決。戈爾巴喬夫上臺之後,急於求成,實行了很多激進政策,另一方面也非常想甩掉國際負擔,全面收縮,這種背景下,蘇聯不僅沒有增加對阿富汗軍事投入,反而是減少,這更加使得蘇聯勢力式微,反抗軍坐大,最後不得不狼狽撤離阿富汗。

蘇軍被擊敗,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單純一個因素不足以造成這種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