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还是东下?太平天国的两难选择

取了武昌,太平军就面临着未来是北上还是东下的问题。以前在岳州时,领导层就发生过争执,现在依然是各执己见。天王洪秀全力主北上中原,直捣北京。杨秀清则主张顺江东下,取金陵。要说起来,两派各有道理,下面就逐一分析利弊。

首先说东下,取金陵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攻下南京,东南半壁尽归太平天国。江南是鱼米之乡,筹粮筹款很容易。同时,江南还是清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运河漕运若被切断,这对清廷财政打击无疑是沉重的。鸦片战争时,英军就是冲到南京城下,迫使清政府屈服的。

东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刚刚组建的水师可以发挥作用。太平军水师此时强盛一时,有大小船只数千艘,在长江江面横行无阻。如弃舟登陆,数千艘船只将不得不遗弃焚毁,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损失。因此,水师力主东下。

至于东下的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满清政府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清军虽然笨拙,清政府虽然腐败。但它毕竟掌握着全国政权,它以全国人力和物资财富作为战略后备,能逐渐将国家经济和财政转入战争轨道,不断征调后备资源,支援前线,从而转化为战场上的物质力量,以弥补与克服其素质低劣,士气不振的弱点。江南的赋税虽然收不上来,但是,曾国藩,胡林翼等通过增加湖北各省厘金的形式,仍然保证了湘军的饷银。所以,丢了江南,对清廷的打击是沉重的,但不是致命的。

在现实中,太平天国最终选择了东下,由于领导层的不断失误,东下的缺点被大大放大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太平军都局限在长江流域,长期与湘军对峙,并在这不断的拉锯战中,耗光了自己的元气。

北上?还是东下?太平天国的两难选择

再来说说北上,北上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直捣清廷老巢,给清廷以致命一击,这种诱惑也很大。这种打击很可能瓦解满清在全国的统治,导致清廷在全国的崩溃,最终各地群雄并起,各霸一方。

北上的缺点也不少。前面提到的水师无用武之地,是其中一个方面。过了襄阳,就是一马平川,非常有利于骑兵的突击,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一直护卫着京师,是清廷北方的重要力量。太平军从一开始的畏惧清军,到现在的蔑视清军,轻视清军。以至于定都天京后,两万多人就敢组成北伐军,企图攻下北京。事实证明清朝北方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北伐军就是被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消灭的。太平军从南方来,舟船多,骑兵少,而且随军还携带了大量家眷,行军速度不会快,一旦被骑兵咬住,很难摆脱。若是坐船,则定然比徒步行军快得多,也省力得多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太平军现在已不是最初的数万之众,仅士兵就有十万人,加上随军家属达数十万之多,这么庞大的人口,每天的粮食供应都是一个大问题,通过水路运输兵员,物资显然要比陆路运输要省力得多,也节约得多。

还有一个观点要澄清一下,很多人以为攻下北京,清廷在全国的统治就结束了,这个理解是不对的。诚然,太平军攻下北京,可能会引发全国起义的高潮,但也可能很快被清廷镇压。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清军又积蓄力量反攻,将太平军赶出北京,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咸丰,同治年间,清廷人才辈出,称为同治中兴,昏庸之人不少,有识之士也大有人在,太平军若想在北京站稳脚跟,并不容易。

其实,太平军所面对的,不只是满洲贵族,自从太平军创立拜上帝教,排斥孔孟之道,它的敌人就是整个地主阶级,这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反复较量的过程,幻想毕其功于一役,只能是痴心妄想。谁能笑到最后呢,错误谁都要犯,无非是那个犯错最少的一方才是胜利者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