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先祖为何走出非洲?

双刀九纹龙风云再起


现代人类晚近非洲起源说(英语:recent African origin of modern humans)是古人类学描述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类的起源与早期迁徙时,最广为接受的模型。这套理论在普及书籍中称为(晚近)源出非洲模型((recent) Out-of-Africa),在学术上称为晚近单一起源假说(recent single-origin hypothesis, RSOH)、替代假说(replacement hypothesis)与晚近非洲起源模型(recent African origin, RAO)。这个概念直到1980年代之前还属推测性质的,此后则由线粒体DNA的研究,再加上体质人类学的古代标本证据,而获得较多人接受。

大约距今7万年前,L3线粒体单倍群的一部分从东非迁入近东。这个第一波“源出非洲”的迁徙时间在2011年引起质疑讨论,这是依据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新发现的石器,指出在距今100,000与125,000年间现代人类就已出现。

有些科学家相信,只有一群人在唯一的一次迁徙中离开非洲大陆,并继续散播到世界其他地方,这是依据一项事实,在非洲大陆以外的地方,只有L3单倍群的后代。从这个殖民过程,其他学者指出可能有几波扩张浪潮。例如,遗传学家威尔士(Spencer Wells)表示,这些早期的旅行者沿着亚洲的南方海岸线,在大约距今5万年前,跨越了大约155英里的海域进住澳洲。威尔士说,澳洲原住民是这个第一波迁移浪潮的后代。另外亦有研究认为,人类在距今至少6.5万年前到达澳洲。

据估计第一批源出非洲大陆的迁移者,来自在非洲大陆为数约2,000到5,000人的一个群体,其中只有一小群,有可能少至150到1,000人,跨越红海。在所有出现于非洲大陆的世系当中,只有L3线粒体单倍群的女性后代在非洲大陆以外地区被发现。假使曾有数次的迁移,学者可以期望有超过一个以上的世系出现在非洲以外。L3的女性后代,M与N单倍群世系,在非洲大陆的发生频率非常低(即使说 M1单倍群非常古老且分歧多样,位于北非与非洲之角)而且看似晚近才到达非洲。一项可能的解释就是,这些突变是在东非所发生,就在这场源出非洲迁徙后不久,并借由奠基者效应成为此后的强势单倍群。

其他科学家提出更可信的多次扩散模型(Multiple Dispersal Model),其中两次源出非洲大陆的迁徙,一次跨越红海沿着印度的海岸区域前行(海岸路线),这可能以M单倍群为代表。另一群迁移者带有N单倍群,在后一次冰河期时从东非沿着尼罗河口而下(实际向北前进),并透过西奈半岛进入中东。这个群体随后分支往几个方向前进,有些在高加索山脉形成白种人进入欧洲,其他则往中亚进入亚洲。这项假设尝试解释为何N单倍群在欧洲占绝对优势,例如白人多有乳糖耐受性等独特体质,以及为何在欧洲没有M单倍群。海岸路线迁移的证据是假设性的,因为在全新世海平面升起把这些证据都深埋于海底了。另一种说法是,一小群欧洲人的奠基者群体在一开始表现了M单倍群与N单倍群,但透过源自于一场种群瓶颈而产生的随机遗传漂变,佚失了M单倍群,仅剩亚洲还有存活族群。

今天红海的曼德海峡宽度大约12英里(20公里),但在距今50,000年前由于冰河期的关系,海平面比现在低了70米,而且海面宽度更小。即使说海峡从未完全封闭,但其中可能曾有几座小岛,可用简单的浮板到达。在厄立特里亚出土了距今125,000年的贝冢,指出早期人类的食物包括了由海滩捞拾而取得的海产。

从近东地区,这些群体在距今5万年前向东迁徙到南亚,然后在距今4万年前继续迁到澳大利亚,智人首次扩张到直立人从未到达的领域。后来在大约4万年前,第二批次经高加索的克罗马侬人到达欧洲。大约在距今3万年前,智人到达东亚(韩国及日本)。后续迁移到北美的发生时间有所争议,有的学者主张在大约距今3万年前,透过两次冰河期的空档进入,或者是只有非常晚,大约距今约14,000年前的最后一次冰河期经过白令海。

第一批跨过红海的这个群体,沿着阿拉伯半岛及波斯湾的海岸路线前进,直到抵达印度才似乎成为他们第一个主要定居点。M单倍群在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南部海岸区域具有较高的频率,而且在印度具有最大的多样性,显示这里是M单倍群的突变可能发生地点。印度有60%人口属于M单倍群。安达曼群岛的原住民也属于这个M世系。安达曼岛人被视为亚洲最早人类的后代,依水而居的他们被称为矮黑人,因为他们长期跟亚洲大陆相隔离。他们是早期定居者的海岸路线的证明,从印度沿着泰国与印尼海岸,一路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由于从新几内亚的高地人所测得的M单倍群频率较高,而且安达曼岛人与新几内亚人都具有深色皮肤与非洲型卷发,某些科学家相信他们全都是在距今6万年前跨越红海的同一波移民浪潮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哈定等人的研究发现(Harding et al. 2000, p. 1355)显示,至少就深肤色而言,新几内亚人的单倍群类型背景,在MC1R(黑素皮质素1,关连到黑色素产生的许多基因之一),跟非洲人的同一个基因是一模一样(带有一个不发挥作用的突变)。因此,虽然这些群体在其他位址(由于漂变、瓶颈等等)有别于非洲人,但在这场远离非洲大陆的过程,显然对于黑色肤色特征的选择有可能持续下去(至少在黑素皮质素1)。这将会支持一个假设,显示来自非洲大陆的最初迁徙者类似于他们离开非洲大陆之前的非洲人(至少是肤色),而且这种古老的表型遗迹可在当代的非洲人、安达曼岛人与新几内亚人看到。其他学者则指出他们的体质特征类似于非洲人可能是趋同演化的结果。

从阿拉伯半岛到印度,M单倍群的比例向东逐渐增加:在印度,M的数量多过N,比例是3:1。然而,跨越进入东亚,N单倍群又成为主要的世系,特别是两者交界在印度支那半岛与中国南方上,可见此地发生过族群入侵、资源竞争与通婚。M单倍群在东南亚岛屿上是强势的,但在中南半岛与澳洲原住民当中,N单倍群又重新成为更常见的世系。从欧洲到澳大利亚的N单倍群的不连续分布,可从奠基者效应与种群瓶颈来解释。


SeaArm


其实现在历史学界是有两种关于人类的起源的观点,第一种说法就是如题所述,是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热带草原地区,然后不断向全球各个地区迁移,形成了现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各个种族的人类。

还有一种说法是多起源学说,认为人类的起源不止在一个地区,而是多个地区都有人类的形成,这是因为现在的考古学发现,在世界的多个地区,比如东南亚,就有发现和非洲原始人一样古老的原始人遗迹。这就使得人类的起源还有不确定因素。

我们现在就来讲第一种,人类从非洲大草原上起源以后是什么原因迁移到世界各地呢?

这里主要也是两个原因的结果。

第一个是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人口膨胀,人口增加导致原来的非洲热带草原地域在当时已经无法满足人口的生存需求,所以当时的部分原始人类只能逐渐往附近的地域迁徙,以此来获得生存。

第二,也是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在更广阔的地域生存,比如只有原始卵石工具的更新世灵长动物无法使自己的活动范围超出温暖的热带大草原,而持有良好工具,穿有衣服并能支配火的直立人,就能将自己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亚欧大陆的温带,而再掌握了更多复杂技术之后,人类就能跨入开垦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还能够往更北进入西伯利亚的冻土地区。

跨入上面这些地区后,人类又经过不同的大陆桥进入澳大利亚和北美的阿拉斯加,人类一进入阿拉斯加,就以扇形朝四面八方在美洲大陆扩散。

人类在不断迁徙的途中逐步有了种族的差异,出现了各个人种肤色的区别。当然也影响了当今各个地区民族发展程度方面的差异。




因果中的历史


在远古时代还没有土地种植、动物驯养这些能大量养活人的技术,所以土地承载力很低,人类只能通过采集和狩猎养活自己,而这种模式下人能从土地所能获得食物很少,要有大量的土地才能养活一个人,所以人必须不断的游猎,在一定区域内不断的迁移,以留给土地休养的时间,若是人口增多了则这种变化更为明显,必须不断寻找新的狩猎场以养活更多人。

在远古时代气温高,雨量充沛,撒哈拉大沙漠还没有形成,现在的非洲南部是大量的森林,所以人不断往北方迁移,寻找新的狩猎场,最终人类走出来非洲,前往更广阔天地。


夏虫欲饮冰


用脚走出非洲的!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偶发的自然灾害,使本地的人均生活资源减少,当达到某个阀值时,人与人之间的争夺资源的大规模冲突就开始了!虽然以前一直有小的冲突,但都没有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而此时的有部分部落的人面临被灭亡的危险,在这其中的一部分部落就向外迁徙,到达一个新的适合生存的地点再繁衍生息!如此反复,人类定居范围越来越大,最终扩散到全世界!而这个也是为什么黑人体质最好,白人次之,美洲原住民最差的的基本原因!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请指出!


古道热青


智力发育了,混不下去不再在原地等死了


四十方惑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我们中国的祖先是从非洲来的,当然也不能包括全人类。


傲龙出云


人类先祖走出过非州吗,这一直是悬疑问题。骗人吧了。


赢波2


人类可能是在冰川刚融化时离开非洲的,原因是资源被掠夺,战乱,饥荒等。强大的留了下来,比较瘦弱的只有到环境更加恶劣的地方去,这才进化出较聪明的大脑。


新大陆3771


不要瞎扯淡,你怎么知道人类起源于非洲?不要听西方乌龙说法,也就不存在人类为何走出非洲了。


实话827


树挪死,人挪活!!!自然生存之法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